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中国特殊的宪政体制,军事法体系是以军事权为逻辑起点,以军事利益形成的军事社会关系为逻辑主线,在恰切区分军事与国防关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套特殊的法规范体系。在国家法律体系中既不能划到宪法相关法,也不能分割到行政法,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独立的组成部分。这种定位决定了军事法体系必须恰切厘定外部边界,同时构筑起逻辑自洽的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2.
治军之法不独有军事法,宪法和一般法律也是依法治军的重要依据,但军事法无疑是治军更为直接的法律依据.弄清军事法的概念这一基础性问题,对军事法的学科发展和依法治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学者对军事法的概念尚未形成一致的认识,而正确认识军事法的实质和正确区分"军事"与"国防"这两个概念,对理解军事法是调整武装力量内部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这一认识,是最为关键的.  相似文献   

3.
军事法体系的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军事法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军事法体系的科学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我国军事法立法体例和法治现实,提出军事法体系应由宪法性军事法律规范、军事法律、军事法规和军事规章四个等级层次的法律规范和十个子部门构成的理论观点,为科学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完整、构成科学、和谐统一的军事法体系进行前瞻性探索.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理论界和实务界对军事法的部门法地位存有争论,这与学者们对军事法的概念、性质和调整对象的不同界定有关。在我国宪法确立的国家权力体系架构中,军事权属于独立的国家权力,作为对军事权进行法律规制,调整武装力量建设领域的军事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军事法,具备独立的部门法属性。无论从广义上还是从狭义上,抑或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来界定,军事法都无法为其他法律部门所包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应当属于独立的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5.
基于军事权作用重大且易失控的特点,国家自诞生起便对其进行严格控制。从控权主体、控权方法、控权依据、控权范围以及控权程序等方面看,对军事权的控制经历了王权控制军事权的集权模式、军事行政权与军事指挥权分离的分割模式、法律规范军事权的法制模式、将军事权纳入宪政体系的宪政模式。这四种军事权控权模式的渐次递进,体现了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宪政的文明飞跃。  相似文献   

6.
军事发展的历史已经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武器的发展,武器的发展又加速了战争的演变,从而引起军事领域内一系列的深刻变革。因此,以军事变革的视角切入军事法制研究,有其必要性和针对性。在此基础上,需要建构起一整套与此研究方法相适应的研究体系,以推动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发展。本文依据军事变革的不同时段,梳理了中外军事法制发展的历程,并力图建构起与其相适应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7.
军事司法权属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军事司法权是军事司法制度研究的基石性范畴,军事司法权的属性定位决定着军事司法的制度模式和实践方向。当前这一理论研究存在论域不统一、视域较窄、思维模式定型化等问题。有必要重新界定军事司法权的内涵,以此为基础可以看出军事司法权具有司法属性、军事属性、社会属性、国际属性等多种属性,其本质属性在平时是司法权,在战时是军事权。  相似文献   

8.
美国军事权制衡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法国启蒙宪政观念、英国宪政衡平思想、北美殖民地人民限权理念,对于美国军事权制衡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具有理论奠基意义。军政军令“双轨制”、“文官控制军队”的传统、各州保有军事权制度,构成美国军事权的内部制衡机制;其外部制衡机制则包括:国会权力的制约、联邦最高法院权力的制约,以及新闻舆论、公民、政党等社会力量的制约。分析美国军事权制衡制度,可发现其存在以下缺陷:总统军事权不断膨胀,“权力分立”影响军事行动效率,最高军事统率权与具体军事指挥权有脱节。  相似文献   

9.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国现阶段适应治军转型时期提出的具有时代洞察力的治军模式。军事行政权作为军事权的重要内容是实现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关键点。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军事权益实现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制衡军事行政权力的扩张,提高军事行政的法治意识、法治水平。我国现有军事行政救济制度存在多方面的不足,完善军事行政救济制度是实现军事行政权法治化的重要保障,也是实现依法治军的制度性前提。  相似文献   

