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慧 《学理论》2013,(20):239-240
中国的行政管理思想古已有之,但现代意义上的行政学起步却比较晚。改革开放至今我国行政学虽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也面临一些困境:本土化研究不足,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存在缺陷,学科队伍建设不完善等。所以,要使我国行政学得到繁荣发展,我们必须从我国行政学研究的本土化、内容和方法、学科队伍建设等方面加以优化和完善。只有这样,我国行政学才会有一条好的出路。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的知识建制和社会建制已初步形成,但范畴体系的建构还比较薄弱,亟待深入研究。纪检监察权力以其明确性、涵盖性与逻辑性成为纪检监察学的基石范畴,对纪检监察权力的主体、客体、手段、依据、价值这几个方面进行归类,可得出纪检监察主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纪检监察行为、纪检监察规范体系、清廉中国等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包含着具体而丰富的内涵,形成了具有自主性的中国特色纪检监察学话语体系,对进一步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行政管理学是在两种不同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公共管理学在中国兴起并不意味着行政学的研究进入衰落时期;中国公共行政体现出“二元”与“多元”特色,这是中国公共管理有别于西方公共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公共行政必须始终把处理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当成首要任务,重新审视政府的职能与角色;“大公无私”的精神和“先人后己”的思想在公共管理中是不现实的和不合适的;法律、制度建设与创新仍旧是行政管理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行政发展已经成为公共管理的显学,并且正处于一个价值观多元、模糊的时代。在这种背景下。行政发展无疑增加了许多新的变量和参数,并加大了行政发展价值选择的难度。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结合行政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认为行政发展主要有四个基本价值选择维度,即效能、民主、适应性和“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5.
行政问责的体系构建与制度保障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行政问责制不仅是提高行政效率、增强政府执行力的有效保障,而且也是影响政府合法性和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因素。行政问责制的价值追求是要以行政问责解决提升政府执行力的动力机制,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文对行政问责的体系提出了自己的构想:多元化的问责主体是民主问责的关键;明晰化的问责对象是落实责任的关键;全方位的问责范围是明确责任的关键;规范化的问责程序是依法问责的关键;作者认为完善行政问责的制度保障的重点在于:塑造行政问责文化;建立明确责任机制;健全履行责任机制;完善责任追究机制。  相似文献   

6.
宋天和  李祥 《行政论坛》2010,17(1):27-29
行政发展观与和谐发展理念的本质和关系问题是行政学的根本问题和向度问题,二者的本质和关系问题是行政学研究与实践不能绕过的问题,包括确立行政发展观的依据和途径的关联性问题。行政发展观与发展理念是互为因果、相互提升的关系,并对行政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人为本”行政发展观及和谐发展理念的成熟,不仅实现了行政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引领了行政管理制度的变迁和体制机制创新,并推动着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相似文献   

7.
发展行政学是西方社会科学中年轻的学科之一.发展行政学是公共行政学学科发展和分化特别是在比较公共行政学研究基础上成长起来的.她经历了形成、衰落和复兴几个阶段.发展行政学与理论、现实的紧密结合是其学科发展的生长点.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行政学的兴起是必然的.尽管如此,发展行政学在全球化视野下,挑战和机遇并存.  相似文献   

8.
和谐社会中,公共治理的和谐最为关键.公共治理和谐的实质是政府与社会主体的合作与协调.而行政指导的价值追求和积极功效恰好能够形成政府与公民的合作关系,实现公共治理的和谐.行政指导行为失范使之难以按照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有效推行,并严重损害了政府形象,当前规范行政指导成为构建和谐社会重要内容,其主要路径是:加强行政文化建设、加强制度建设和加强舆论监督.  相似文献   

