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又一个国庆节到了。按照惯例,因为不逢五也不逢十,可以料想,这次国庆节不会有盛大的庆典。何况,这一天,很多朋友都已经在路上了,旅游黄金周开始了嘛。但政治可不是在路上的人们不正眼看就不存在的东西。她“顽强得很”。说中国的老百姓不关心政治,不符合实情。政治已经议题化了,“碎化”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人们不就争论得面红耳赤吗?持股比例多少,转增股份多少;油价还会上涨多少;大学学费多少,贫困学生上不起学的有多少;“背包党”抓了多少,警力  相似文献   

2.
《工会博览》2014,(35):I0004-I0004
刘博是北京市自来水集团丰台营销分公司大路班的一名供水营销员。他每天穿梭于辖区内的大街小巷,用亲情服务打动着用户,用完美的服务品质赢得了用户的赞扬。先后荣获自来水集团“金牌供水营销员”和“青年之星”的称号。  相似文献   

3.
在人类政治思想领域,“民主”是一个长论不衰的话题。历史上,不知有多少思想家倾注自己的毕生精力研究它,也不知有多少人为实现民主的理想不惜赴汤蹈火,流血牺牲。“民主”的理想令人向往,“民主”的制度令人渴望。然而,不同社会、不同国家和不同的人对“民主”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并不相同,在不同的国家与社会,民主的模式也不一样。如今,“民主化”浪潮席卷全球,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相似文献   

4.
我和章含之从相知、相恋、相伴到离婚整整24年(1949至1973年),我与她的婚姻于“文革”期间破裂.“文化大革命”的年代是疯狂的年代,在这十年间有多少人蒙受不白之冤?有多少人颠沛流离?这十年也是我一生中最不幸、最灾难深重的岁月,至今不堪回首.  相似文献   

5.
《法制博览》2010,(9):73-73
汉文帝在朝廷问右丞相周勃说:“全国一年中判决多少案件?”周勃说:“不知道。” 又问:“全国一年中钱粮出入多少?” 周勃说:“不知道。”他急得汗流浃背,惭愧得不能说话。文帝又问左丞相陈平,陈平说:“有主管这事的官员。”文帝问:“那主管人员是准?”  相似文献   

6.
几年前,迪克牛仔所唱的歌曲“有多少爱可以重来”,被人改唱为“有多少楼可以重盖”,讥讽当下建筑的短命。好好的一幢楼,花钱费力盖好没几年,往往以各种理由,拆了再盖。  相似文献   

7.
人类不光造出了表示时间的钟,还造出了一些表示其它内容的类似于钟的东西。听说,在联合国人口基金会就有一个“人口钟”,它能随时显示全世界总人口已到了多少。而近日翻阅刚刚买到手的《全球网址簿》,忽然发现在国际互联网上还有另一个奇特的钟,那其实是一个网站,叫做“比尔·盖茨的财富钟”。 关于这个网站,《全球网址簿》的编者介绍说:“你是否要知道比尔·盖茨有多少钱?答案是:没有人,甚至Bill先生本人也不知道他值多少钱。不过,这儿有一个web站点,内有根据他所持有的微  相似文献   

8.
是不是     
时装表演队是不是泳装表演队?KTV包房是不是“给你偎”包房?矿泉水是不是自来水?  相似文献   

9.
对12家大中型企业的1200名职工进行了“充分发挥职工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主力军作用”的问卷调查。通过问卷分析,广大职工有“九问”,多少可以反映职工的思想脉  相似文献   

10.
在广州“打的”——坐出租小汽车,你可知道其中有多少奥妙? 据今年1月统计的数字,广州有116家出租小汽车经营单位,共有“的士”(出租小汽车)13540辆。车辆数量在全国各城市的出租小汽车相比,发现,有三个很突出的优点: 首先是乘车方便。在广州随处都可以“打的”,除了十字路口与有交通禁停  相似文献   

