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峡谷竹韵     
是峡谷风的沐浴?是江南雨的滋润?毛竹——3月破土,4月拔节,5月刚半,便长成了这典型的男子汉形象:挺直,高大,一株株,一片片,或伫立路旁,或云集谷底,以坚韧刚毅、不卑不亢的个性,向路人宣示自己的存在。这便是我去福建泰宁,在寨下大峡谷第一次见到毛竹时发自心底的惊羡。  相似文献   

2.
萨尔温江从缅甸东部的掸邦高原出发,浩浩荡荡向南穿经克耶邦、克伦邦、孟邦,在海港城市毛淡棉附近注入印度洋的莫塔玛湾,全长一千六百六十公里,为缅甸第二大江。这条江之头,是我国的怒江。它从世界屋脊出发,以不可阻挡之势,穿越滇西横断山脉中雄伟的峡谷地带,于镇康以西,越过中缅边界,流入缅甸境内,改称为萨尔温江。 流经中缅两国领土的怒江——萨尔温江,自古以来就是中缅友好的纽带。早在二千多年前,怒江——萨尔温江河谷便成了两国人民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天然陆路通道之一。古代中国商人,不畏山高水险,穿过川、滇的崇山峻岭,开拓了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另一条分支——“西南丝道”,并  相似文献   

3.
1994年初,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中国科学家,在多次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经过包括测量成果在内的综合规模性的论证和对比,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才是真正的世界河流第一大峡谷。当时(1994年4月17日)新华社向全世界的报导是这样写的: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为世界第一大峡谷。壮美的祖国山河又被我国科学家首次确认一项新的世界之最:深达5382米的雅鲁藏布大峡谷是地球上最深的峡谷,从此过去曾先后被称为世界第一大峡谷的深达2133米的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深达3200米的秘鲁科尔卡大峡谷将退居次…  相似文献   

4.
正从林州市区出来,就是太行山。太行山有一条大峡谷,这条峡谷可直通山西。我们的目的地是山西,正好走这条大峡谷,顺便看看。我们开车上了一个斜坡,进入山区,绕了几个弯,看到了一个山口,山口立着一块大牌子,写有太行山大峡谷。旁边有停车场,我们停车准备去买票,一个停车管理员过来,我们问他买票在哪里?我们没有看到售票处。那个管理员说:"进里面景点买  相似文献   

5.
在河北省怀来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唯一的一座漂亮楼房便是“文谓侨心小学”。“侨心小学”是因中国侨联顺应海内外侨胞热心  相似文献   

6.
田樱 《海内与海外》2004,(12):69-70
我到马来西亚吉隆坡时,下榻的宾馆不远处有一家华人开的名叫世界书局的书店。那是一个雨天,我来到书店三楼时,看到了一个很有意义的图片展———“南洋机工中国抗战纪念展”。在海外能看到这样的图片展,我感到格外亲切,因而吸引了我去观展。展厅前面在红色大字“南洋机工中国抗战纪念展”的横幅下,有四个条幅,依次写着“中国危急,八方支援”、“滇缅公路求助南洋”、“抗战丰碑,机工血铸”、“历尽万难,功垂千秋”,展示着南洋机工英勇投身于神圣的抗日救国援助工作可歌可泣的事迹。这是由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世界书局和星洲日报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7.
滇缅公路上的大混乱滇西腾龙地区包括怒江以西的腾冲、龙陵和现在的整个德宏州,当时从缅甸进入中国的大路主要有三条熏其中两条是从密支那和八莫进入中国的马帮走的大路,一条是滇缅公路,而从下关以西至腊戌这一段熏是滇缅公路最难走的熏山高、坡陡、路窄(最宽处不过10米)、弯急  相似文献   

8.
魅力腾冲     
正"等着你,等着你,我在高黎贡山下等着你。这里的山花日日为你开放,我们曾再次相遇……我每次来到这里,耳畔总是想起这首动情的歌。腾冲不大,是云南保山市的一座小镇,位于高黎贡山西部,与缅甸山水相连,从腾冲猴桥经中缅腾密公路到达缅甸北部的密支那。这条路自古就是中缅经贸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举世闻名的茶马古道、丝绸之路,以及二战时期著名的"滇湎公路"和"史迪威公路"都途经于此。  相似文献   

9.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1997年6月5日上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胡绳同志在淮安周恩来纪念馆见到周恩来的那幅手迹石刻《大江歌罢掉头东》时,问讲解员小刘说:“你知道周总理是什么时候写作这首诗的吗?”“知道,是1919年。”小刘答得很干脆。“那他是什么时候书写的呢?”“我——不知道。”诚实的小刘脸红了。是的,周恩来的这首闻名于世的《大江歌罢掉头东》的诗有什么来历呢?1917年6月,周恩来从南开学校毕业,时值日本政府与清政府签订的由日本政府代培中国留学生十五年…  相似文献   

10.
在西藏高原的雪山中也有热带风光,也长着桔子、香蕉和菠萝,这实在是一件令人啧啧称奇的事。这个奇异的地方叫墨脱,在西藏自治区的东南部,也就是喜马拉雅山的南坡。墨脱,藏语的意思就是“花朵”,不用说,那里一定是很美了。墨脱自然保护区是一个非常神奇、富饶的地方,其独特景色为全世界所罕见。它被高高的雪山阻挡着,道路崎岖艰难,故此,这枝西藏的花朵就越发显得神秘而令人向往。墨脱在雅鲁藏布江下游,到处是高山峡谷,山崖陡峭,河谷深不可测,两岸有许多瀑布从山顶跌落下来。当地人这样来形容那里的环境:“山顶白云间,山脚江河边。说话听得见,…  相似文献   

