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大医精诚     
<正>2020年2月,以国家卫健委专家组成员身份驰援武汉,坐镇指导疫情救治工作66天;撤离武汉、返粤休整不到4天,4月11日,抵达黑龙江省绥芬河市,战疫35天;8月至11月,先后两次到新疆喀什支援,累计战疫56天;12月,沈阳疫情告急,出发驰援25天。2021年4月,赴云南瑞丽支援抗疫20天;5月底,广东省出现疫情,任国家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驻点一个多月;8月,奔赴支援湖南和河南,战疫23天;2022年4月,前往上海支援;6月,回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  相似文献   

2.
正人物档案李六亿,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控处主任。1月21日,李六亿带领团队驰援湖北,重点进行院感业务培训和督察指导;4月11日,她又连夜转战绥芬河,助力"国门保卫战"。"我真切感受到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从1月21日紧急驰援湖北,4月11日又奔赴黑龙江省边境城市绥芬河开展工作,到5月12日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病例"清零",李六亿已连续奋战100多天,"每天都像是在战场上"。  相似文献   

3.
《党建》2020,(5)
正从寒冬到暖春,从危难到平安,从眉头紧锁到笑颜舒展,4月16日下午5时许,从武汉发出的高铁列车平稳停靠在天津站的站台上,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专家组成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和两名助手走出列车,激动地向迎接他们的人群挥手致意。自今年1月27日随中央疫情防控指导组驰援湖北以来,72岁的无"胆"英雄张伯礼坚守抗疫一线80多天,用忠诚与奉献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  相似文献   

4.
与时间赛跑,为生命接力。2月12日14时30分,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14名医护人员紧急集结银川河东机场,编入宁夏第三批援鄂医疗队,奔赴湖北,驰援襄阳。短短15天时间内.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共选派了3批71名医护人员援助湖北。疫情肆虐,他们无畏生死,以救死扶伤的医者仁心,义无反顾奔赴疫情前线,成为新时代最美的逆行者。  相似文献   

5.
李坤  杨刚 《当代贵州》2020,(15):38-40
从1月27日第一批医疗队星夜驰援湖北以来,60余天的火线驰援,60余天的紧张战斗,贵州胜利完成援鄂任务。在这场严峻的战疫大考中,贵州人民与湖北人民拧成一股绳,推动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节节胜利,历史将永远铭记。  相似文献   

6.
正一段时间的并肩战斗,大家已经有了无须明言的默契——"贵州鄂州,风雨同舟,彼此加油!"2月22日下午,贵州省第九批援鄂医疗队共176人整装出发,驰援湖北鄂州。至此,全省已有1434名医务工作者奔赴湖北疫情防控最前线。他们分别在武汉、鄂州等疫情最重的地方贡献着抗击疫情的"贵州力量"。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一名老党员,哪里有困难党员就要先上,我要到战‘疫’的第一线去,站好最后一班岗。"西宁监狱临近退休的民警叶海宏在接到监狱疫情防控紧急通知后,主动要求奔赴抗"疫"一线,参加以14天为一个周期的分批封闭执勤。与叶海宏一样,全省司法行政系统监狱戒毒民警  相似文献   

8.
郑晓毅 《共产党人》2020,(5):F0002-F0002
防控战场见本色,危难时刻显担当。自1月28日以来,宁夏先后派出6批医疗队共782人驰援湖北,并成立前方指挥部,协调配合当地开展医疗救治。宁夏医疗队主要在武汉市和襄阳市开展医疗救治工作,其中支援武汉市的医疗队员有566人,支援襄阳市的医疗队员216人。同时,医疗队设立了2个临时党总支,分别为中共宁夏援助武汉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总支和中共宁夏援助襄阳抗疫医疗队临时党总支。  相似文献   

9.
正2020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的惊雷突然在中华大地炸响。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白衣战士中,有1.2万名"90后"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退无可退的战场上冲锋、拼搏、奉献,誓死捍卫医者荣光,在与疫魔面对面的"掰手腕"中,释放出一往无前的青春力量和先国后家的浓浓家国情怀。  相似文献   

10.
马乔 《新湘评论》2020,(5):42-44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一场人民战争,无数平民英雄坚守在联防联控、医疗救治、物资保障、复工复产等工作一线,以实际行动书写了一曲曲感人肺腑的担当之歌、奋斗之歌、奉献之歌。在这些队伍中,湖南支援湖北抗疫医疗队群体尤为令人感佩。他们舍小家为国家,听从号令,不顾危险,奔赴湖北抗疫救治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疫魔较量,践行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职业精神,展现了湖湘儿女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无畏大爱的奉献精神,是当之无愧的“湖南好人”群体。  相似文献   

