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于俄罗斯而言,叶利钦时代与普京时代的转型既是一个延续的过程,但又呈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体现出一定的断裂性.自上个世纪90年代和本世纪初开始,俄罗斯改革的目标,至少在口头宣示上,与其说是从极权体制向民主制度以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不如说是要从叶利钦时代转型形成的制度陷阱--非效率制度均衡中脱离开来,试图通过增加国家能力的途径建立新的效率制度均衡.运用"第二次转型"的理论范畴有助于全面认识发生在俄罗斯的由传统体制向现代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的转化以及与此相伴的社会转型进程,能够对叶利钦时代俄罗斯之所以败、普京时代俄罗斯之所以兴提供一种新的解释,同时,这也表明原社会主义国家转型具有丰富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2.
叶利钦给普京留下什么政治遗产?普京对这份遗产采取什么态度和方针?这是涉及如何评价叶利钦执政年代,研究普京将会把俄国带向何方两个密切相关问题的重要方面。 我们先来看叶利钦留下什么政治遗产。叶利钦的8年执政,是俄罗斯社会转轨的初始阶段,当然还不是起点。起点是戈尔巴乔夫执政的中后期。那时,苏联已开始实行总统制和多党制。 俄国社会政治转轨,也就是政治的多元化、民主化,社会思想自由化。这是一个社会大变革时期,是社会政治剧烈动荡、分化、冲突的时期。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俄罗斯各界对苏联和叶利钦政权的评价争论不休。对此普京提出自己的看法:“谁要是不为苏联的解体感到遗憾,他就是没有良心,而谁要是希望恢复苏联,他就是没有头脑。”普京对苏联所作的某种肯定并不意味着要走回头路,而对叶利钦时代的某种批评也不意味着对叶利钦8年改革的否定。肯定苏联是出于争取和团结大多数俄罗斯人的需要,以利局面的稳定,而批评叶利钦则是为了纠正过去的不足,继续叶利钦开创的事业。  相似文献   

4.
后冷战时期的俄罗斯农业发展呈现出大起大落的态势。20世纪90年代的农业产权改革不仅未能迅速解决俄罗斯农业的效率问题,反而导致了叶利钦时代的农业危机。1999—2001年,俄农业触底反弹出现高速增长。2002-2007年俄农业维持低速增长。2008年再次大幅增长。从宏观政策的视角看,俄农业经济转型绩效的波动性主要与国家直接投入、农产品贸易条件、贷款条件、税收和汇率制度等因素有关。俄农业未来发展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在于改进除产量以外的其他农业发展潜力指标。  相似文献   

5.
1998年3月23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布命令,宣布解散俄政府,任命谢·基里延科为代总理,并任命他为第一副总理,接替丘拜斯的职务。27日,叶利钦又提名基里延科为总理候选人,要求俄国家杜马通过他的提名。这是叶利钦1996年8月再  相似文献   

6.
冷战虽然结束,但大国竞争(或冲突)的现实却依旧。在1994年12月于布达佩斯举行的欧安组织首脑会议上,鲍里斯·叶利钦总统曾发出警告:如果西方企图通过不断地威胁重新发动冷战的方式来打压俄罗斯,不让其追求自身"正常"的大国利益,那么这将有直接导致"冷和平"出现的危险。他的警告表现出惊人的先见之明。冷战不对称地结束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赢家和输家必然的逻辑,而非共同的努力),但冷战冲突的模式却以新的形式继续着。无论是上世纪90年代叶利钦总统统治时期还是21世纪普京总统治下,均未出现一个稳定、包容的冷战后国际体系。叶利钦和普京都试图将俄罗斯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以及扩大的安全体系中,但冷战被超越的方式却为未来的冲突种下了祸根。时至今日,这种冲突仍在挑战着奥巴马和梅德韦杰夫的领导。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学者评西方重评派历史学家关于30年代斯大林的俄国的观点前苏联宗教“政治化”列宁与苏维埃政权初期的精神文明建设苏联解体的国家结构特征分析苏联解体后俄国左翼学者的思考和探索试析苏联30年代的“大清洗”运动苏联剧变三部曲:矛盾、危机和灭亡西方苏联学研究中的范式及范式转换表现不俗的乌克兰共产党独联体经济一体化现状及趋势土库曼斯坦总统——萨·阿·尼亚佐夫白俄罗斯民族初探政治俄罗斯政治气氛突然紧张俄共经费从何而来俄罗斯政局爆发新的危机叶利钦的最后一名顾问政府更迭后的俄罗斯政局俄罗斯政局风云突变俄联邦共产党…  相似文献   