11.
靳国君 《新青年》2022,(4):58-61
<正>“千古一人虞允文”每到一地,总有地方官吏按惯例来迎,引岸接风叙旧,倒也有他乡遇故知之感。两岸风物怡人,山光水色变换,“道路半年行不到,江山万里看无穷”,令人胸襟开阔,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过金陵,走黄山,上九华山,至采石矶,陆游与家人疮疾痊愈。他站在船头,看采石矶突入江中,峭壁千寻,晚霞落照,大江奔流。晚泊舟后,问诸子曰:“尔等可知采石矶大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台湾的产业吸收和产业外移两个方面剖析产业转移对台湾经济发展的影响 ,得出台湾将面临产业空心化的趋势 ,必须加强两岸经济合作才是台湾经济繁荣的唯一出路。  相似文献   

13.
天山神秘大峡谷地处天山山脉南麓,“龟兹古国”库车县城以北64公里处。谷内既有奇特险峻的自然景观,又有神秘佛寺洞窟,一直使我魂牵梦萦。今年七月,我终于亲游了一回大峡谷。 那天碧空如洗,蓝的天,白的云,空气十分清新。汽车驶出库车县城不久,远远看见一片炎炎烈火在燃烧,红红的  相似文献   

14.
梁衡 《海内与海外》2014,(12):35-36
我和沉石相识,是在北京日报组织的首都作家赴云南笔会上。他是部队作家,又是解放军报社的资深记者,他的写作颇有些传奇色彩,曾只身一人去过马六甲海峡,走过青藏高原无人区,穿越过金沙江大峡谷,探访了神秘的罗布泊,等等。他的作品《黑色马六甲》《死亡之窟》《谍·爆》《谍杀》都充满了神奇的色彩和对生命的深邃思考。  相似文献   

15.
《海内与海外》2005,(10):49-49
滇缅公路全长1000多公里,它东起云南昆明,西至边境重镇畹町。跨越了中国最复杂的地区和最湍急的河流。是抗日战争暑期的运输大动脉,被称为“血线”。它凝聚了20多万云南各族人民的血汗、3000多南洋归国华侨的传奇,以及十多迈出中国远征军的丰功伟绩。  相似文献   

16.
考察 《海内与海外》2000,(11):43-47
青藏高原上的那棱格勒峡谷,对不少人来说还相当陌生,但在探险界它却赫赫有名。它几乎能与前苏联的“死亡谷”、美国的“死谷”,以及印尼爪哇岛上的“死亡洞”相提并论,是个名符其实的恐怖之地。当地人说峡谷中有一种食人怪兽,理由是曾有胆大者或迷路的牧民进入谷中,但大多一去不复返。大雨过后,人们还常常看到谷中大批野生动物抛尸荒野,且尸体旁伴有焦土。种种奇异的现象,使那棱格勒峡谷显得神秘异常,以至多年来成为人们不敢涉足的“死亡地带”。日前,记者和几名探险爱好者不远千里来到这里考察,发现不少有趣的自然现象。惊人一…  相似文献   

17.
石瑛 《东南亚》2002,(3):9-14
一、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缅甸浓郁的热带风光造就了无数美丽迷人的自然景观。第一大江伊洛瓦底江从北向南贯穿全境 ,两岸风光秀丽 ,景点繁多 ,令游客驻足称道 ,流连忘返。 6 0 0 0多公里的海岸线 ,形成了著名的额不里、羌达、威萨、色塞、貌玛干等海滩 ,这些海滩绵长、沙白细腻、海水清澈、椰林成片 ,美不胜言。特殊的地貌形成了众多特色各异的天然湖泊。仰光有茵雅湖和燕子湖 (又称大湖 )。全缅最大的湖泊是茵道基湖和茵丽湖 ,其中最著名的茵丽湖四面环山 ,湖水清澈如兰 ,波平如镜 ,以“高原蓝海”著称于世 ,特别是茵丽湖上的“水上人家”独…  相似文献   

18.
张良民 《东南亚》2002,(1):52-56
地处印度支那半岛北部的老挝 ,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 ,虽然它幅员较小 ,面积 2 3万多平方公里 ,人口 5 0 0多万 ,但它地理位置独特 ,战略地位重要 ,自然资源丰富。这个被称作“印度支那屋脊”的国家 ,不仅是“森林王国”、“稻田王国” ,而且又是世界上第三大鸦片生产国 ,仅次于阿富汗和缅甸。老挝西北部山区是世界著名的毒源地———“金三角”中的一角。该地区山峦重叠 ,覆盖着茂密的原始丛林 ,气候湿热多雨 ,无春夏秋冬之分 ,大自然赋予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作物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加上该地区的山地民族众多 ,生活十分贫困 ,种植毒品作…  相似文献   

19.
许多人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的滇缅公路,却很少有人知道,与滇缅公路相接、同样具有战略意义的乐(山)西(昌)公路。乐西公路修筑过程之艰难,所付代价之惨重,比滇缅公路有过之而无不及。西昌属古邛都国,至清代始改为宁远府,辖八县(西昌、会理、昭觉、盐源、盐边、越西、冕宁、宁南),抗战之前,由于地处偏远、交通阻滞,曾被视为蛮荒之地,因此有"到了西昌,回不了家乡"之说。为什么要修乐西公路?抗战爆发后,我国沿  相似文献   

20.
雍正的嘴脸     
雍正三年十二月辛巳(十八日),一位名叫汪景祺的文人被“弃市”。 那时在北京,只要“弃市”,都是押往菜市口杀头。雍正嗜杀,当然,康熙和乾隆也并不少杀,不过,雍正更残忍更可怕些,手段和花样,也更促狭更阴损些。这次杀汪景祺,大家原以为看一场热闹,随后作鸟兽散,回家喝二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