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军 《学习月刊》2012,(11):52-53
褚遂良是唐初的大书法家之一.与虞世南、欧阳询等齐名,不仅如此,他还是造诣颇深的史学家.现存二十四史中《隋书》的“志”,即有相当部分出自他的笔下。 唐太宗李世民贞观年间.褚遂良先任起居郎.后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好理解.就是给皇帝提建议、规劝皇帝过失的官.起居郎是干什么的?唐人杜佑的《通典》解释说。这种官职的工作是专门记录和编写皇帝的《起居注》的。  相似文献   

2.
魏雅华 《唯实》2016,(4):76-77
何谓《罪己诏》在中国古代帝制下,"普天之下,莫为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的权威大得无边无际,大到生杀予夺,大到无以复加,大到如日中天。所以,中国字中的"理"字,是由一个"王"字加上一个"里"字组成。即"王"之"言"即为"理"也。皇帝的一言九鼎可见其重。敢以下犯上者,诛其九族,可见皇帝的威严到了何种惨烈的程度。皇帝是永远不会有错的,判断对错的标准是皇帝一张嘴说了算,错的也是对的。皇帝的意志是天意,"天"还会错吗?可皇上也真会有错,可奇怪的是,中国的  相似文献   

3.
若论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的皇帝中,宋太祖赵匡胤算不上一流的,而若论耍弄权术,宋太祖却堪称“一流高手”。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与功臣的关系处理起来都十分棘手。大凡功臣,往往总会恃功自傲,恃宠而骄,一旦发展到触犯皇帝尊严尤其是危及皇帝权力时,杀戮便会不可避免地发生。这一规律,在汉高祖刘邦身上应了验,明太祖朱元璋更是将其发展到极致——他几乎将开国功臣铲除殆尽,而  相似文献   

4.
“起居注”是古代对皇帝实行监督的一种形式。据司马光《涑水纪闻》记载:一次,宋太祖闲着没事,与侍女溜到后宫苑用弹弓打雀,此时侍御史张霭称有急事要见,宋太祖听罢,认为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扫他的雅兴。张是个直肠子,便实话实说:“臣以为这些小事,也比打雀要紧。”宋太祖恼羞成怒,操起柱斧敲掉了他两颗牙齿。张慢慢俯下身,捡起落齿揣在怀里。皇上说:“你想以此为证,告我的状吗?”张吐了一口血水道:“为臣不能告陛下,但自有史官将此事写进史书。”宋太祖为之悚然,立即收敛怒气,好言劝慰,并赐以金银财帛。后来司马光在修…  相似文献   

5.
王晓梅 《唯实》2004,(1):59-60
在我国漫长的阶级社会中 ,专制主义政体一直是国家政权的基本组织形式 ,而在其发展过程中 ,中央集权制的君主制政体时间最长 ,发展最完善 ,影响也最深远。它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以皇权为核心。全国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皇帝拥有总揽全国政治、经济、军事、司法等一切大权 ,有至高无上的统治权威 ,所有行政管理都以皇帝为轴心进行 ,即所谓“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二是在皇帝之下 ,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庞大的官僚机构 ,各种机构重叠并立 ,互相牵制 ,对皇帝负责。“敷政之道 ,用人为先。”历史证明 :理政驭民必须治吏。但能否清明…  相似文献   

6.
正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7.
“山高皇帝远“,这说法不灵了。说这话的时代,皇帝还坐着龙庭,只是山高水远,管不着那儿。可是如今,虽然早没了皇帝,却无论山有多高,水有多远,“皇帝热“都会涌来,“帝王气“都会弥漫。我看这也是一场沙尘暴,是一种生态失衡。只要打开电视,皇帝就挥之不去,如同一种化妆品的广告语所说,“大宝天天见“。电视若是接上了有线台的天线,能收二三十家卫视节目,任何时刻,用遥控器扫描,都会被皇帝纠缠,不仅是天天见,而且是时时见了。到书店去溜跶,随时能看到,写皇帝的大部头,一套套,一盒盒,摆在那最显眼的地  相似文献   

8.
皇帝“亲耕”的藉田为“一亩三分” “一亩三分地”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耩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耩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相似文献   

9.
《沉思录》是被温家宝总理至少研读了一百遍的枕边书,也是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坦言除了《圣经》以外对他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古罗马帝国的"哲学皇帝"马可·奥勒留·安东尼记录下的他不断与自己心  相似文献   

