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沈战役前夕,我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第九纵队第二十六师任师长,参加了整个辽沈战役的全过程。回顾此次战役,我最难忘的还是锦州攻坚战。1锦州是联络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打下锦州,切断北敌南逃的去路是辽沈战役胜利的关键。国民党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曾说过:“锦州的得失,关系东北整个国民党军的安危。共军如果攻占了锦州,就犹如关闭了东北的大门O”正是鉴于锦州的重要战略地位,1948年3月,国民党成立了“剿总”锦州指挥所,由范汉杰亲自挂帅,指挥第六兵团及所辖第九十三军和新八军等7个多正规师,连同冀热辽的…  相似文献   

2.
锦州攻坚战是辽沈决战的决战之役,是最为重要、最为关键的一场战斗,对东北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具有决定性意义。攻锦外围战1948年秋,国民党军在锦州投入的兵力有8个师共10万余人。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指挥所部在锦州市内设置了交通大学、神社、中纺公司、老城车站以南、中央大街以东5个守备区,这些守备区明堡暗堡交错,堑壕工事呼应,易守难攻。此外,锦州城四周的敌人也设置了数道封锁线。  相似文献   

3.
1949年1月10日,国民党杜聿明集团30万大军彼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全部歼灭,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活捉.第二兵团中将司令官邱清泉被击毙。但是,查遍所有的俘虏.却不见第十三兵团中将司令官李睁的身影,真所谓“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摘     
在重庆市郊,有一座骇人听闻的“白公馆”。这座昔日监禁共产党人的牢房,在人民共和国诞生之初也把一批国民党高级战犯关了进去。他们之中,有国民党四川省主席王陵基上将,“剿总”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宋希濂中将,接任第十四兵团司令的钟彬将军,国民党四川省党部主任委员曾扩情。后三位都是黄埔一期的同学。宋希  相似文献   

5.
1948年10月,蒋介石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密谋偷袭石家庄(旧称石门)和中共中央驻地西柏坡,想以此挽回东北战场的败局。10月23日,华北“剿总”开会下达偷袭石家庄的作战任务和部队编制的命令:行动对内代号“穿心战术”,部队对外称“援晋兵团”。任命94军军长郑挺锋为总指挥,骑4师师长刘春芳、新2军暂32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率3个军、  相似文献   

6.
1948年春,时任国民党东北"剿总"副司令兼第一兵团司令和吉林省政府主席郑洞国,奉命率10万大军死守东北名城长春。10月中旬,中国人民解放军攻克锦州。危急之下,郑洞国不得不作出最后的选择,率军投诚。  相似文献   

7.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上将中,有这样一位特殊人物:早年毕业于黄埔军校,曾任国民党陆军80师中将师长、71军中将军长、华中“剿总”中将副总司令;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了九江会战、桂南会战,在打通滇缅公路、夺取日军控制的松山等战略要地的作战中,立下战功;解放战争时期,他作为东北战场国民党军的四平“前敌指挥官”,曾受到蒋介石的火线提升,并授青天白日勋章;1949年8月4日,他与一级上将移潜一起,率部在长沙起义,使湖南得以和平解放,得到毛泽东的高度赞扬;1955年,他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上将。此人便是一生经历颇具传奇色彩的陈明…  相似文献   

8.
活捉蒋军中将张辉瓒冯都在国民党中将名单里,有128人被人民军队俘获,包括师长级中将15人。第一个被红军活捉的敌中将,乃是张辉瓒。故事发生在“二战”时期国共两党殊死搏斗的年代。专横跋扈、狂妄自大、46岁的“老资格”中将师长张辉瓒,兼任“江西全省剿匪总指...  相似文献   

9.
1930年12月初至1933年2月底,国民党南京政府以10万基础上递增到50万的重兵,对中央苏区发起了一至四次“围剿”。苏区军民运用“诱敌深入”及“运动中歼敌”的战略方针,使得敌军的进攻每每败北,先后歼敌8.7万余人,缴获的弹药物资难计其数。光是在战场上活捉、击毙敌军的师长就达10个。这10个“壮志未酬身先陷”的敌方师长,各自的命运不尽相同,但俱是悲哉惜哉。国民党军第十八师师长张辉瓒在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第一次“围剿”的10万部队中,张辉瓒的第十八师是“剿总”总指挥鲁涤平最为倚重的精锐部队。该师为甲种编制,向有“铁军师”之称。正…  相似文献   

