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承》2011,(7):F0003-F0003
广西神马书画院成立于2011年4月。由当地民营企业家发起成立,由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具有一定文化艺术造诣的艺术家、企业家、文化机构团队以及支持中华民族书画艺术文化事业  相似文献   

2.
潘琦 《今日广西》2010,(24):21-22
一个伟大的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定要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有与其他文化相通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反过来,一种文化使一个山水风光无限。广西素称“歌海”,因为在八桂大地无处没有歌,无人不会歌,  相似文献   

3.
《当代广西》2005,(17):1-1
最近,自治区党委作出了建设文化广西的重大决策。建设文化广西,对推动我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健康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针对我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一些难点问题,如文化体制改革仍然滞后,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尚不能满足需求,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竞争能力不强,复合型、高层次文化艺术人才缺乏等,建设文化先进广西,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筹文化工作全局,重点做好挖掘文化內涵,整合文化资源,改革文化体制,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4.
王军 《当代广西》2008,(23):18-19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文明的结晶。自治区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广西的文化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豪华厚实的“广西文化舟”,高朋满座的“中国一东盟文化产业论坛”,炫目璀璨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三连冠”……广西正向文化先进省(区)的行列迈进。  相似文献   

5.
潘琦 《当代广西》2011,(19):56-57
每一个伟大的民族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其文化必定要有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又要有与其他文化相通的地方。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一种文化使一方山水风光无限。广西素称“歌海”,是因为在八桂大地无处没有歌。无人不会歌,无事不唱歌,唱歌已经成为广西人民的生活必需。而“歌圩”是歌海最典型、最集中的表现形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区共有50多个县有歌圩流行,如壮族的“歌圩”“圩蓬”、侗族的“花炮会期”、苗族的“跳坡节”、瑶族的“达努节”、仫佬族的“走坡节”等,尽管叫法不同,但在形式上都是以集体对唱山歌为主,结合进行各种各样的文娱、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6.
刘绍卫 《传承》2012,(21):20-23
党的十六大以来,广西从提出建设"文化广西"构想到确立建设民族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始终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文化事业机构不断完善,艺术门类逐步齐全,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各项文化事业进一步繁荣发展,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走出了一条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的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吴锡民 《桂海论丛》2013,(4):102-105
广西有沿海地区,就有海洋文化。而这种文化的概貌,可以从涠洲天主教堂、北海疍家人、北海老街、合浦南珠、合浦古港、三娘湾海豚、东兴京族、山口红树林等基本关键词中得到反映。从整体上看,这种反映表现出广西海洋文化的个性特点:深厚的历史底蕴、别样的海疆风貌、鲜明的民族特色以及出众的广府印记。在这些特点与一般层面的海洋文化特征的共性(开放性、多元性、兼容性、开拓性、进取性等)关系上,广西海洋文化研究的价值意义也就随之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项目名称:岑溪市龙母文化苑项目内容:以龙母文化为基础,弘扬龙母文化为主旨,突出母仪龙德的文化精髓。规划建设龙母文 化廊、龙珠湖、龙湖清荷、曲桥观鱼、龙母庙、朝拜广场等20多个景点以及相应的服 务设施,形成展现整个龙母文化的园地与朝拜的圣地。项目投资:项目总投资146万美元。  相似文献   

9.
《当代广西》2005,(19):1-1
8月24日至9月1日,以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曹伯纯同志为首的广西代表团,对香港和澳门进行了成功的访问,并举办了“港澳广西周”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标志着桂港澳交往与合作进入了崭新的阶段。这次成功的访问,把广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对宣传广西、推介广西,建设富裕广西、文化广西、生态广西和平安  相似文献   

10.
王殿华  余钰琪 《传承》2008,(4):98-99
文化是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广西、和谐广西,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塑造区域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力,加强文化创新与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美丽、自信、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广西形象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1.
刘绍卫 《传承》2012,(5):36-38
新的时期,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制定一系列有利于广西文化发展的政策,极大地促进了广西文化的发展。广西文化已逐渐由民间文艺为主体向以现代文化精神为核心的多元发展过渡,由资源大省(区)向文化发展强区转变,广西文化的总体文化形象逐渐显现,已形成初具规模的、独具广西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实质就是文化经济。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12月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又指出:“坚持把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作为宣传文化部门的重要任务。”目前,广西文化产业的行业框架基本建立,显示出一定的经济实力,一些行业形成了较快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13.
陈学璞 《当代广西》2009,(19):56-5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从基础性的工作做起。近期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广西文化研究丛书》,就是广西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宏大工程。从1998年至2006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组织文化、历史、民族、经济等方面的上百名专家学者,历时9年,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桂北文化研究》(吕余生主编)、《红水河文化研究》(唐正柱主编)、《环北部湾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西江文化研究》(李俊康主编)、《刘三姐文化研究》(潘琦主编)、《花山文化研究》(唐华主编)共六部著作,合计264万字。广西人民出版社在陆续单本出版之后,又将这六本书汇编成《广西文化研究丛书》整体推出,  相似文献   

14.
张丽红  韦秀康 《传承》2007,(9):10-13
十六大以来,广西坚持党的文化方针,立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立足发挥区域文化多样性优势,立足文化的创新和繁荣,整合资源,整体推进,实现各个文化艺术门类"全国有名人、全国有品牌、全国获大奖、全国有影响",探索出一条出精品、出效益的发展文化事业的新路子,不断书写广西文化艺术发展新篇章,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广西作出新贡献。  相似文献   

15.
魏继洲 《当代广西》2009,(19):57-57
那些在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之中繁衍发展的文化往往容易流于自闭、狭隘,但是广西文化不是这样。在广西多姿多彩的文化与生命个性之中,孕育着一种极为难得的开放与宽容。广西文化并不乏自我的个性特色,只是这一特色是建立在融汇百家之长的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6.
关秀献 《传承》2012,(24):38-39,96
边境农村文化建设为边境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现今广西边境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地方领导重视不够、文化建设尚未适应农民多元文化需求、文化设施简陋及管理缺失、忽视农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突出广西边境民族特色文化,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参与性。  相似文献   

17.
提升文化软实力塑造广西新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是塑造区域形象的重要力量.建设文化广西、和谐广西,必须充分认识提升文化软实力在塑造区域形象方面的重要作用.要采取有力措施,深入挖掘民族文化资源的潜力,加强文化创新与传播能力,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塑造一个开放、包容、美丽、自信、和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广西形象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8.
广西在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坚持社会主义主体文化,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吸纳外来文化的优秀成果和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派生出来的新的文化因素和文化理念,使党的先进性文化建设呈现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强烈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推动广西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广西文化建设新高潮,同样需要自主创新。文化创新,理念创新是核心,体制机制创新是关键,内容形式、传播载体创新是主体。要始终把文化创新、创业文化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基点和动力.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全社会的文化创造活力,推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的融合创新发展,不断推出文化创新成果,着力提高广西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牙韩彰  李力  谢冬 《当代广西》2005,(23):53-54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魂。从某种意义上讲,文化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潜力与后劲。我区提出建设文化先进省(区),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在我区最年轻的城市——崇左市长达533公里的边境线上,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鲜明时代特点的文化长廊,对此作出了生动的诠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