10.
唐代谏议制度的完善对抑制皇权的过度膨胀起了一定的作用 ,但这丝毫改变不了它作为君主专制统治之工具的本质。封驳制度并不意味着谏官可以和皇帝分享决策权 ,谏议活动从来不具有相对独立性因而不可能对皇帝构成强制性监督。作为君主专制统治之工具的谏议制度 ,其作用是极其有限和不可预期的。  相似文献   

11.
吴钩 《廉政瞭望》2014,(5):48-48
说到“骂皇帝”,许多人都会想到海瑞。海瑞确实骂得痛快淋漓,直接说嘉靖皇帝“薄于父子”、“薄于君臣”、“薄于夫妇”。有刺激性的是这一句:“盖天下之人不直陛下久矣!”不过,别以为只有海瑞才敢这么痛骂皇帝,宋人骂起皇帝来,比海瑞凶得多。  相似文献   

12.
老六月雪 《党课》2011,(2):102-105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有作为的皇帝之一,也是国人最熟悉的皇帝之一。从正史记载到野史轶闻,从历代文献到民间口碑,康熙的故事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13.
到过故宫参观的人.应该看到.作为皇帝上朝召集文武百官议事的太和殿.除了一张供皇帝专用的“龙椅”外,别无他座。  相似文献   

14.
<正>规范使用记录本是贯彻落实军队保密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措施。《空军保密工作规定》第二十四条明确:"记录(摘录)涉密事项的记录本,启用前应在保密室编号登记,使用完毕或离岗离任时退交保密室。"记录本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发挥三个作用:一是记录转存。官兵平时参加学习教育、组织活动、处理事务,涉密的内容都需要记录下来,记录本就相当于计算机的硬盘,随时存储记载工作事项。二是调取查阅。记录本经常会记载工作中一些重要的内容,一旦  相似文献   

15.
清末的醇亲王府是个兴旺之地,一连出了两个皇帝,光绪帝载湉和宣统帝溥仪。两度潜龙的王府,按规矩,只能两度搬迁,把老宅子空出来。有幸生了皇帝的两任醇亲王,官都做得挺大,后一位还做了摄政王——实际上的皇帝。在人们眼里,两个皇帝加上其父亲的权势,都源于一个老太婆。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在清朝宗室近支里关系最亲的就是醇亲王。因为,她的亲妹妹嫁给了第一代醇  相似文献   

16.
公文,古已有之,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对古代公文这一文化遗产,我们应该认真研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以便推陈出新,提高我们今天写作公文的水平。 一、经世致用 治国兴邦 古代,很重视公文的作用,认为公文是经国之枢机,政事之先务。在各类文章中,最能发挥经国作用的,莫过于公文。公文最直接地体现国家的政治意图和利益,是国家实施领导和进行有效管理的重要工具,它能使国家机器正常运转,加速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它具有法规作用、指导作用。公文具有联系工作,商洽公务的作用,是上传下达、沟通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办理各种公务的工具,是有关公务活动开展的凭据,也是公务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凭证等等。 刘勰在《文心雕龙·诏策第十九》中说:“皇帝御宇,其言也神。渊嘿黼而响盈四表,惟诏策乎!”皇帝统治天下,其言也神。他深沉静默,坐在画着斧文的屏风后,声音却响彻四海,这就全靠了诏和策,靠公文的政治权威性,治理国家。“敕戒州部,诏诰百官,制施赦命,策封王侯。”  相似文献   

17.
正《半月谈》3月4日刊登杨金志、吴振东的文章说,最近,网上对"钟南山儿子用爱马仕皮带"议论纷纷。原来,在多年前播出的一档记录钟南山院士工作生活的电视节目中,其子钟惟德佩戴了一条爱马仕皮带接受采访。一些网友说,这条爱马仕皮带与钟家形象"格格不入"。查阅资料可见,钟惟德也是一名医生,现为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  相似文献   

18.
基层动态     
《共产党人》2006,(5):30-30
海原县近期在对全县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进行全面考核验收时,打破了以往的考核模式,在采取听(听汇报)、查(查阅有关文件、资料、记录、考勤表等)、看(实地查看)的基础上,着重在访(个别访谈、走访群众)和谈(召开座谈会)上下功夫。每到一处,都要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召  相似文献   

19.
最近,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参加基层有关会议、查阅支部记录等形式,对基层连队党支部的35名士官支委职能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调研。总的感到,士官支委在基层建设中较好地发挥了作用,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近期,我们采取集体座谈、问卷调查、查阅记录、典型剖析、难题研讨等方法,对10多个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感到当前基层党组织狠抓自身建设,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确保了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但也发现一些值得重视的新问题,基层党组织功能弱化的问题不容忽视。在基层部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关键的是要着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