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党建》2014,(10):40-41
正上海市长宁区委书记卞百平:"凝聚力工程"是坚持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结合20多年来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实践,总结贯彻群众路线、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深刻认识到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是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在要求。坚持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上世纪90年代初,上海百万职工大转岗、百万居民大动迁,部分群  相似文献   

2.
<正>时间:2018年6月7日1994年3月,我被调到虹桥街道任党工委书记,那时正好是"凝聚力工程"的初始阶段。当年4月17日,《解放日报》以整版篇幅发表华阳路街道开展"凝聚力工程"建设的做法及评论员文章之后,全区上下纷纷响应区委的号召认真学习。虹桥街道党工委及时响应区委号召,并联系实际,提出在居委会层面培育"凝聚力工程",建设先进典型的思路。街道精心选择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山公园内,新落成了一座博物馆——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馆,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20世纪90年代初,在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下,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从长宁区华阳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广到全市,探索出一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关心群众入手,卓有成效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基层党建的先进典型和缩影。"凝聚力工程"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的大规模走访活动开始,从"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逐步发展到"凝聚党员、凝  相似文献   

4.
《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9):F0002-F0002
<正>上海市长宁区华阳路街道是"凝聚力工程"的发源地。华阳路街道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起步,以"凝聚力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地探索实践"问百家需、解百家忧、聚百家力、圆百家梦"的新"四百"精神,在推动发展、优化管理、服务群众、促进和谐中努力争创一流业绩。牢固树立"一个理念",始终用群众工作的立场、观点、感情和方法来推进"凝聚力工程"。始终坚定群众立场,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认真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群众  相似文献   

5.
崔凤伟 《实践》2010,(8):12-12
<正>翁牛特旗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中,以"争先锋、树旗帜、谋发展、促和谐"为主题,以"党员先锋工程"、"支部堡垒工程"和"组织创新工程"三项工程为载体,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确保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6.
1995年,中共中央组织部转发了《关于上海市开展建设“凝聚力工程”探索基层党建工作新路子的情况报告》,十年来,“凝聚力工程”的影响力波及上海的各个角落,波及全国。十来年,长宁区发挥“凝聚力工程”原生地的优势,在上海市委、市政府历届领导的直接关怀下,努力打造区域文化“凝聚力工程”品牌,拓展服务领域,在创新工作新思路上不断进行探索,以下就文化“凝聚力工程”方面的工作试谈如下:一、依托“凝聚力工程”的时代性,创出区域文化的特色区域文化要达到“吸引人,鼓舞人,教化人”的目标,必须依托“凝聚力工程”的时代性。“凝聚力工程”…  相似文献   

7.
“凝聚力工程”为上海长宁区华阳路街道首创。“凝聚力工程”在华阳社区已经走过了9个春秋,对推动全市乃至全国基层党建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最近,市委领导对“凝聚力工程”建设又作了新的批示,各大新闻媒体相继对华阳“凝聚力工程”建设作了连续报道,这就给“凝聚力工程”建设的深化与拓展带来了重要契机。如何根据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深化与拓展“凝聚力工程”建设,本文拟从哲学层面,结合华阳路街道、虹储居民区等先进典型的实践,进行若干思考与探讨。一、从凝聚力与创造力、战斗力的辩证关系上,深化对“凝聚力工程”建设意义的认识以…  相似文献   

8.
《世纪桥》2008,(12)
国有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不仅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重要任务,更是一项"多点多面"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的路径选择和机制优化重点在于: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以思想建设引导先进的凝聚理念;建立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以文化建设推动常态的凝聚效应;引入企业识别系统,以形象建设塑造强烈的凝聚氛围;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凝聚基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凝聚基础;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以绩效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9.
一、“三联系”——七宝镇开展“凝聚力工程”的创新实践上海市委提出新一轮“凝聚力工程”建设非常及时,十分必要,给“凝聚力工程”注入了新的重要内涵,那就是把“凝聚”的理念引入到党的自身建设中来,从增强党的凝聚力和增强党在全社会凝聚力两方面入手,实现“三凝聚”。它正是依据了“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的哲学理论基础,明确了凝聚党员不仅是新一轮“凝聚力工程”的有机构成,更是实现凝聚群众、凝聚社会的重要前提。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推进党领导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党的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的…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凝聚力工程”?“凝聚力工程”是指建立基层党组织关心群众的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走出一条从关心群众着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进而推进基层党建的其他工作,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为什么要建设“凝聚力工程”?凝聚力是执政党的生命力,没有凝聚力就谈不上吸引力和战斗力。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是全党的凝聚力的基础。从总体上看,我们党是有凝聚力的,大部分基层党组织也是有凝聚力的。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一小部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在某些方面减弱了,程度不…  相似文献   

