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案速览     
《法人》2013,(10):9-10
广药诉加多宝不正当竞争案开庭9月3日,广州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开庭审理广药集团和王老吉公司诉广东加多宝公司不正当竞争一案。在此之前,双方已就加多宝的广告语是否停用进行了两场"诉中禁令"听证会。广药集团认为,加多宝在其广告宣传中使用"王老吉改名加多宝"、"全国销量领先的红罐凉茶改名加多宝"或与之意思相同、相近广告语,属于虚假宣传,对原告的商誉造成了损害,构成不正当竞争侵权行为。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停止侵害行为,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共1060万元。数据显示,目前广东三级法院受理的涉及王老吉、加多宝案件至少有8宗,广药和王老吉方面还在长沙、重庆等地法院起诉加多宝涉嫌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2.
商品虚假宣传行为的特点李德龙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正确理解这一规定,对于正确认定和处·理虚假宣传等不正当竞争案件具有重...  相似文献   

3.
王璐 《法制与社会》2010,(13):85-85
“虚假宣传”作为一种不正当竞争手段,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且危害了商品经营者之间正当的竞争关系,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妨碍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等均对其进行了规范,然而现实中虚假宣传行为依然大量存在。对于虚假宣传行为如何认定从而更好地予以法律规制,本文在此作了简要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虚假宣传行为是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违法行为。本文主要从不正当竞争行为概念出发,分析虚假宣传行为的成因、表现形式和认定方法,探讨了市场经济环境和法律制度的协调配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虚假宣传构成欺诈之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一德 《法律科学》2014,(6):141-149
将虚假宣传行为认定为欺诈并施以惩罚性赔偿已成为打击虚假宣传行为的重要手段。我国法律并未定义虚假宣传,实务上认为虚假宣传意味着宣传呈现的内容不实,意图使信息接受者产生错误认识。行政处罚是否认定欺诈、争议商品数额的大小、商品品牌知名与否等因素都会影响法院对虚假宣传构成欺诈的认定。综合判例和学说可知,在将虚假宣传认定为欺诈时,应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68条为标准;行政处罚决定仅具有证据效力;消费者错误意思表示的认定应采客观性标准;同时应考虑大额商品购买中消费者的谨慎义务;因果关系的判断中应以商品主要功能的虚假宣传与消费者错误意思表示的关联为评价标准;将知名商品的品牌效应纳入经营者欺诈故意和因果关系要件的判断,以综合考虑虚假宣传认定欺诈的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6.
虚假宣传和商业诋毁行为是涉讼较多的两种不正当竞争行为,且容易混淆。文章从它们的基本概念入手,进行比较分析,明确了其法律适用。  相似文献   

7.
辛颖 《法人》2015,(1):66-67
在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一系列案件中,"红罐案"中的法律争议对于知识产权的发展、研究尤其具有较大大意义在2014年即将结束之际,王老吉和加多宝无疑又赚足了公众的视野。12月3日,王老吉与加多宝的一起广告纠纷案一审在北京宣判,加多宝三则广告语被判定构成虚假宣传并赔偿王老吉300万元。随后12月19日,旷日持久的焦点之战"红罐包装案"的宣判结果也浮出水面,一审判定加多宝败诉并赔偿广药1.5亿元以及承担合理维权费用26.5万元。  相似文献   

8.
王老吉、加多宝关于“怕上火,喝***”不正当竞争案正在进行中,由此人们开始重视对广告语的保护.本文以此案为基点,分别探讨现行的著作权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广告法对擅自使用他人广告语的行为的法律规制问题,并提出当三大法律出现法律竞合时的处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是“引人误解的表示”的一种形式,“引人误解的表示”是包含“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的大概念。“引人误解”与“虚假”是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行为的必要条件。因此,表示真实,但引人误解,即引人误解的真实表示,不能纳入到《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的调整;表示虚假,但不引人误解,也即不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也不能纳入到本规定的调整范围;表示是虚假的,但未引人误解,此时也不能不追究其法律责任。“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不足以全面客观地体现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立法目的,应将“引人误解的表示”修改为“引人误解或者虚假的表示”。此外,还对引人误解的判断标准等问题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虚假宣传不当竞争行为是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反不正当竞争法实践中多发的不当竞争行为.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要倡导保护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也应该关注市场竞争中的商业言论自由和市场的透明度.因而,判定某一竞争行为是否构成虚假宣传不当竞争行为时,在遵循判定民事侵权行为的基本规则外,还应该综合考量竞争主体的商业言论自由和市场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1.
随着最后一批加多宝出品的红罐王老吉凉茶淡出市场,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品牌之间的渊源或许只剩下几个字母——曾经的“王老吉官方活动网站”现已更名为“加多宝官方活动网站”,但英文域名没变,仍包含着“wlj”(王老吉三字的拼音首字母)。  相似文献   

