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之一。那种否认二者之间的相容性,企图以私有制代替公有制,显然是对历史的嘲弄  相似文献   

2.
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究竟能否相容?人们对此还有不少疑虑.前一时期,一些人主张私有化,也正是在这个问题上发难.他们认为,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就无法真正搞商品经济.加上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问题未得到解决,如企业还未做到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存在短期行为.因此,对商品经济与公有制能否真正结合的问题还需要进一步解决.我以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能否结合,主要应回答三个问题:一是公有制条件下是否具有商品经济存在的经济根源;二是商品经济关系与公有制经济关系是否具有统一性(即商品经济是否能为公有制经济服务);三是公有制企业能否自负盈亏、自我约束,成为商品生产者.对于第一、第二个问题我们已取得基本一致、肯定的意见.于是,现阶段必须发展有计划商品经济的观念已逐渐得到确立.然而,在改革过程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经济,但社会主义经济同时又是商品经济。那种认为公有制与商品经济是不相容的理论,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是站不往脚的。  相似文献   

4.
今年五月六日至十日,在浙江省全华市召开了"全国社会主义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理论讨论会".讨论会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上海社会科学杂志社、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学术月刊》杂志社、《上海经济研究》编辑部、《浙江学刊》、《社会科学论坛》等八家单位共同发起,与会的经济学专家、学者、教授等共100余人. 与会代表集中围绕公有制和商品经济结合、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及产权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下面,把讨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及具体论证扼要地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5.
6.
十五大期间,江总书记所作的报告中关于“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的提法,引起了代表们的极大重视,很多代表对此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与不尽的希望,并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与贡献。那么,这一提法的经济背景是什么?其目的、出发点及核心问题何在?对同这一提法相关的这类问题作出深入剖析,将会使这一理论成果的现实效能尽快更大地发挥出来。本文正是基于这一点,对以上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7.
《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认:我国现在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这个观点,标志着我党对于商品经济理论的认识取得了重大进展,为我们深入研究商品经济问题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学术界普遍认为小农经济以自给自足为特点,生产活动的主观目的与市场和交换没有直接联系。但史实说明,小农经济无论是构成要素、产品流向,还是交换需要都与商品经济有着不可割裂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公有制与其他经济成份不仅有排斥性,也有相容性,而且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种相容性占据主导地位。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就是生产资料归劳动者共同占有,分为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其他经济成份就是公有制以外的所有制形式,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等...  相似文献   

10.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发展杨明洪中国经济改革包括所有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体制改革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都涉及到公有制理论问题。就所有制改革来讲,基本的原则是要使所有制关系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一方面,要改变公有制存在的外部条件;另一方面,要对公有制本身进...  相似文献   

11.
商品经济是现实社会主义与马恩预想的社会主义的最大差别,对此,我国理论界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了多种不同的看法,其中的主流观点就是商品经济中性论,学者们从经济核算、社会分工、利益差别、特殊与一般、工具、二重性等不同角度论证了商品经济与社会属性并无必然联系,商品经济只是一种资源优化配置的方式,没有资本主义或社会主义的色彩。  相似文献   

12.
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具有初级阶段的特征,就是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既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又有别于社会主义其它阶段的商品经济。因而正确认识初级阶段的商品经济特征,对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简单商品生产和扩大商品生产并列,以扩大商品生产为特征卓炯写道:“商品生产也可以区分为简单商品生产和扩大商品生产两种形式,简单商品生产  相似文献   

13.
科学地认识和分析市场经济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运行方式。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商品经济发展存在密切的关系,但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与市场经济并不具备天然的必然联系,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经济利益差别,还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实现完全直接统一安排生产和分配,而必须通过商品经济形式实现社会生产活动之间的联系,这些特点的存在决定了现实的公有制中存在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4.
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秩序,是与解决改革中的难题紧密相联的.在过去的九年里,经过艰苦的努力,改革已经取得了很大进展,成效也是显著的.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我们遇到的矛盾、困难也越来越多,最近一段时间,不少同志为此感到困惑、担忧.应当看到,所有这些矛盾、困难,其产生的原因,归根到底是旧体制、旧秩序已经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而新体制、新秩序还没有、或者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面对这种状况,无非三种选择:一种是退回去,使改革半途而废,这是没有出路的,也是违背发展规律和十亿人民意愿的;另一条是绕开去,但国际和国内的历史经验都已  相似文献   

15.
在两种商品经济异同的比较中,存在着因现实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而产生的困难.如我国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现阶段作为基础的生产社会化和所有制的发展程度都还不够发达,因此从总体上看:无论是它的特性,还是寓于其中的社会化现代商品经济的共性,都还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理论上对两种商品经济异同的分析与现实表现之间就会存在某种差距(何况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之间并非完全直接一致),这是事先需要注意到的.下面,我们试图从商品经济一般出发,来分析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16.
论双向承包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极大地焕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农村经济商品化、社会化程度逐渐提高,广大农民的商品经济意识和法律观念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原来的土地承包合同,仅仅规定农民承担向国家交售商品粮、税款和向集体上交提留的义务,而没有规定集体向农民提供生产服务的保证。这种名为合同实为单向任务通知书的“契约”,不仅违背了发展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限制了家庭经营的活力,而且损害了干群关系,挫伤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现阶段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力争夺得农业生产特别是粮棉生产有  相似文献   

17.
自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把我国社会推入大规模发展商品经济的轨道以来,生产力获得了空前发展,一系列社会主义新观念相继产生和传播;然而,形形色色不正之风一度也呈猖撅、蔓延之势,至今还未完全刹住.说“风源”在于历史上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和林彪、江青之流的遗毒,不无道理,但不足以完全服人.因为历史遗留下来的“毒种”,如果没有合适的现实土壤,是不可能发芽、生长,以致酿成风气的.历史唯物论启示人们,任何一种社会现象的最终根源,不在社会意识,而在社会存在;不在精神动机之内,而在现实经济关系之中.那么,不正之风与我们当前大力发展的商品经济有什么关系呢?这是值得认真加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相互冲突的现象生活中往往有不少相互背离和冲突的现象,使人困惑不解。在商品经济与商业道德的关系问题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使商业道德升华呢,还是衰败呢?正、反的例证都有。镜头一:天津“狗不理”包子远近闻名是由历史造成的,然而天津食品街、文化街、旅馆街、服装街的出名则是由于现代的商品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动态性清华大学张利华"社会主义公有制还有没有出路和希望?"在本世纪末俄罗斯、东欧国家"私有化"浪潮的喧嚣声中,有人发出了如此质疑。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无希望,关键在于怎样认识公有制和实施公有制。如果把公有制视为一种僵化...  相似文献   

20.
论“公有制为主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有制改革问题,在邓小平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党的十五大继承发展了邓小平同志的有关论述和构想,使所有制改革理论成为十五大报告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精髓。其中,对“公有制为主体”的新概括,是十五大所有制改革新论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拟就此问题作一些思考性探讨。一、“公有制为主体”,是以所有制理论新突破为依据的新主体论。1.“公有制为主体”,是对传统数量上简单多数主体论予以否定的“主体论”。以前,对“公有制为主体”的界定,理论界和实际部门主要有三种理解。第一种认为,以数量L的简单多数为主体,即公有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