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焱 《新湘评论》2006,(9):45-47
在湖南21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到处是美丽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景观。湖南大地情韵如诗,瑰丽似画:绿水青山随处可见,映山红、芙蓉花到处盛开;湘楚人文源远流长,灿烂辉煌:始祖陵寝、雄伟名楼、千年学府、明清古城……从而引发出名士骚客“不到潇湘岂有诗”的感慨。  相似文献   

2.
诗乡的土地     
到处长满青枝到处铺满绿叶到处开满鲜花到处散发着诗的气息诗乡的土地一部厚厚的诗集诗乡的土地@黄定才  相似文献   

3.
在诗坛中,有种仿拟诗,它是根据表达的需要,灵活巧妙地对古人、别人的诗作的格式、文字或含义进行改动。仿拟诗生动、活泼,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何叔衡、谢觉哉、瞿秋白、鲁迅、聂绀弩和夏衍就曾先后写出了很巧妙的仿拟诗,传为佳话。 (一) 1928年,是蒋介石叛变革命后,到处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  相似文献   

4.
“文人”书记“淡泊”之作57岁的湖南郴州市委原书记李大伦自诩为文人,著有诗集《岁月如诗》,他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他曾在文章里写道:  相似文献   

5.
湖南郴州市委书记李大伦成为阶下囚前,曾出过一本诗集《岁月如诗》.在他成为阶下囚之前、之后,看到不少评论的文章,或捧场,或声讨.可真正讨论他的诗的,却几乎没有.这大约会让以诗人自居的李大伦很失望.  相似文献   

6.
张荫梧是何许人也?他是抗战时期国民党有名的反共顽固派。1940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民众讨汪大会上的演讲中,强烈谴责国民党反共顽固派到处放火,在湖南闹平江惨案,在河北闹张荫梧打八路军……毛泽  相似文献   

7.
正"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首人们耳熟能详的就义诗,字字带血、笔笔惊心。以诗观人,犹如见作者之凛凛威风、浩然正气。以诗传情,感受到的是作者在生死考验面前的镇定自若、威武不屈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贞不渝、矢志不移。诗的作者是烈士夏明翰,湖南衡阳县人。他出身豪绅地主家庭,却从小痛恨黑暗的社会制度,在心中萌生出革命的火种,因而与贫苦工农打成一片,以极大的热情投入砸  相似文献   

8.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如今,探讨新世纪新阶段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如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能不看湖南。  相似文献   

9.
“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 如今,探讨新世纪新阶段的宣传思想工作,研究如何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能不看湖南。  相似文献   

10.
在湖南常德的一面石墙上镌刻着这样一首诗:"一夜风云变,上海大屠杀。尔琢拔刀起,血誓效讨伐。革命不成功,此生不理发。"这短短的诗行,是烈士王尔琢投身革命、终身向党的真实写照。王尔琢,1903年生,湖南石门人。他曾就读于黄埔一期,是周恩来最看重的学生之一,并经周恩来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先后参加北伐战争、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来又随朱德、陈毅上了井冈山,历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参谋长、红四军参谋长,是工农红军最年轻的参谋长。  相似文献   

11.
窦孝鹏 《湘潮》2013,(8):49-49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题壁诗。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传至民国,在革命根据地内也很流行。如《红军到,干人笑》《拥护红军得解放》等都是著名的题壁诗。这些诗从长征期间流传至今已经70余年,仍广为人知。因为这些诗歌写在公共场所,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便于大众传阅,深受群众欢迎。在湖南石门.也有这样一首由红军战士郭绍伯书写的题壁诗《励志从军乐》。该诗言简意深,流传颇广。诗的全文是:  相似文献   

12.
石海 《湘潮》2011,(7):27-30
湖南共产党人在人民解放战争这部伟大的战争史诗中演绎传奇,充分展示了他们的政治智慧、军事谋略、作战才能和革命意志,用自己的忠诚和热血点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上的壮丽礼花。  相似文献   

13.
余川 《江淮》2012,(3):50-51
中国是个诗歌的国度,到处是产生诗歌的理想土壤。放眼望去,每座山每处水每一个地方,都是一篇篇精美的诗章。放眼望去,漫漫历史长河中,无不闪烁着诗歌的璀璨。说起汩罗江,谁都会想到五月端阳,诵读屈原的《离骚》、《橘  相似文献   

14.
在一些《毛泽东诗词集》里,编入了一首旧体诗,名《立志》。电影《开天辟地》也将其作为毛泽东的创作展示于众。这首《立志》诗最初刊于《湖南师范学院学报》,全诗如下: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  相似文献   

15.
《湘潮》1991,(8)
1938年,正是抗日战争很激烈的时期,前线抗日官兵负伤的多,仅运送到长沙来的便有几万人。当时湖南省主席张治中任命我为湖南伤兵管理处主任,负责负伤官兵的管理事宜,在长沙市设立好几个收容所、临时军医院,随后又成立湖南荣誉团,命我兼任荣誉团长,收编伤愈官兵加以训练,重上前线。国民党部队有些负伤官兵仗其抗战有功,骄横放肆,蛮不讲理,不顾军纪到处犯事。记得当时长沙市所有的戏院被伤兵打闹得不能开演,所有的妓院  相似文献   

16.
《党史纵览》2007,(4):55-55
胡耀邦酷爱读书,可以背诵许多中外名篇,对东晋陶渊明的《桃花源诗并记》印象犹深.1962年,担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回到家乡湖南兼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处书记、湘潭地委第一书记.  相似文献   

17.
诗伯,姓陈名联诗。她的姓名,除文艺界的老人外,年轻人大概都不知道,但若说出地的俗称,那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那是“双枪老太婆”。 我初见到她,是1953年的春天。 那时我在重庆市文联联络部工作。一天,副主席兼秘书长邵子南来到办公室,对我说:“走了一圈,看了下,到处都打挤,只你这里宽伸点。准备加一  相似文献   

18.
马纯红 《新湘评论》2014,(13):17-18
“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诗一般的语言,最先出现在去年12月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公报中。“记得住乡愁”,既指出了当前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误区,也为湖南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9.
薛志杰 《求贤》2013,(5):62-62
2010.4.10 周六 阴天风沙 本来想每天写日记的,没想到这里工作很忙。每天忙碌看病、手术,基本上晚上8点才回宿舍。今天住在医院附近的一个维族青年得救了,整整抢救20天,痊愈出院后,周末请我到他家做客.第一次游览这个小县城,忽然间想家了,脑海里飘出一首诗——马致远的《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与我眼前的景色极像。这里到处都是老树,到处都是没发芽的葡萄枯藤。  相似文献   

20.
精简     
一天,四个当官的凑到一块儿喝酒聊天,他们聊着聊着就聊到了精简这个话题上。中国人实在是太多了,到处都在搞减员,可是到底该减谁呢? 首先说话的是一位厂长,厂长这个人无论在哪儿说话都是快人快语:"俗语说'金钱面前人人平等',我的办法就是要精简,先集资,交不起钱的那只好对不起了,我们厂办秘书写了首诗,把什么都说清楚了:如今企业真困难,缺少资金钱难赚。工人太多活太少,出路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