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摆放在中国军事博物馆第一、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馆内的这台收报机,是1930年12月30日中国工农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江西永丰县龙冈战斗中缴获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张辉瓒部的。在此之前,我军在无线电通讯上是一个空白。通讯指挥只能靠有线或骑马、徒步进行。党中央对这半部电台非常重视,决定成立自己的无线电队。这台收报机成了无线电队唯一的装备。它是我军创  相似文献   

2.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在龙冈缴获国民党第十八师一部无线电台,同时俘获十多名电务人员,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讯事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战士们看到电台很稀奇,一些新战士用脚去踢,结果把发报机踢坏了,收报机则无损,实际只缴到半部电台.  相似文献   

3.
冯都 《广东党史》2011,(6):54-54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在龙冈缴获国民党第十八师一部无线电台,同时俘获十多名电务人员,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讯事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战士们看到电台很稀奇,一些新战士用脚去踢,结果把发报机踢坏了,收报机则无损,实际只缴到半部电台。朱总司令得悉后非常生气,严厉批评这几个战士,下令各部队今后凡缴获电台和贵重物品,一律不许乱动,妥为上交。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反"围剿",红军在龙冈缴获国民党第十八师一部无线电台,同时俘获十多名电务人员,为红军建立无线电通讯事业创造了条件。但由于战士们看到电台很稀奇,一些新战士用脚去踢,结果把发报机踢坏了,收报机则无损,实际只缴到半部电台。朱总司令得悉后非常生气.严厉批评这几个战士,下令各部队今后凡缴获电台和贵重物品,一律不许乱动,妥为上交。  相似文献   

5.
人民通信兵的发展始终牵挂着人民领袖毛泽东的心。回想通信兵成长的风雨历程,毛泽东的名字总是一盏光明之灯,一盆温暖之火,照耀着一个年轻的技术兵种跨越艰难困苦,穿过枪林弹雨,一路好走………一部半电台起家通信是战争的生命线。早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从加强各革命根据地问的联系、加强中央对各路红军的指挥出发,亲自抓我军无线电通信的创建。193O年12月3OD,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岗战役中所向披靡,全歼国民党第18师,活捉敌师长张辉域,并缴获了一批无线电通信器材,俘虏了部分电台工作人员。然…  相似文献   

6.
仇恨反动派的红军战士将敌人的发报机砸了个粉碎,只留下一部收报机红军的无线电技术侦察工作是在反“围剿”中创建起来的。1930年10月,蒋介石陆续调集10万余人的兵力,准备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大规模的“围剿”,企图摧毁中央革命根据地,消灭红一方面军的主力。12月6日,国民党军队开始向中央根据地中心地区进攻。根据国民党军队部署在西起江西万安、泰和,东至福建建宁相距800里地带的态势,毛泽东、朱德确定实行“中间突破”的战术,先打敌主力谭道源师或张辉瓒师,分敌为远距离的两群,以便各个击破。29日,张…  相似文献   

7.
<正>从第一次反“围剿”到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的无线电侦察从无到有,并迅速走向成熟,开辟了一条无形战线,为红军取得反“围剿”军事斗争胜利支援了重要情报。截明语获密电红一方面军是先建立的无线电侦察、后开始的无线电通讯。1931年1月,红一方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中先后缴获了国民党军使用的一部单独的收报机和一套完整的收发报机,原在国民党军中从事电台工作的王诤等人也参加了红军,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许多党史或军史的论著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内容: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役中,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敌军的一部电台,这是我军首次缴获的敌军电台。不久前,笔者在江西永丰参加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还看到了这样的观点:龙冈战役“创造了十个第一次”,其中有“第一次缴获敌人两部电台和电讯人员,为建立无线电事业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9.
笔者在许多党史或军史的论著中,经常可以看到以下内容:1930年12月30日,红军在第一次反"围剿"的龙冈战役中,活捉了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缴获了敌军的一部半电台,这是我军首次缴获的敌军电台。2011年,笔者在江西永丰参加纪念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上,还看到了这样的观点:龙冈战役"创造了十个第一次",其中有"第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曾率领红军10余次或驻扎,或往返,或转战于宁都进行革命斗争,并于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创建了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签发了大量的命令、训令、通令、通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这些革命实践和光辉文献,无不闪烁着毛泽东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11.
中央苏区时期,毛泽东曾率领红军10余次或驻扎,或往返,或转战于宁都进行革命斗争,并于此指挥红军取得了第一、第二、第三次反"围剿"的胜利,创建了红军第一部无线电侦察台和第一支无线电通信队,签发了大量的命令、训令、通令、通告,写下了一篇篇光辉著作,这些革命实践和光辉文献,无不闪烁着毛泽东的思想光辉。  相似文献   

