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求,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执政理念。是否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必须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必须努力提高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相似文献   

2.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八个基本要求,其中首位是“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体地位,就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变革发展的根本力量。群众路线的实质,就是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党章》规定了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从群众路线的内涵看,包含群众的四种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以人民为主体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要做到四个坚持:一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立场;二要坚持是否符合人民利益的基本原则,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评判标准;三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四要坚持并创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去的群众路线,这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习近平继承了邓小平法制思想所确立的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在法治的战略定位上,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来思考和谋划法治;在法治的主体主旨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同时强调把民主纳入法治轨道;在法治的政治保证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和改善党的领导相统一;在法治的道路选择上,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在继承基本原则的基础上,习近平根据新时代法治新要求提出了 "建设法治中国"的新目标,"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新方针,"加强顶层设计"的新方法,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  相似文献   

5.
群众路线作为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本质上体现的是党和人民群众两大主体系列的关系,解决的是党的事业"为了谁,依靠谁,怎么做"的根本问题。马克思主义的人民主体思想是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上的最本源,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现实中,维护人民主体利益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核心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邢培彬 《理论前沿》2002,(14):20-20
江泽民同志在“5·31”重要讲话中指出:贯彻“三个代表”要求,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推动者,坚持人民主体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则。执政为民,从本质上体现了“三个代表”的最终价值取向,充分体现了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一、  相似文献   

7.
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年来创造并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来源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并服务于人民,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根本要求。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和开展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主体和核心力量,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为党的革命和建设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源泉。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深入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集中体现。在国情、世情、党情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坚持走人民群众路线是促进科学发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实现全面小康和现代化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8.
坚持人民至上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政治立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深刻总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重要内容之一。坚持人民至上理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继承和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汲取与创新、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提炼与总结。坚持人民至上理念的理论内涵集中体现在党的领导地位为坚持人民至上提供根本保证、尊重人民主体为其提供基本依靠、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为其提供根本方法。新时代坚持与发展人民至上,要从“全体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面性”上下功夫,推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从“全方位”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9.
作为执政党,我们党的领导地位巩固与否,检验的惟一标准就是人民群众的拥护程度,而人民群众的拥护程度,又取决于自己是否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执政为民。如不真正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失去了民心,就丧失了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坚持执政为民,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一切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又是巩固我们党执政地位的基石。一、坚持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150多年前,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  相似文献   

10.
人民群众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体,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力量源泉。当前脱贫攻坚战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就是忽视了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具体表现在贫困群众存在"意识贫困"、"权利贫困"和"能力贫困"三个方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要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尤其是要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把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思想,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了根本观点和根本立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人民主体地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对人民主体地位做了一系列新阐释新发挥,突出强调"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根基"。党的十九大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人民当家作主概括提升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密切联系群众、紧紧依靠人民推动国家发展的优势,突出了人民是推动国家发展的强大根基。以坚持人民历史主体地位为核心和起点,逻辑地展开论述坚持人民赋权主体地位、人民监督主体地位,以坚持人民利益主体地位为逻辑归宿,实现了人民的利益主体与价值主体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12.
杨海英 《理论前沿》2003,2(4):20-21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党的领导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一、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然选择在社会主义国家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的必然选择。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证明,没有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新中国的成立,更不会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项成就。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的大浪淘沙所选…  相似文献   

13.
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并推向了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首先,人民主体地位集中体现为“人民至上”这一根本立场,体现了群众史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理论来源和最大的政治。其次,人民主体地位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政治保障,体现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积极发展基层民主,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人民民主。最后,人民主体地位体现为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推动绿色发展,改善人民生态环境,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生命线”是对思想政治工作地位和作用的科学定位和形象表述 ,需要进一步准确理解和正确把握 ;人民群众体现着思想政治工作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必须正确对待群众 ,坚持以群众为本 ;疏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 ,需要正确处理疏和导、疏导和思想斗争的关系 ;说理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法 ,需要讲究艺术和科学 ;身教重于言教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 ,需要教育者注重自身素质的修养和以身作则 ;理想信念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 ,必须紧扣主题 ;灌输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职能 ,需要提高灌输的有效性 ;党的领导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保证 ,需要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  相似文献   

1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原则之一,强调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为我们今后5年、15年乃至更长时期各项工作的开展指明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人民群众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民为本;这是由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中国共产党的宗旨与执政理念以及特定的社会现实所决定的。而构建“民本型”和谐社会关键在于政府,要求政府的职能定位由审批型向服务型转化,建立健全民主化决策机制,并构筑起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工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独将生态文明作为一章进行论述,并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由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驱动力,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监督者,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需要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需要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必须推动生态民主以及生态法治的建设,运用党的群众路线理论与方法以及建立健全人民群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机制。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石和重要保障,只有坚持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才能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一论述,揭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辩证统一关系。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也指出,如何更好地实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个重大课题。因此,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是一个密切相关,不可分…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全社会共同建设。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相似文献   

20.
把坚持党的领导与坚持爱国统一战线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坚持党的领导、做好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工作的内在要求。坚持党的领导是坚持爱国统一战线的根本和灵魂,没有党的领导,爱国统一战线就没有方向和动力;坚持爱国统一战线是坚持党的领导的重要载体和依托。把“两个坚持”紧密结合起来,对于我们全面做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为爱国统一战线领域各级党组织要落实好管党治党主体责任,确保爱国统一战线领域的政策、措施有利于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爱国统一战线体现为将其作为全党和全社会的工作,着力解决好爱国统一战线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动统一战线健康发展。坚持党的领导、做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1.加强党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领导;2.强化党对宗教工作的领导;3.拓展党对爱国统一战线“两新组织”的领导;4.延伸党对归国留学人员的领导;5.深化党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工作的领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