10.
沈克尼 《共产党人》2009,(15):18-19
韩练成(1908~1984),曾用名韩圭璋,宁夏固原人,1925年参加西北军。参加过北伐战争,后任国民党军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中将军衔,积极参加抗日战争。1948年脱离国民党军队,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11.
吴跃农 《湘潮》2005,(9):19-23
红军抵达陕北后不久,蒋介石就调集张学良的东北军开赴陕北,与杨虎城的西北军联手进行“围剿”,蒋介石自任“剿总”司令,张学良为副总司令。他们军事上的直接对手,则是中国工农红军前敌总指挥彭德怀。膘肥马壮、装备精良的张学良六十七军向陕北红军阵地进攻时异常凶猛。一向大刀  相似文献   

12.
1948年10月,“西进兵团”被围歼后,东北地区的国民党军只剩下散布在沈阳、营口等地的十几万人。所以,攻取“固若金汤”的沈阳城、解放国民党军在东北唯一可能溃逃的“水门”——营口,成为辽沈决战的收官之战。解放沈阳1948年10月28日,东北野战军第十二纵队在沈阳北郊歼灭了国民党东北第二守备总队的大部兵力。  相似文献   

13.
上海战役中宋时轮与三十军穆俊杰1949年4月,我军百万雄师横渡长江,宋时轮指挥第九兵团(辖第二十、二十七、三十、三十一军)率先突破国民党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在郎溪、广德地区指挥两个兵团全歼国民党5个军,生俘6万余人。接着,人民解放军又发扬"宜将剩勇追...  相似文献   

14.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位超过重要作用的领袖人物,对他的生平活动的研究,是中共党史研究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内容。今年是周恩来诞辰97周年,逝世19周年,笔者根据多年来收集的资料,撰写此文,以兹纪念。1935年10月,中央红军到达陕北,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的新篇章。但是,党中央一到陕北,就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在中央红军到达陕北的前一个月,蒋介石在西安设立“西北剿总”,自兼总司令,张学良以副总司令代行总司令职务,辖东北军等国民党军队30万人,企图以重兵围剿红军。山西上皇帝阎锡山以黄河为屏障,与红军敌对,且已把…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与张学良,都是受世人敬仰的千古功臣。一位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革命战争年代任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副主席;另一位是著名的爱国者,中国国民党陆海空副总司令,东北军总司令,西北“剿总”副总司令。国共10年内战,双方军队曾在战场上有过多次较量。然而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他们却毅然捐弃前嫌,肝胆相照,荣  相似文献   

16.
解放战争进入第3年后,形势对于共产党人来说已经十分有利了。北线战场,东北解放军冬季攻势后,国民党军卫立煌(时任国民党军东北“剿总”总司令)集团困守孤城,毫无还手之力。南线战场,豫东战役一举打破中原僵局,战局开始出现有利于我军的重大转折。在这种情况下,长期以来困扰我军的一个重大难题愈发凸显出来,这就是如何攻克国民党军重兵守备的大城市。  相似文献   

17.
1949年1月,蒋介石得到北平和平解放的消息后.气急败坏地下令开除邓宝珊的国民党党籍,并予以通缉。邓宝珊是国民党华北“剿总”副总司令、晋陕绥边区总司令,一封疆大吏,在当时国民党军事上十分吃紧,正是用人之际,何以至此?  相似文献   

18.
将军故乡情     
韩先楚上将,是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副委员长。将军虽然身居高位,但他与故乡——湖北省红安县人民,始终保持亲密的联系,留下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1949年,在辽沈战役中威震敌胆、率部歼灭了国民党范汉杰、廖耀湘两个兵团指挥  相似文献   

19.
1984年春,国民党政府军被迫转入“分区防御”。东北国民党军50万余人,困守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孤立地区;华北国民党军60万余人,重点扼守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张家口和归绥等战略要地。国民党总裁蒋介石为挽救战略上的危局,企图抽调华北兵力增援东北,并伺机撤退东北,确保华中。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为保证东北我军首先全歼东北境内之敌,打破国民党政府军战略收缩企图,高瞻远嘱,命令晋察冀野战军(后为华北军区野战军第2、3兵团)出击冀、热、察,绥(今河北中部、北部、东北部和内蒙古西  相似文献   

20.
刘志青 《党史博采》2023,(12):49-53+66
<正>黄维(1904-1989),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一期,蒋介石的得意门生。淮海战役中,他指挥的第12兵团下辖4个军12万余人,是国民党军精锐兵团。其中,第18军号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之一,美械装备,齐装满员。但是,由于在浍河地区优柔寡断、廖运周战场起义、消极防守待援,黄维兵团处处被动挨打,最后遭受中原野战军、华东野战军联合进攻,被全歼在双堆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