12.
1930年12月30日, 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红一方面军缴获了一部电台。可见由于红军战士当时还不懂得无线电的用途,竟把自己流血牺牲缴获来的发报机、电动马达、充电机痛痛快快地砸了个粉碎,只剩下一架收报机。发报机被砸的事,很快反映到总政委毛泽东那里,他很生气,立即向部队发出指示:“无线电机不准破坏,必须收集整部机器及无线电机务员、报务员……”1931年5  相似文献   

13.
<正>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任弼时在电台侦察和电讯保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无论是红军时期还是延安时期,他都非常重视机要保密工作。在他的领导和关心下,部队机要和电讯工作取得长足发展,为作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小电台”发挥大作用红军时期,任弼时就非常注重无线电通信。1933年4月,根据中共苏区中央局的决定,任弼时调任中共湘赣省委书记。他赴任时,特意携带了一部电台,同行的还有电台工作人员江腾芳(江文)等人。1933年6月上旬,  相似文献   

14.
正我军无线电通信部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屡立奇功。追根溯源,我军的无线电事业起步于中央苏区时期,福建长汀则是我军无线电正规化教育的摇篮和祖地老家。中国工农红军的无线电通信,始于1931年。在此之前,红军的通信、联络靠步兵或骑兵传递。1930年6月,红四军、红三军、红十二军在长汀正式整编为红一军团,红军的作战形式自此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第一次反“围剿”中,毛泽东、朱德诱敌深入, 1930年 12月底,红军在龙岗打了 3个大胜仗,全歼国民党军张辉瓒的八十八师 9000余人。打扫战场时,发现了一件前所未见的战利品,后来才知道,这是无线电台。   红军战士不知这笨重家伙是什么东西,竟将发报机、蓄电池、充电机等砸烂,只把收报机当作战利品,送到了红军总部。总司令朱德知是电台,大叫“可惜”,立即指示参谋草拟了一份文件,以总部名义发给全军,大意是:今后凡缴获的不认识的战利品,一律完好无损上交,不得破坏。各军认真传达,使官兵人人明白。   1931年 1月初的东韶…  相似文献   

16.
佚名 《党的建设》2011,(10):57-58
红军有秘密武器,可是博古、李德不会用 1932年初,随着中央革命根据地第3次反围剿的胜利,红军缴获了大量敌人的装备。包括多部无线电台。为此,中革军委决定将总参谋部执行侦听任务的侦察台从通信部门中分离出来,成立军委二局,专门执行无线电侦察任务。  相似文献   

17.
汤雄 《世纪风采》2014,(5):9-10
1935年9月16日,红二十五军驰骋陇东南,飞越六盘山,到达陕北,在永坪镇同陕北红军胜利会师;次日成立了红十五军团。为了粉碎敌人对陕北的第三次“围剿”,迎接党中央、毛主席,10月1日,取得了著名的劳山战役的胜利:歼灭敌一一。师两个团和师部,击毙敌师长何中立。这不但是红十五军团成立后打的第一个大胜仗,从此我军还拥有了第一部在战斗中缴获的完整的电台。  相似文献   

18.
厦门大学历史系孔永松、林大乙台作编著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史要》一书,最近已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全书分十章五十六节共三十五万字。它是目前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专著。《史要》一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党的历史文献和亲身经历过中央苏区伟大斗争的革命老同志的回忆为主要依据,上起赣西南和闽西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及其连成一片形成中央革命根据地,下迄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的三年游击战争,突出重大历史事件和相  相似文献   

19.
正蔡威(1907.4-1936.9),原名蔡泽鏛,福建宁德人。1926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上海党中央特科无线电训练班学习。1930年10月,受党中央派遣到鄂豫皖苏区创建无线通信工作,任鄂豫皖军事委员会参谋部参谋。1932年,红四方面军第一、第二部电台先后建起来,蔡威参与了两部电台的创建工作,并担任第二台台长。随后,他又投入到艰苦的电台侦破工作,掌握密码破译规律,并很快在战场上得到应用,取得了战绩。1933年,四川军阀刘湘对川陕苏区发起六路围攻,蔡威领导的电台大显神威,红军取  相似文献   

20.
1937年5月,红军长征西路军在甘肃北部失败后,剩余一部进入新疆。当时担任党中央驻新疆代表的陈云,机智地利用我党的统战对象、新疆军阀盛世才部队的装备,创办了军事技术学校性质的“新兵营”,筹建了我军最早的一支航空队。400多名红军西路军幸存者和几十名各路的红军指战员,经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飞机、火炮、装甲车、汽车、电台的操纵和维护以及医疗等技术。这批红色的种子,后来由党中央撒向全军、全国,成为我军技术兵种的部分领导骨干。绝路逢生遇亲人由于张国焘坚持机会主义路线, 强令长征途中由红五、九、三十军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