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月底,美国众议院司法委员会主席Lamar Smith将专利改革法案正式提交至众议院审议。该法案与3月8日参议院通过的法案几乎完全一致。这就使得美国近60年来最为重要的专利法改革向着终点又迈进了关键性的一步。  相似文献   

2.
美国专利改革法案内容及其影响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签署专利改革法案,标志美国专利法迎来近60年最大的改革.此次专利法改革,内容涉及专利制度实体、程序、行政、司法等多方面,其中专利申请原则更是发生根本性变化,将对美国社会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专利在中关两国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有必要对美国专利制度改革的背景、主要内容以及实施后对中国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3.
易继明 《法律科学》2014,(2):174-183
2013年6月4日,美国奥巴马政府宣布了旨在打击专利蟑螂、提高专利质量、促进专利创新的5项行政措施和7项立法意见。同一天,总统行政办公室发布报告《专利主张与美国创新》,描述并分析了采取立法及行政措施的必要性。美国国会2012年和2013年两度提出旨在遏制专利蟑螂恶意诉讼的《保护高技术创新者免遭恶意诉讼法案》。这些举措,意味着美国正在推行专利新政。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以下6项建议:(1)建立知识产权危机预警机制;(2)提高专利审查质量;(3)跟踪专利实施情况;(4)健全专利服务体系;(5)加强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规制;(6)限定专利诉讼主体资格。  相似文献   

4.
自2011年9月16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批准《美国发明法案》(Leahy-Smith America Invents Act,简称AIA)以来,AIA大部分条款已于今年9月16日生效,这部国会以及美国专利和商标局(USPTO)共同努力了长达6年之久才得以出台的法律在生效后究竟为美国专利体系带来了哪些影响已经成为美国知识产权界探讨的热点问题。随着AIA不断修订的进程,学界传出质疑的声音:这部法律会不会沦为政治角逐的工具?国会承诺的为维护AIA良好运转而设立的机制何时兑现?AIA条款中仍存在许多被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储昭根 《检察风云》2010,(12):42-45
5月20日,美国参议院以59对39票的结果通过金融监管改革法案,按照美国法律制定程序,接下来参议院文本将与2009年12月14日众议院通过的版本进行融合,再将合一后的文本提交总统批准。  相似文献   

6.
国际简讯     
美国专利法修改草案获众议院通过美国众议院于美国当地时间6月23日以304票赞成、117票反对的绝对优势通过了《美国发明法案》(众议院版,法案号HR-1249)。这是继参议院于当地时间2011年3月8日以95票对5票  相似文献   

7.
美国总统奥巴马2011年9月16日签署《美国发明法案》,修改了美国现行专利法。这对于美国乃至全球的科学技术发展无疑是一个具有里程碑的事件。如此重大变化的实现,其背后的曲折也可想而知。《专利法改革法案》2005年6月正式向  相似文献   

8.
专利蟑螂问题在近15年来已成为所有科技企业的痛中之痛。美国的各类企业,乃至中国的技术设计与生产者,几乎都受到了来自它们的专利侵权主张和诉讼威胁。它们真正的目的并非从事技术转让,而是藉此聚财,获得暴利。但是当立法者和行政执法者分别准备对这个现象采取行动时,却发现其中不但定义困难,而且透过实证研究,事实上其中还蕴藏了相当复杂的运营模式。美国在短短的一年中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官方与非官方研究报告、立法动议和行政举措。但这样的密集手段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让论者质疑美国政府所拟议的各种措施是否会矫枉过正,不但不能将问题完全根除,反而会先伤害到整个市场的创新动能与交易环境。本文除了对于最近的这些发展作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引介外,也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相类似的问题是否也会在中国发生,以及需要如何来应对。  相似文献   

9.
“专利蟑螂”问题在近15年来已成为所有科技企业的“痛中之痛”。美国的各类企业.乃至中国的技术设计与生产者,几乎都受到了来自它们的专利侵权主张和诉讼威胁。它们真正的目的并非从事技术转让,而是藉此聚财,获得暴利。但是当立法者和行政执法者分别准备对这个现象采取行动时,却发现其中不但定义困难,而且透过实证研究,事实上其中还蕴藏了相当复杂的运营模式。美国在短短的一年中就出台了一系列的官方与非官方研究报告、立法动议和行政举措。但这样的密集手段也引发了许多的讨论,让论者质疑关国政府所拟议的各种措施是否会矫枉过正,不但不能将问题完全根除,反而会先伤害到整个市场的创新动能与交易环境。本文除了对于最近的这些发展作出一个较为完整的引介外,也对于其中的许多问题进行分析,并探讨未来相类似的问题是否也会在中国发生,以及需要如何来应对。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专利法》 最新修改法案评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美国<专利法>修改法案S515为对象,分析介绍了美国专利法修改的主要内容,对先申请原则、损害赔偿金、管辖地和异议程序等重要条款的修改做了详细的介绍和相应的评论.  相似文献   