11.
张鹏  张宾静 《党建》2020,(4):41-42
在武汉火神山医院,有这样一位"老兵":2003年,他成功报告全国首个非典病例,成功救治第一例非典患者,荣立一等功,被表彰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他受邀到北京参加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盛典,作为英模代表登上"众志成城"花车,光荣接受习近平主席的检阅;2020年2月2日,他再次出征、驰援武汉,成为火神山医院年龄最大的战"疫"老兵,并火线荣立二等功。他,就是南部战区总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兼主任医师黄文杰,现为武汉火神山医院感染五科一病区主任,目前仍奋战在任务最艰巨的抗疫第一线。  相似文献   

12.
唐余方  丁毅 《当代党员》2022,(16):52-54
<正>5只行李箱静静地摆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周发春的家门口。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这些行李箱跟随周发春去过湖北武汉、吉林通化、河南郑州、河南安阳、福建莆田等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当人们的生活逐步回归正轨时,他的生活还在一线抗疫和常规工作中不断切换。作为重症医学专家,在从医的30多年时间里,周发春经历了太多这样的一线作战。  相似文献   

13.
正5月12日,绥芬河口岸境外输入病例"清零"。这一天,对在黑龙江参与救治工作的管向东、李六亿、康焰、赵建平、杨毅、马晓春、杨汀、于凯江八位国内顶尖专家来说,是个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来自重症、呼吸、感控等专业领域。一个多月前,当第一例境外输入病例进入绥芬河,八位专家便迅速进入绥芬河、牡丹江的定点收治医院。不仅是这些专家,面对境外输入病  相似文献   

14.
陈南 《奋斗》2020,(3):F0004-F0004
为阻击新冠肺炎疫情,黑龙江省医疗战线快速组建起由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护理专科等137人组成的医疗队驰援武汉,同湖北人民并肩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战。1月27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抗击疫情医疗队驰援武汉授旗仪式。  相似文献   

15.
正任时光冲刷、岁月风蚀,刚刚过去的2020年,永远不会在我们记忆中褪色。这是刻骨铭心的一年。新年伊始疫情突袭,病毒携裹着不安和恐慌悄然弥漫;"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庄严承诺,吹响了打赢疫情阻击战的号角;白衣战士铿锵逆行,全国各地驰援湖北……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拉开帷幕。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带领英雄的中国人民,以坚定果敢的勇气和坚忍不拔的决心,与疫情殊死搏斗,  相似文献   

16.
《奋斗》2020,(11)
正全民战"疫"是一场攻坚战、阵地战,也是一场科技战、科普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哈尔滨新区在驰援湖北的同时,也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战"。哈尔滨新区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心,被外界称为"新区城市智脑",在黑龙江省和哈尔滨市的统一领导下,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打响疫情防控攻坚战、阵地战、阻击战。  相似文献   

17.
吕亚娟 《实践》2020,(2):38-39
岁末年初,当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武汉时,谁都不曾料想它会带来如此严峻的防控形势。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内蒙古派出最强的专家、医生和护士组成医疗队支援湖北,共同抗击疫情。草原上的白衣战士们不避险、不畏难,主动请缨,千里奔赴湖北武汉抗疫一线,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坚守在最危险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身为共产党员、医务工作者,非常时期、危急时刻,必须不忘初心、勇担使命,坚决顶上去!"这是湖北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时说的一句感人肺腑、启迪心智的话。他不但这样说而且这样做,在抗疫中隐瞒自己身患渐冻症病情,也顾不上被新冠病毒感染的妻子,身先士卒,冲在抗疫最前线。  相似文献   

19.
“选择了从医就习惯了坚守与送别,2003年我送他去抗击‘非典’,2011年他送我抗震救灾,这一次我们都第一时间主动报名,他笑着说他赢了……”得知宁夏第五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集结的消息,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科护士长马静和同在一个医院的丈夫—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马玉龙俩人都积极报了名。最终,马玉龙被任命为该院援湖北医疗队队长前往湖北,马静留守宁夏战疫前线。  相似文献   

20.
罗亮亮 《当代贵州》2020,(17):62-62
"病毒清零归有期,西山春雨任磐石;回首频频情牵挂,难忘鄂州抗疫时。"3月23日,贵州省第四批支援湖北医疗队进驻鄂州市雷山医院的第40天,所有患者全部治愈出院,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李亚玲难掩激动之情,写下了这首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