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中国经济已经显现筑底企稳迹象2012年,在物价上涨和通货膨胀压力明显降低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开始转向"稳增长"。这是2010年以来宏观经济政策调整的一个重要变化点,意味着宏观经济政策由扩张转向保持合理力度。随着政策调整,中国经济筑底企稳迹象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2.
研究2003年以来的宏观经济运行,从一些统计数据的变化中可以找到本轮经济"过热"的特征及其驱动力.针对这次"过热"所采取的宏观调控措施已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部分实现了为经济降温的目标,但是经济运行背后存在的深层问题,仍需长期关注,并通过改革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3.
辜胜阻 《人民论坛》2012,(22):38-39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态势明显。目前经济增速已连续6个季度回落,尤其今年二季度经济同比增速降到8%以下。如何实现经济的"稳增长"成了各方关注的焦点话题。那么,当前中国宏观经济面临哪些挑战?政府如何发力才能更好地"稳增长"呢?  相似文献   

4.
观点争鸣     
《人民论坛》2012,(1):43
2012年GDP增速将前低后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元春我认为2012不仅将延续2011中国宏观经济面临的三大问题:实体经济加速放缓、虚拟经济扭曲加剧和风险上扬、结构问题持续恶化,同时还要面临欧债危机进一步恶化带来的外部环境冲击和  相似文献   

5.
梁国栋 《中国人大》2013,(15):28-29
随着中国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的公布,7.6%的经济增速引起外界高度关注。在当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这一经济增长速度意味着什么?下半年,中国经济又会呈现出怎样的发展态势?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这位曾长期从事理论和政策研究的学者型委员,对财政经济颇有研究,观点也十分新颖犀利。他指出,从2012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国  相似文献   

6.
如何正确认识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以来,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快速发展。上半年经济增长11.5%,居民消费价格上涨3.2%,涨幅呈现上升势头。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和看待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上半年 ,SARS在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部分地区蔓延 ,对中国及世界经济造成了程度不等的影响和冲击。但根据SARS病情的发展趋势和中国经济的长期走势 ,并综合各方面的情况来看 ,SARS对中国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8.
金瑜 《今日上海》2008,(3):13-15
主持人(秦朔):在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50周年来临的时候我们非常高兴地采访到了林毅夫教授,请他来和我们探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和当下的一些经济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下许多中国的分析家最常见的毛病是,他们在分析中国的宏观经济状况时,会不知不觉地偏离"宏观视野"。一旦抛弃宏观视野,不从宏观的角度思考宏观问题,就会得出非常不同的判断和政策导向。  相似文献   

10.
胡少维 《政策》2005,(1):33-35
2004年,在加强和改善宏观经济调控的背景下,中国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发展,宏观调控效果明显。总结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我们认为,2004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思路将在2005年延续下去,同时,随着经济运行环境的变化,宏观经济政策操作上市场化色彩更浓、动用经济手段更多,调控政策更加稳健,政策与体制改革的结合更加紧密。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12,(1):44
201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定下了总基调:"稳中求进"。稳,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进,就是要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上取得新突破,在改善民生上取得新成效。  相似文献   

12.
国家要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改变收入分配,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这就剑指矛盾要害,抓住了"牛鼻子"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落下帷幕,在明确2012年宏观经济五大任务以及稳大局、稳政策、稳增长、稳预期的主基调之下,"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成为了此次会议的亮点之一。可以说这既是践行"十二五"时期向扩大内需  相似文献   

13.
2007年宏观调控的效果并不稳固,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三过一高"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此外,科学发展观也需深入落实,民生还要进一步改善。这些问题和要求都需要明年的宏观经济政策作出回应。明年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走向将对我省的投资、消费、出口,以及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生多方位的影响,需要加以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4.
蒋卫武 《小康》2008,(12):32-35
2008年,曾被寄予厚望,但在这一年里,我国的宏观经济政策做了三次重大调整,以此应对一度高企的CPI与始于美国金融危机的冲击。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空前繁荣,而伴随这一繁荣的特殊现象是,在投资高速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迅速扩大。要解释这一现象,中国企业储蓄的迅速增长不容忽视,而支撑中国企业发展的大量的农民工正是中国宏观经济繁荣的源泉。  相似文献   

16.
《思想工作》2005,(3):24-24
展望今年宏观经济走势,经济学家们认为,尽管中国还面临着一些长期问题的困扰和短期矛盾的挑战,但平稳较快增长仍将是今年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基调。  相似文献   

17.
数字     
川行 《人民公安》2013,(14):5-5
7.6%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3上半年宏观经济数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其中,一季度增长7.7%,二季度增长7.5%,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相似文献   

18.
2013年上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存在五大特征:经济回落具有非常强的非预期性;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激化;房地产问题;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相脱节;经济中的矛盾与不确定性逐步加大。五大特征会给宏观经济运行带来五大风险。首先,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风险。从2018年到2019年,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将进入偿债高峰,存在较高的债务风险。其次,影子银行问题。现阶段,影子银行缺乏监管,  相似文献   

19.
金融危机爆发一年多以来,世界各国纷纷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通过出台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一些国家的经济企稳回升,走出谷底下,全球经济正在逐渐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这场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也产生了较大影响,总结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业和实体经济的影响,反思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重大问题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冯戈  贾南 《政策》2003,(10):24-26
非典过后,中国经济界有几件大事值得记述:一是7月中旬,国家统计局宣布2003年上半年GDP增长达到8.2%,表明中国经济在经历了非典之后,仍保持了高速增长,由此在经济界引发了中国是否出现经济过热苗头的讨论。二是前不久,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提高存款准备金备付率,压缩货币流通量。三是中国顶住了一些国家特别是日、美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坚持保持汇率稳定。 6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同志召集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改委等有关部门的经济学家座谈,对中国经济整体走势作出判断;7月21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宏观经济政策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种种迹象充分表明,中国的经济形势处于历史上最好时期;中国政府有能力与信心驾驭宏观经济走势、把握宏观经济走向;中国高层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调整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