12.
廖卫华 《法人》2011,(4):41-42
“我最反感地产商虚假宣传!”全国政协委员、以敢“放炮”闻名的广州星河湾地产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黄文仔掷地有声地说。3月7日,在全国“两会”驻地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黄文仔对当前地产行业的一些不良风气进行了抨击。  相似文献   

13.
《法人》2013,(1):10-10
尽管“王老吉”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但广药和加多宝之间的战争却远未结束。  相似文献   

14.
由于广告媒介本身具有覆盖面大、传播速度快、影响度深的特性,使得虚假广告较一般违背商业道德和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危害结果更加严重。它不仅侵害了商品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和人身损害,还可能侵害其他竞争对手的名誉权、商标权、专利权等,使消费者提心吊胆,使诚实竞争者防不胜防。虚假广告已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公害。因此,我国的广告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均规定了虚假广告的法律责任。一、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根据广告法第阿条和反不正当竞争法第24条的规定,发布虚假广告的行政责任有:广告主利用广告对商品或者服务作虚假宣传…  相似文献   

15.
近日,加多宝、王老吉战火继续蔓延,旷日持久的凉茶"驰名商标之争"暂时告一段落后,再起波澜。继广药集团诉加多宝虚假广告宣传,今年1月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发出诉中禁令裁定书,叫停加多宝的改名广告语。3月12日,加多宝发出了一份致"两会"代表、委员的万言书希望引起关注,而后广药也发表了公开信还击称加多宝为"影帝"。由此,"驰名商标"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虚假广告及其判定标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禁止经营者利用广告对商品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法》也明确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第3条)、“不得含有虚假的内容,不得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第4条)。可见,虚假广告在我国不仅受到《广告法》的严格限制,同时被纳入了竞争法的制约范围。但是,什么是虚假广告?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其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相似文献   

17.
商业广告是现代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但是虚假广告却触及了法律的高压线,不但涉嫌违反广告法,而且还可能涉嫌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所以企业在打广告时一定要三思而行  相似文献   

18.
最近,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对该院近年来审理的虚假宣传纠纷案件进行研究,归纳出虚假宣传的6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2014年12月19日,王老吉与加多宝红罐包装装潢权互诉案在广东高院一审宣判。此案于2012年7月立案,2013年5月开庭一审,在历时19个月的漫长等待之后,终于迎来了法院的判决:加多宝被判侵权成立,须立即停止生产和销售与王老吉红罐凉茶包装装潢相似或相同包装的产品,并赔偿广药集团1.5亿余元。至此,这起“中国包装装潢第一案”以王老吉的完胜而暂时落幕。红罐包装为何花落王老吉?从商标之战到广告语之争、再到红罐包装之役,加多宝  相似文献   

20.
虚假陈述侵权的认定及赔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郭锋 《中国法学》2003,(2):95-99
证券市场虚假陈述行为人承担侵权民事责任 ,需符合特定的标准 :行为人是否具有过错 ,应当分析其是否符合理性人标准 ;虚假陈述的内容是否构成侵权 ,关键在于该内容是否重大 ;行为人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取决于虚假陈述是否导致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关于计算虚假陈述侵权的赔偿额 ,以美国为代表 ,采取了真实价值计算法 ,其核心在于确定证券的真实价值 ;我国在借鉴国外有关作法的基础上 ,采用了交易价差额计算法。这种计算方法 ,符合实际损失赔偿原则 ,克服了美式计算法的弊端 ,并适当排除了侵权行为人对市场因素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