9.
大众传媒与行政发展——信息社会行政发展的新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西方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冲击 ,以网络为代表的大众传媒已经承担起了重要的政治与行政功能 ,对下政府管理的影响越来越大 ,成为继立法、行政、司法权之后的“第四种权力” ,改变了传统权力的运作方式 ,成为行政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旧有的民主参与、民主观念等形成挑战 ,为行政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政治对行政具有根本性影响,行政发展是政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政治是当代中国行政发展的逻辑主线,行政发展由此具有了鲜明的政治特征.在政治分析的框架中,应对合法性危机是行政发展的政治动因;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是行政发展的政治主线;重塑权力结构是行政发展的政治表现;既得利益的阻碍是行政发展的政治困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行政发展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1.
《行政论坛》2018,(3):112-116
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作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重要构成,是反映公共管理的中国实践、总结公共管理的中国经验、传递公共管理的中国声音、体现公共管理的中国智慧、彰显公共管理中国特色的重要载体。中国公共管理学的话语体系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但却长期处于失语的状态,需要在确立建构中国公共管理学话语体系关键节点的基础上,探究其建构的具体路径,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深入中国公共管理的改革与实践,汲取中国传统公共管理文化的精华,寻求与西方公共管理话语体系的平等对话与交汇融通。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的系统建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制--社会主义的民主行政.随着时代的进步,党和政府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借鉴当今世界范围内政府再造运动中的一些先进经验和理念.陆续提出了许多有关政府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新主张,诸如"服务型政府"、"廉洁政府"等.由此出发,本文进一步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民主行政目标体系的基本特质:公平行政与廉价行政、参与行政与开放行政、服务行政与廉洁行政、责任行政与法治行政等.  相似文献   

13.
"勤政廉政基金"制度是一种"经济学治腐"的手段,它突出了经济学治腐的重要地位,对国家公务员廉洁执法、廉洁奉公、廉洁自律起到警钟长鸣的效果,实行公务员勤政廉政基金制度可减少公务员违法违纪行为的发生。近年来,我国公务员屡屡发生违法违纪案件,严重影响公务员形象,教训十分深刻,通过对公务员勤政廉政基金含义、基本特征、基金组成、基金制度作用及意义和实行勤政廉政基金制度可行性的分析,探索惩戒和激励机制并举,纪律约束与经济奖惩挂钩,从制度层面上不断加强和完善廉政制度建设的新思路和新做法。  相似文献   

14.
风险属价值范畴,风险观是价值观的表现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价值的双向度规定直接奠定当代风险观的理论基石。当代风险观不是保险观,最广泛意义上的风险是在人的活动中出现某一事件并将导致偏离预期目标实现的不确定性。风险包含风险源、风险客体、风险主体、风险标准、风险评价、风险走向等六大要素。风险具有不确定性、属人性、价值性、客观性等基本特性。  相似文献   

15.
构筑行政人责任伦理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伦理是责任行政的核心要求。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客观存在、伦理规范的模糊性以及行政管理的公共性和伦理性等原因,行政人责任伦理建设显得尤为迫切。通过行政人格的提升、良好环境的生成以及机制的健全,有助于帮助行政人摆脱责任伦理困境,从而构筑一个行事以公益、正义为中心,内省以责任,外达于服务,和谐为实践基础的行政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6.
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机制现代化是高校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它包含高校纪检监察体系现代化和纪检监察能力现代化。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体系现代化就是要适应反腐倡廉建设工作的新要求,理顺高校纪检监察机关与上级纪委的关系,破解现有体制存在的纵向封闭问题,真正将"双重领导、双向负责"的体制要求和"两个为主"的改革目标落到实处。完善高校纪检监察组织体系就是按照工作重心向下转移、组织机构向下延伸的总体要求,补足纪检监察组织体系短板,完善纪检监察组织体系。推进高校纪检监察工作能力现代化就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提高运用相关组织体系和制度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高校改革发展中顺利贯彻,确保高校改革发展任务的顺利完成。只有实现高校纪检监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能将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监督要求落到高校改革发展工作之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我国行政程序法制化过程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认为:客观评价现行行政程序的立法状况,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前提;正确选择行政程序法的立法模式和功能模式,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基础;科学界定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关键;树立正确的程序观念,是行政程序法制化的核心。行政程序法制化的实现,离不开对上述问题的正确解答。  相似文献   

18.
19.
20.
<正>张世和:反腐倡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有赖于政党、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审计机关、公民社会和私人部门等共同发挥作用。各国的经验和研究表明,一套高效、独立而权威的反腐败机构,一支精干而廉洁的反腐败队伍,越来越被认为是打击和预防腐败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