8.
俄罗斯权威主义的复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八十年代末苏联掀起民主主义热潮,叶利钦借助于这个热潮走向权力顶峰。然而,叶利钦时代开始后,严酷的社会、经济形势促使人们加强对俄罗斯变革的反思,重新寻找出路。社会舆论的新取向和宪法确定的国家体制为新时代的俄罗斯权威主义开辟了道路。俄罗斯的权威主义复兴及其民众政治心态的转化引起国际社会普遍关注。本文回顾这一转化过程,分析其内在原因和俄罗斯权威主义的一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1991年底开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任命盖达尔为主管经济的第一副总理,负责拟定和实施激进的经济改革方案。鉴于戈尔巴乔夫渐进改革的失败,俄罗斯的经济危机和比例失调进一步加深,叶利钦和盖达尔决心实行“休克疗法”,以打破僵局。 盖达尔的“休克疗法” 从1992年1月2日起,俄罗斯开始实施激进的价格改革,大约有90%的消费品和80%的生产资料价格完全放开,不再由国家调节。到3月底,除药品和儿童食品外,包括面包和牛奶在内的几乎所有消费品的价格都已放开,只有房租、公共服务和公共交通价格仍由行政调整,能源的价格则推迟到5月份进行调整,以避免生产急剧下降。为防止工资—物价螺旋式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新闻》不久前刊载一篇对总统新闻秘书科斯季科夫的专访,科斯季科夫对记者介绍了叶利钦关注社会舆论与情报信息的情况,现编译如下: 叶利钦再忙也要亲自关注舆论。他的许多前任的一个可悲经验就是把自己与社会舆论隔开。叶利钦对社会意见非常感兴趣也很有热情,他明白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联邦总统叶利钦利用未遂政变的政治势头企图在苏联正在解体的情况下获取权力。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已经丧失以前的权力基础,他的命运现在似乎极大地依赖叶利钦。是叶利钦,而不是戈尔巴乔夫,目前控制苏维埃国家的行政机构;是叶利钦似乎在武装部队内享有更大权力。政变流产之后,叶利钦的政策似乎是进一步削弱这位处于守势的苏联总统。他的目的是,通过吞掉中央和把自己置于重建联盟过程中的领导地位,达到使俄罗斯成为重建后的联盟核  相似文献   

12.
卷首语     
不久前,圣彼得堡迎来建城300周年盛典。纪念一个节日,往往是为了展示今天。圣彼得堡的开埠,使俄罗斯跨出走向现代化、融入世界的重要一步。然而,三百年来,这个横跨欧亚的大国始终步履蹒跚,一波三折。进入20世纪,俄罗斯又在世界舞台上表演了一幕幕悲欢离合的场面。 始于80年代中期的俄罗斯社会转型,同样走过了艰难曲折的道路。国家与人民曾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乃至新旧世纪之交,当叶利钦把手中的最高权力交  相似文献   

13.
表面上,最新的这一轮经济危机始于8月17日的金融动荡,最新一轮政治危机始于8月23日叶利钦突然解散基里延科政府。实质上,自80年代后期以来,至少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一直深陷危机之中,目前的危机可以视为已持续了10多年的历史性危机的继续和深化。  相似文献   

14.
90年代以来的俄罗斯法制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2年“司法改革构想”提出以来,俄罗斯的法制建设已经走过了十余个年头。在叶利钦时代,法制建设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成就,俄罗斯的社会关系基本上处于法律的调控之下。资金匮乏和动力不足始终困扰着叶利钦时代的法制建设。以务实作风闻名的普京在2001年开启了新一轮的法制改革,制定了规模巨大的“五年计划”。  相似文献   

15.
1996年10月17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发表电视讲话,宣布解除列别德的俄罗斯国家安全会议秘书和总统国家安全助理职务,声称列别德在任职期间“犯了一系列对俄罗斯来说所不能容忍的和危害俄罗斯的错误”。10月18日,俄罗斯国家杜马通过了关于确保俄罗斯国  相似文献   

16.
今年年初,俄罗斯《独立报》公布了一篇民意调查的资料。资料表明,民众对叶利钦执政时期普遍评价不高,对社会危机的诸多问题反应比较强烈。在另一份调查资料中,从20世纪各个历史时期的评价中可以看出,俄罗斯人对戈尔巴乔夫时期和叶利钦时期的肯定方面最少,否定方面则最多。这些民意调查资料,虽不能认为十分精确和全面,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俄罗斯民众对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期望。在新世纪到来,普京上台伊始之际,俄罗斯民众的期望能否实现呢?  相似文献   

17.
俄罗斯政坛上以总统叶利钦为代表的执行权力机关和以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代表的立法权力机关的斗争,伴随着社会上支持和反对叶利钦两大政治力量的对抗,已经进行了好几个回合。这场较量并没有因为叶利钦在4月25日的全民公决中得到58.7%的支持宣告结束而是围绕新宪法的判定开始了新一轮的搏击。为什么在1991年“8.19”年事件中  相似文献   

18.
从解散议会到炮轰“白宫”1993年9月21日晚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通过电视发表告俄罗斯公民书,宣布停止人代会和议会的职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不再召开,人民代表的权力被废止。同时他发布了关于俄罗斯分阶段实行宪法改革的命令,宣布中止俄罗斯人代会和最高苏维埃的立法,管理与监督  相似文献   

19.
围绕总统大选和叶利钦的心脏手术,1996年的俄罗斯政坛事件不断,危机迭发。叶利钦政权两次遇险而未出现大的政局动荡的事实表明,俄罗斯政局动荡的高潮期已过,以总统制、多党制、三权制衡为特征的政治体制已趋成熟,其社会正处于由乱到治的缓慢发展之中。但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且具有更深刻的“社会主义”背景的俄罗斯想要实现政局的根本稳定,尚需时日。从俄总统大选后的政局发展来看,今后一个时期,影响俄政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随着叶利钦入主克里姆林宫,他的故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人们似乎都知道,1988年至1991年间,在为政权而斗争的叶利钦战略中,斯维尔德洛夫斯克的老乡们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因为此叶利钦在克里姆林宫落户后,立即分配给乌拉尔人许多重要的位置,不少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人登上了国家金字塔的顶层,成为前苏共瓦解后,俄罗斯权力结构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正是他们操纵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