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加强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当前高职院校两课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学生公民意识的强弱标志着其作为国家主体的自我觉醒和觉悟的程度,公民意识应包括国家意识、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公德意识四个方面。高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应从高职学生情感、思维和行为三个方面着手并与爱国主义教育、法治意识教育、生态教育、道德意识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在公民教育领域,国家忠诚教育始终是各国政府高度关注的内容,其中,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公民忠诚教育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保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探索成为我国开展公民教育的有益借鉴。我国传统文化中"忠诚"教育的资源十分丰富,通过现代视野下的批判创新和挖掘,在对象人群范围、法律依据和制度监控、仪式教育等方面,创新和深化公民的国家忠诚教育。  相似文献   

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精神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社会经济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客体上的所有权,可以是个人即个人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是国家,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是集体、群体,即集体非物质文化遗产。针对不同所有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客体可以制定相应的单行法律,进行有针对性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4.
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彝族群众特殊生活生产方式的精神表达,记载了彝族个性和审美习惯的时代变迁,所以对其进行传承和保护尤为重要。为实现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动态保护和活态传承,需要充分利用大数据的独特优势,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代化传承保护体系,加快推进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表现形式、传承路径、保护措施等方面的"云"建设,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循环发展活力,创造性实现数字化转型,以期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时代内涵和发展特色,将其承载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让四川彝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5.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有属性决定了仅仅靠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远远不够的,应尽早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一般法.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既要确立政府的主导地位,又要强调民间的广泛参与.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律监督方面,应确立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制度以更好地规范和保障政府权力;在法律救济制度方面,应引入公益诉讼制度以有效地保障公民维护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6.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博物馆工作的重要对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览是一个地区进行"非遗"保护的重要途径。面对多样化与多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少数民族博物馆在展览模式、展览空间、感官体验、历时叙事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少数民族博物馆在"非遗"保护中的价值,并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从博物馆展览模式的探索、主题展览的设定、策展人才的培养等方面入手,辩证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少数民族博物馆展览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和国务院办公厅于2005年连续发出《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首次将文化遗产界定为由物质文化遗产(即通常所说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即通常所说的民族民间文化)组成,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并就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和总体目标,着力解决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责任、切实加强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领导等五个方面进行了精辟阐述,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强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8.
高校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肩负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传承的历史使命.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可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精神,锻炼他们的意志品格,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培育他们的审美意识.因此,把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优质教育资源融入高校教育教学的各个主要环节,有利于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如果措施得当,既能通过大学的教育功能充分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又能让“非遗”自身蕴含的特征与价值吻合大学教育功能的充分释放,从而使二者合目的地协调发展,最终构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教育新路径.  相似文献   

9.
国家认同教育是公民教育的基础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强化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对巩固和增强边疆各民族向心力,维护国家团结稳定统一具有十分特殊的重大意义。须以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认真分析当前边疆民族地区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增强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民意识培育以增强主体意识为基础,涉及权利与义务、道德与法律、国家和社会等全方位的内容体系。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旨在增强其公民身份认同,促进其健康成长。培育大学生公民意识可从环境优化、内容完善、方法革新三个方面入手,在吸收传统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开创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隐性与显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大胆利用大众传播载体等灵活多样、生机勃勃的方法和形式。  相似文献   

11.
西北少数民族拥有丰富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资源,面对现代化以及现代文明的冲击,西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流失日益加剧,很多流传几千年的少数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面临"人亡歌息"的处境。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尤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存在着专门立法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平衡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保护工作尤其是立法保护工作紧迫而重要。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观念教育层次上开展更富有现代公民教育特点的国家忠诚教育,是各国普遍重视的内容。其中,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公民忠诚教育在教育对象、教育载体、教育保障、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探索,可以为我国开展公民教育提供有益借鉴。我国的青年国家忠诚教育,可以在人群范围、法律依据和制度监控、挖掘和开发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忠诚"教育的精华思想、坚持不懈地长期开展公民仪式教育等方面尝试创新和深化。  相似文献   

13.
当今世界,不仅社会主义国家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非常注重国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美国着力弘扬"美国精神" 美国把培养具有爱国精神的责任公民作为重要目标.美国大力宣扬"美国精神",强调培养具有"强烈的对国家的忠诚感"的美国人,让学生成为有民族精神、勇于开拓的人.  相似文献   

14.
作为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白俄罗斯始终高度重视对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开展以传承和弘扬“卫国战争精神”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其中该国退休者组织——老战士社会联盟是国家开展这项教育的中坚力量。白俄罗斯“卫国战争精神”爱国主义教育在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各民族团结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西北地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也比较滞后,法律适用水平较低,各省保护不平衡,互相缺乏联系与沟通,保护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欠缺、整体性与系统性不足。对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研究不仅为了解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现状,建立符合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点的法律保护机制和提高法律适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也为增加西北地区的文化认同感、维护西北地区共同的文化生态与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价值定位、立法概况和法律体系的建构等方面论述如何建立符合西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特点的法律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6.
爱国主义教育是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其教育成效将直接影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对国家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影响到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培养质量。本文通过分析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和已经取得的成效,认为可以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到实践的转化,注重师资培养,提高爱国主义教育水平,结合新疆实际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等三个方面继续加强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提出举措建议,为强化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受到影响,有的甚至濒临消失。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行动和参与。教育(包括正规和非正规教育)是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传承的根本途径。以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高校教育教学为研究对象,有助于发挥各高校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中的作用,也有助于高校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工作中重要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应如何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难题,本文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的大背景下,对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路径进行探析,以期对天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众多、表现形式丰富、艺术价值高,是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乐山在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重申报轻保护发展、线路设计内容较为单一、部分地方存在旅游产品同质化、缺少高素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才等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为非遗保护第一责任人的职责,突出乡村非遗旅游重点区域打造,加强对相关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大力开展"互联网+非遗旅游",促进乐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乡村旅游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20.
许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保护利用意识上的不到位以及经费和人力的严重不足,许昌市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利用保护上还存在着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途径有:市县各级政府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重视,建立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科研工作队伍,构建良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机制,做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推广和利用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