11.
6月28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成了美国乃至世界关注的焦点,在这里将要做出决定美国人命运的医改违宪案裁决。案件的缘起是今年3月21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19票对212票通过了参议院的医改法案。  相似文献   

12.
《商务与法律》2006,(3):50-51
经过一周多的激烈讨论,美国参议院2006年5月25日通过一项“折衷”的移民改革法案,较众议院2005年年底通过的移民改革法案,这项新法案要“温和”许多。新法案除了要加大力气保卫边界安全外,还将布什总统的“客籍劳工计划”加以修改收入其中。法案将美国的非法移民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在美国呆满5年以上的非法移民,他们可通过“客籍劳工计划”逐步申请成为合法公民,这些人约有700万,当然,他们要支付一定数额的罚金并要通过英语语言测试;  相似文献   

13.
王学成  曾翀 《河北法学》2011,29(6):176-182
我国当前的诉讼监督具有全面性、事后性、弱效力和分散性等四个鲜明的特点,诉讼监督改革面临着选择诉讼与监督分离还是诉讼与监督合一、以同步监督为主还是以事后监督为主、全面监督还是重点监督、弱效力监督还是强效力监督的艰难抉择。在推进诉讼监督改革时,检察机关必须遵从必要性原则、有限监督原则、中立性原则等三个基本原则,必须鼓励先行先试、坚持循序渐进、注重协调配合以及加大诉讼监督工作力度和创新诉讼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4.
美国参众两院司法委员会最近引入了S515和HR1260两个议案,提交美国第111次国会审议,以便寻求对美国专利法的修改。该提案是目前关于专利改革的最新版本。  相似文献   

15.
美国专利诉讼向来以耗时耗财著称,当面临专利争议时,多数国内企业因考虑到庞大的诉讼费用而采取"以和为贵"的避战措施,却遭致更多觊觎与财务上的损失.美国专利诉讼程序历经两百多年的演变,于现阶段因专利复审的高成功率与"非显而易见"原则(如KSR)的判例法发展,赋予准被告经济且有效的工具以制衡专利权人;准被告亦可利用专利法律意见,以较低成本避免加重赔偿的潜在威胁;此外,提起确认之诉标准的降低亦为准被告的一项利器,可反守为攻,制敌机先.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遭遇了专利侵权纠纷,由于不了解如何应对这样的纠纷,许多企业未经抗争就主动放弃了广阔的美国市场。有的企业虽然进行了抗争,同样由于缺乏应对纠纷的策略,不仅不能获得最佳的结果,而且要付出更多的代价。了解美国司法环境概况,研究应对专利纠纷的一般策略,是我国企业开展境外业务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损害赔偿计算方法的法律规定,并通过朗讯诉微软案的实证研究,介绍了目前美国在该问题上存在的争议,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 美国的专利制度始建于1790年,距今已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目前,每年都有十几万件专利申请提交到美国专利与商标局,共中外国的申请约占40%。随着颁布的专利逐年增加,专利侵权纠纷也在不断增加。据统计,迄今经由美国法院作出判决的专利侵权诉讼案已近一万件,共中有一部分涉及到美国人和外国人之间的纠纷。从知识产权法上看,美国有其独特的风格。根据美国宪法规定,国会有权制定授予发明  相似文献   

19.
美国:双重标准 2011年,美国黑曜石金融集团对俄勒冈州博主考克斯提起诉讼,认为她关于该企业及其创办人在处理一起破产案时行为不检的博文不属实。地方法院裁定博主诽谤罪成立,赔偿企业及其创办人250万美元。  相似文献   

20.
美国专利改革法案中的授权后异议程序及对我国的启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6月8日美国国会议员史密斯(LamarSmith)在第109届国会上提出了《2005年专利改革法案》(H.R.2795)。随后在7月26日史密斯又提出具有替代H.R.2795性质的正式修正案(AmendmentintheNatureofaSubstitutetoH.R.2795)。拟修改的主要内容包括:将先发明制改为先申请制;设立授权后异议程序;取消最佳实施例的要求及对故意专利侵权行为的三倍赔偿进行限制等。本文将介绍评述改革法案中已得到广泛认同的授权后异议程序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