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2月28日,央行宣布,自2015年3月1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  相似文献   

2.
《瞭望》1999,(23)
1998年5月14日公布的此办法规定,个人住房贷款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条件是城镇居民用于购买自用普通住房且有购房合同或协议,有还本付息的能力,信用良好,有购房所需资金30%的购房首期付款,有银行认可的贷款担保等。个人住房贷款期限由银行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确定,但最长不得超过20年。贷款利率则按法定贷款利率(不含浮动)减档执行。即贷款期限为1年期以下(含1年)的,执行半年以下(含半年)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1至3年的,执行6个月至1年期的法定贷款利率;期限为5至10年的,执行1至3年期法定贷款利率;期限在…  相似文献   

3.
住房抵押贷款保险的产生和发展,对化解银行信贷风险、刺激个人住房消费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现阶段由于制度和操作上的缺陷,不仅阻碍了房贷保险的发展,而且给房贷市场造成了负面影响。分析房贷保险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完善房贷保险的法律制度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央行突然宣布降息,对此有两个策解:一是为推进利率市场化,二是刺激持续走低的经济。此次降息首要目标是刺激经济,利率自由化是其次要目标。未来一年央行极有可能连续降息。目前,中国经济处于悖论境地,过热风险和萧条可能并存,资金过剩和贷款困难并存,结构恶化和经济停滞并存,连续降息可能引发的结果是经济出现滞胀。央行货币政策应该改善传导机制,防范通货膨胀,坚持推动结构转型,并通过取消存贷款利率管制,转而用市场办法干预银行间拆借利率等,推动利率自由化。  相似文献   

5.
刘仕国 《党政论坛》2014,(24):33-33
2014年9月4日,欧央行宣布了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传统手段和非传统手段齐上阵。自9月10日起,同时下调主要再融资利率、隔夜贷款利率、存款利率10个基点,分别至0.3%、0.05%和-0.2%。  相似文献   

6.
名词与问答     
次贷危机:次贷即“次级按揭贷款”,“次”是与“高”、“优”相对应的,指一些贷款机构向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与传统抵押贷款的区别在于,次级抵押贷款对贷款者信用记录和还款能力要求不高,贷款利率相应地比一般抵押贷款高很多。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  相似文献   

7.
黄蕙 《瞭望》2002,(10)
春节过后的第三个工作日——2月21日,央行宣布即日起下调人民币存贷款利率,各项存、贷款年利率平均下调0.25和0.5个百分点。这是1996年以来央行的第八次降息。 据央行的有关负责人说,此次降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给我国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自1996年以来国家已连续七次降息,一年期贷款利率已由年率1206%下调至585%,下调了621个百分点。那么,贷款利率的大幅下调对企业有何影响,企业对贷款利率的连续下调又有何反应?从廊坊市人民银行最近调查的情况看:连续下调贷款利率所带给企业的优惠受各种因素的抵消,使企业最终受益极为有限;基层信贷管理掌握过紧,导致利率政策传导不畅;利率政策本身的不完善,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利率杠杆作用的发挥。所以,企业对降息反应平淡。降息不能代替深化改革调查中企业普遍反映,连续调低贷款利率的确是一件好事,能使企业财务费用有一…  相似文献   

9.
从宏观层面来看,央行对利率进行调整最重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刺激国民消费,扩大内需。但是事实上,近年来利率变动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刺激作用并不显著,可以近似看成是失效的。就其原因,是因为我国国民对宏观经济走向预期的不确定性增强,使其消费禀赋价值下降。因此,无论利率怎样变动,就算收入增加消费者也不敢轻易增加当期消费。本文拟通过时间偏好模型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央行10月29日调整利率,是当前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部分。 2003年下半年中国经济出现加快增长势头和一定的经济过热迹象。自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防止经济过热或进一步过热,遏制投资增长过快势头,对防止投资势头的进一步扩大,明显发挥了作用。在这种大背景下,为什么还要采取提高利率这一手段呢?  相似文献   