10.
军事法体系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我国的法学理论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 ,随着国家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步伐的加快 ,我国军事法学界对军事法体系的研究日渐深入 ,并取得一定进展。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 ,立足建立和完善军事法体系的有利条件 ,提出建立与完善军事法体系的对策 ,对构建中国特色的军事法体系 ,贯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 ,提高依法治军水平 ,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涉外军事法制建设在配合与服务革命战争和军事斗争、为涉外军事行动提供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规范对外军事关系、奠定国际军事合作的法律基础、涉外工作的法治化等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以涉外立法和法律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涉外军事行动法律保障,以对外军事合作为主要内容的对外缔约履约事务,以人道法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军事立法活动,以军控裁军条约和军事互信为主要内容的国际军事条约履约与核查活动等,涉外军事法律事务不断增多,对涉外军事法制工作的要求更加迫切。今后应当进一步提高对涉外军事法制建设重要意义的战咯认识,加快涉外军事立法工作,对我军的军事条约协定进行清理汇编,完善涉外军事法制工作体制机制,明确和发挥军队律师在涉外军事行动中的作用,加强对与我军有联系的国际组织和涉军国际法律事务的管理。  相似文献   

12.
军事法学价值取向引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确立军事法学独特的价值取向,是军事法学实现学科独立、理论创新和加强军事法制建设的必然要求.我国军事法学尚未形成主导性的价值理念,导致其理论和实践面临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21世纪的中国军事法学,必须充分认识价值取向的重要性,尊重学术研究的一般规律,立足于军事法制建设的实践,承认军事秩序与现代法治间价值冲突的存在并努力寻求二者的最佳平衡.  相似文献   

13.
论军事权的法律规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现代法治社会,为防止军事权侵犯到国家其它权力领域和私权领域,军事权应当受到法律的规制。基于国家权力配置的视角,应当在宪政架构下区分平时军事权和战时军事权,保证最高军事权归属的集中统一,避免由同一权力机关单独行使不同内容的军事权,确立文官控制军队的传统;基于公民权利保障的视角,军事权对公民权利的限制需实行宪法保留和法律保留,且应遵守比例原则;平时军事权和战争决定权特别应当受到正当程序原则的约束;与其他国家权力相比,军事权应受到更多的国际人权法、武装冲突法和其他国际法的规制。  相似文献   

14.
军事法与战争法之间关系的准确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军事法和战争法分属国内法与国际法两个不同的法律体系,对军事法和战争法之间的关系给予准确的界定,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于两者之间关系的定位,应该从法的渊源、各国的法律实践、军事法和战争法两者与战争或军事的特殊关系、军事审判和追究战争者法律责任等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确定.战争法是军事法的一个分支部门,在我国的军事法体系中建立战争法分支部门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构建海军涉外军事行动法规体系,是当前我国军事法制建设中应予高度重视的现实课题之一。该体系的构建,应从理论上解决其在整个军事法规体系中的地位、与军事法规体系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该体系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针对海军涉外军事行动实践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和海军涉外军事行动法制建设实践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理论研究先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先专门后综合、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总体建设思路以及应遵循国家主权和独立自主、促进军事交流与合作(平等互利和对等)、信守国际条约和尊重国际惯例等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6.
军事秩序和现代法治是我国军事法价值构成的两个主要要素 ,二者基于一定的政治基础、法律属性、历史渊源及互补作用而相互统一 ,又因相异的理论范畴、思维方式和法文化冲突而对立。对上述价值要素及联系的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 ,是军事法学形成合理价值取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军事法价值初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作为一种法律规范,军事法及其价值生成于一定社会的军事活动和法治实践;它是军事法内在价值、外显价值和形式价值的统一;是体现和维护国防利益、军事秩序、军人权益、社会正义诸价值及其统一;是追求国防安全、战斗力和军事正义等价值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考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古代驿站起源于秦汉时期军事用途的驿骑,而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也源于驿骑的法律规范。魏晋时期,随着驿站独立发展成为国家主要军事交通机构,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开始出现。在继承前代基础上,唐代形成比较完善的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同时也定型了古代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的基本内容,并一直沿用到清末。唐代所定型的中国古代驿站军事交通法律制度具有优先保障国家军政事务、重视军民融合式发展、法律形式多样、管理机构繁杂等特点,对当前军事交通法律制度的完善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