11.
《南风窗》1999年第9期刊登了《该反省了,梁晓声》一文,作者为深圳朱健国,读后让人浑身不是滋味。不知作者出于什么动机要拿梁晓声的芝麻点事小题大作。 关于“雷锋日记” 作者将梁晓声的生活随感称为“雷锋日记”,其意图很明白:你梁晓声是“老王卖瓜”,哗众取宠出风头。即便作者说的有一些道理,但却忽视了一个最普通的社会现象。现在的人在自吹自擂上可谓登峰造极:“豆腐渣”“吹”成混凝土;自来水“吹”成汽油;文盲“吹”成教授;败家子  相似文献   

12.
也许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世上曾有过两个乐百氏公司,它们就像“乐百氏”的“生父”和“养父”。在它们之间,有欢笑,有眼泪;有对抗,也有合作,有毫不留情的进攻,也有浓厚的人情。乐百氏这三个字包含了当今中国商业竞技场上的许多内涵,也会引起我们更深的思索和感慨。  相似文献   

13.
《南风窗》1996,(3)
编辑同志: 欣闻贵刊开辟“服务大观”园地,十分高兴,以后有什么需要寻求服务的难题都可以找你们讨教啦。就说家坐厕的水箱,长期漏水,可能是质量问题,换了几次水箱的配件还是漏。看着自来水每  相似文献   

14.
神州风采     
《青少年与法》2008,(5):34-34
10年申遗托出深山明珠;重拳治“乱”申遗成功;前我国有多少世界遗产;  相似文献   

15.
在铺天盖地的留学广告的宣传下。在与其他家长的攀比之下.有多少父母倾其所有地将自己的孩子送出国去,以为“等孩子回来就会找到好工作挣到大钱”。事实上有多少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一个人出国留学呢?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国外究竞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6.
石述思 《法制博览》2010,(20):31-31
择偶时男人关心外在,女人更在意内在。但买车时,两者却正好调转过来。 在车行,男人的第一个问题是:“百公里油耗是多少?”第二个问题是:“最高速度是多少?”  相似文献   

17.
研究文化不应迴避“文革”。“文革”并不仅仅是党内斗争,它也是当代文化的一把钥匙、一种密码,具有文化发生学的意义,应当成为学术研究对象。我提议建立一门“文革学”。过去说“敦煌在国内,敦煌学在国外。”现在是“文革”在国内,“文革学”在国外。目前国外有关文革史的论著、资料汗牛充栋,而国内几乎是空白,这是一种耻辱。在文化史上,“文革”不知比敦煌重要多少倍。许多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一是有个老子,二是有个“文革”。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社会运动,“文革”  相似文献   

18.
第三章土地内耗令人忧“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东北肥沃的土地,丰富的物产,当年曾使多少志士仁人为这片土地的丧失痛心疾首。而今虽没外强的入侵,但却面临着“自我的沉沦”。就在“那满山遍野大豆高粱”的松花江畔  相似文献   

19.
佚名 《法制博览》2010,(5):40-41
在民间评书里,杨家将守护边关,对峙的一方为“番邦辽国”。请注意这个番邦的概念,这个概念所隐寓的是国家实力的对比——民间不认为辽国有多少实力,在百姓们看来,所谓辽国,充其量不过是“番邦”而已,一个番邦能有多大的实力?  相似文献   

20.
佚名 《法制博览》2009,(15):69-69
我曾看过一个文艺节目中有这样的情节:康熙微服私访.来到农村一户人家,与户主聊天,家里的小孩见这个客人穿着不凡。便问道:“你家有多少土地?”康熙随口答道:“有一亩三分地。”我当时以为是康熙跟小孩开玩笑。前些日子.却真的见到清朝皇帝的“一亩三分地”,它在永定门内大街西侧的先农坛内。我在古坛区“先农坛历史文化展”中看到了清朝皇帝在“一亩三分地”“亲耕”的情形,对我国的农耕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