11.
93年以来,我国运用货币政策对投资过度膨胀和经济过热的调控十分有效,成功地实现了经济的“软着陆”。但近年来面对有效需求不足,央行从96年5月1日到98年12月7日,六次降息,一年期存款利率从10.98%降至3.78%,贷款利率从12.06%降至6.3...  相似文献   

12.
<正>央行是否应该降息、如何降息的关键,应聚焦到如何引导无风险利率的下行上。从可行层面看,央行要解决融资贵的唯一现实途径,恐怕就只有降低无风险利率了。但目前中国十年期国债利率为3.6%~3.8%,储蓄基准利率为2.75%并可上浮20%。为什么在中国,无风险利率持续偏离中国未来将经历的核心通胀水平呢?这其中有一系列因素需要考虑:一是我们公布的CPI是否可靠?二是央行不显著的数量宽松是否影响了无风险利率?三是  相似文献   

13.
李戈 《求知》2000,(9):28-29
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2000年5月29日全国各家中资金融机构都上调了美元、英镑、欧元、港币四种外汇的存、贷款利率,上调了加拿大元、瑞士法郎的存款利率。调整后,美元、英镑、欧元、港币的一年期法定存款利率分别达5%、5.1875%、3%、5.5%,  相似文献   

14.
加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风险的防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城乡居民购房热情的不断升温,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随之不断地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个人住房贷款业务处于发展初期,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业务还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隐患。为此,要制定住房抵押贷款的法律法规,成立国家住房抵押贷款担保机构,大力推行住房抵押保险制度及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健全抵押物审查机制等。  相似文献   

15.
刘兵 《瞭望》2008,(44)
《瞭望》新闻周刊今年第43期发表的《楼市政策出手救谁》一文,详细解读了调整住房交易税费的意义,理清了民众对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的模糊认识,有助于帮助读者消化理解国家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6.
自2003年9月以来,我国货币政策就由稳健转向偏紧,进而转向从紧,央行频繁地采取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措施,仅2008年上半年,已经连续5次调高存款准备金率,使之达到17.5%的历史高位。从央行的角度看,从紧的货币政策如此密集推出是基于对目前经济运行态势的判断。按照央行的解释口径,其目标主要在于解决以下问题:其一是控制被认为过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7.
锁定90平方米以下住房刚性需求部分的楼市组合政策,不应导致新一轮房地产业畸形扩张 10月22日,财政部和央行对楼市出台了关于契税、印花税、个人购房贷款利率和首付款比例等组合拳:从2008年11月1日起,对个人首次购买90平方米及以下普通住房的,契税税率暂统一下调到1%;对个人销售或购买住房暂免征收印花税;对个人销售住房暂免征收土地增值税;央行同  相似文献   

18.
田帆 《瞭望》2003,(24)
6月5日,欧洲央行理事会在法兰克福总部举行的月度例会后宣布降息50个基点,将其主导利率从2.50%下调至2%。此外,欧洲央行还将隔夜贷款利率从3.50%下调至3%,将存款利率从1.50%下调至1%。欧洲央行要降息,虽早已为市场所期待。但出乎意料的是,此次降息的幅度如此之大,让人看出了欧洲央行面对欧元持续走强和欧元区经济增长乏力而显露的一丝焦虑之情。  相似文献   

19.
利率调整对宏观经济运行的作用王骏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分别于1996年5月1日和8月23日相继两次降低金融机构的各项存款和贷款利率:5月1日,各项存、贷款利率在原基础上平均下调0.98和0.75个百分点;在不足4个月之后的8月23日再下调1.5和...  相似文献   

20.
天津市于1992年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是继上海之后在全国第二个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城市。20年来,天津市住房公积金制度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截至2012年5月,全市累计住房公积金达1303.7亿元,职工因住房消费等原因提取685.5亿元,余额618.2亿元;累计向54.1万户职工家庭发放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1082.2亿元,贷款余额514.8亿元,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余额占全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的比例接近1/3.在帮助职工解决住房问题上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随着资金规模的快速增长.各地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十分重视住房公积金风险管理工作。本文试图从管理机构的角度分析住房公积金管理面临的主要风险.并提出建立风险防范机制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