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力强调的重大课题,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转变党的建设方式。目前,党的建设中已经成型的思想建党方式、运动建党方式、制度建党方式、民主建党方式对推进党的建设的功效都需要重新审视。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及启示创新党的建设方式,在基本方向上应该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导下的科学建党方式。  相似文献   

2.
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着力强调的重大课题,其基本要求对创新党的建设方式有重大启示意义。目前,党的建设中已经成型的思想建党方式、运动建党方式、制度建党方式、民主建党方式,对推进党的建设的功效都需要重新审视。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及启示创新党的建设方式,在路径选择上应该坚持在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科学化指导下的科学建党方式。  相似文献   

3.
在执政党建设上曾经长期依赖以政治运动为基本载体、在党内一个运动接着一个运动的基本路径,这条党的建设的老路子早已不合时宜。拨乱反正以后,党已经确立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党的建设上走出一条不搞政治运动,而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但老路子的痕迹及惯性仍然可见,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政治运动变成了大规模的政治活动,活动频频开展,党的建设主要依赖、融入大规模的政治活动。实践证明:"以大规模政治活动为主线"的党建路子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改革和制度建设才是党建的有力"抓手"。  相似文献   

4.
魏磊 《理论学刊》2001,2(4):25-28
建国以来党的建设在方式上主要体现为人治集权式、政治运动式和制度法规式三种 ,目前 ,制度建党正在成为党的建设的主要途径。本文在对党的建党方式进行历史考察及原因分析的同时 ,对党的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5.
20世纪60年代的"四清"运动,客观上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又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后果.纵观正反两方面,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尤其在党的领导方式和作风建设上,为今天党的建设提供了启迪:其一,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与时俱进地改善党的领导方式;其二,探索密切联系群众的具体方法,搞好党风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6.
刘冰 《奋斗》2013,(7):20-21
正党的十八大根据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进一步阐述和深化了"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一重大命题和重大任务,各级党组织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一、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化以科学理论指导党的建设科学化,关键是要找到理论运用于实践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70年前的延安整风运动不仅是一次党内教育活动,更是一个从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一直延续到40年代前半期的党的思想建设的过程性事件。从学习运动转变成为整风运动,是党的建设科学化实践的一个创举。延安整风运动揭示的最为深刻的思想命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使其实现了从毛泽东个人意识向全党集体意识的转变,体现了对毛泽东领袖认同和毛泽东思想认同相统一,标志着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程的第一次飞跃。它认识和把握党的建设规律,以创造性思维使科学精神植入党的建设中,形成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位一体"的布局,将党的建设纳入科学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8.
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心。20世纪80年代整党运动发生于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初期,整党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包括着"整党促改革,整党促经济"的内容。也正是这次改革开放初期的整党运动,为接下来的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前提下开展党的建设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回顾这次整党运动中是如何整党促经济,对于新时代下经济建设与党的建设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党的建设思路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仁勇 《学习论坛》2008,24(6):19-22
建设学习型政党是对党的建设思路的重要创新;它倡导的"大党建"思路、系统思维方式与组织比较研究方法拓宽了党建理论研究思路与领域,为党的建设理论与实践拓展了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0.
高新民,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教学与研究,以执政党建设基本问题、党的建设史等为研究方向。著有《中国共产党活动方式》、《论党的领导方式与执政方式》等著作,发表学术论文及时政文章200多篇。记者:高教授,您好!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党围绕着"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一主题,全面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党的十八大又鲜明地把"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作为党建的主题,您认为这一变化有什么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陈绍义 《奋斗》2014,(1):18-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这指明了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核心、重点和目的,为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明确了方向和路径。一、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核心是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方式是实现党的建设目的基本工具。选择党的建设合适方式、综合运用党的建设方式、不断完善创新党的建设方式,在某种意义上应该成为推进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13.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坚持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党的建设,以科学的方法推进党的建设,拓宽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引入目标导向管理,强势推进"党群工作基础、职工安全教育、企业新闻宣传、企业文化建设、人才培养、文艺繁荣、企业稳定和谐"等"七大攻坚战",持续提升了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正"批林批孔"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由毛泽东错误发动、席卷全国范围的一场批判林彪、孔丘为主题的政治运动。这场运动从理论到实践都是错误的,最后以失败告终。1974年初席卷全国的"批林批孔"运动在闽北开展后,给闽北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通过对这场错误的政治运动进行历史回顾与反思,对新形势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和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全国"批林批孔"运动的兴起  相似文献   

15.
在井冈山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洗党"方式,纯洁了党的队伍,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初步形成了"整党"的思想和方式方法,对党的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给予我们当前的党建工作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党的结构机制是党的组织构成、内部关系、制度规章、运行方式的统称.结构机制确立并体现了党的组织状态,孕育和决定了党的功能.改进创新党的结构机制,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党在八十年历史中,逐步形成的组织模式和规章制度,促进了党的建设,使党保持了生机和活力.但是,在复杂多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建设又一次面临着新考验,我们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实施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突出抓好党的结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7.
中共党内民主的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将党的建设事业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相结合,积极实施全面抗战路线,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按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路,中共在党的建设中构建了一系列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行为准则,实现了党内民主跨越式的发展。尤其是延安整风运动的开展,不仅使中共党内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提高了全党结合中国革命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水平,而且创造了既成功解决党内思想分歧和矛盾,又促进全党团结和统一全党思想这一中共党内民主的新范式。"实事求是"、"群众路线"、"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批评与自我批评"等话语体系,不仅是中共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的标志,而且在历史积淀中衍生为中国政治文化的新元素。  相似文献   

18.
1928年9月,毛泽东在井冈山领导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次"洗党"运动。这是大革命失败后,处在幼年时期的党所开展的一次局部性的整党运动。井冈山"洗党"采取了种种适合当时情况的具体措施,但也存在有些地方走过场、清洗党员过头以及挫伤了农民党员和知识分子的积极性等问题。井冈山"洗党"虽不是一次完整意义上的整党运动,但对当时根据地党的建设,对党后来开展延安整风运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贵州省水利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把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作为国有企业的"根"和"魂",主动适应企业产权关系、组织结构、经营模式、用工方式等新情况新变化,紧密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国有控股企业党建工作新理念新思路新举措,切实加强党的建设。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是党中央健全全面  相似文献   

20.
党的建设科学化彰显了时代发展对党自身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是党对"时"与"势"变化的积极回应,也是党对执政规律更自觉的把握。十八大报告根据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在总结新世纪新阶段党的建设新鲜经验基础上,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对加强党的建设做了重要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和阐发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标志我们党对自身建设认识达到了新高度、新境界,体现了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新期盼,这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党员干部应把十八大精神融为党的建设科学化新实践的"魂"。为此,须明察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挑战,明确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理论,明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