11.
国有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不仅是一个"常抓常新"的重要任务,更是一项"多点多面"的系统工程.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凝聚力工程"建设的路径选择和机制优化重点在于:推进企业党建工作,以思想建设引导先进的凝聚理念;建立企业核心价值体系,以文化建设推动常态的凝聚效应;引入企业识别系统,以形象建设塑造强烈的凝聚氛围;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凝聚基础;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以组织建设奠定良好的凝聚基础;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以绩效管理促进可持续的凝聚效应.  相似文献   

12.
从1994年8月起一个学习华阳路街道开展凝聚力工程的活动在全市推开。我市各级党组织也以华阳路街道为榜样,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特点的建设凝聚力工程的新路子,进而推动了基层党建的其他工作,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实践充分证明,建设凝聚力工程是实践党的群众路线和邓小平关于新时期执政党理论的具体行动,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调动群众积极性、创造性,发展经济的必由之路。为了深化凝聚力工程的建设,笔者根据我市多年来开展凝聚力工程活动的情况,提出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为切实加强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2003年5月贵阳市委决定在全市农村党支部书记中实施"双带致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工程。一年多来,"双带致富"工程已成为增强农村基层组织"三力"的凝聚力工程,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民心工程,成为加快农村小康社会步伐的带  相似文献   

14.
《先锋队》1996,(3)
建设“凝聚力工程”──上海市开展“凝聚力工程”试点工作的情况报告中共上海市委组织部编者按: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一个新的重大课题。1994年以来,上海基层党组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探索和总结了建设"凝聚力工程"的...  相似文献   

15.
1994年,《解放日报》发表了题为《春风丽日暖华阳》的长篇通讯,由此拉开了上海市开展“凝聚力工程”的序幕;2003年,中共上海市委再次强调,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以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所谓“凝聚力工程”,9年前长宁区华阳街道形象地把它定为,“了解人、关心人、  相似文献   

16.
上海市委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从1993年就开展了以了解人、关心人、凝聚人为主要内容的"凝聚力工程",这项举措得到了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热烈响应,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被群众称之为党建领域的"民心工程"。近些年来,上海在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的同时,也还存在不少特困企业、特困家庭,还有许多群众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凝聚力工程"就是建立一个基层党组织关心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机制,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势下,走出一条从关心群众入手,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路子,进而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  相似文献   

17.
2005年底,延吉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达到24272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产值占全市GDP的51.9%,已成为我市发展经济、解决就业、维护稳定的重要力量。面对其快速发展的形势,市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凝聚力工程为目标,以改革的精神积极探索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机制和新途径,不断提高我市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指出:“要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推向前进,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凝聚力工程”十多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已经成为上海基层党建的一个重要抓手,成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举措。同时新形势下的“凝聚力工程”建设遇到许多新情况新挑战,需要科学发展观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从而保证“凝聚力工程”的正确方向,使其保持持久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一、科发展观是指导“凝聚力工程”深化拓展的世界观方法论科学发展观是正确指导中…  相似文献   

19.
《先锋队》2008,(21)
作为上海基层党建工作的典型经验,凝聚力工程让王建林和其他7名前往上海挂职的县(区)领导深受震撼,感触颇深。在《对上海长宁区凝聚力工程实践的思考》一文中,王建林写道:30年来,我们党领导的改革开放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了无穷生机和巨大活力,也使我们党面临的执政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如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何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我们党面临的新课题、新考验。挂职期间,通过对凝聚力工程的学习和深入了解,  相似文献   

20.
“凝聚力工程”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一种创新、一种探索。十年前,《解放日报》发表了《春风丽日暖华阳》的长篇通讯,由此拉开了上海市开展“凝聚力工程”的序幕。最近,市委反复要求要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这也是上海党建工作跃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十年来,静安区在推进“凝聚力工程”中也从实际出发,开展了以“结对帮困”、“结对共建”等为特色的系列建设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市委全会精神,区委常委会专题研究了静安区如何进一步推进“凝聚力工程”建设问题,区委还制订下发了《中共上海市静安区委关于进一步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