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的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在听取发言后,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文艺工作者、社科工作者"要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希望大家承担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使命,勇于回答时代课题,从当代中国的伟大创造中发现创作的主  相似文献   

2.
林晓滔 《当代贵州》2023,(33):68-69
<正>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万里长征路遥迢,青史长留照古今。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强调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要求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时代青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青年理想信念的精神坐标,担当使命的精神动力和不负人民的精神源泉。青年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在青年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伟大建党精神具有理论、历史和实践的逻辑必然性。  相似文献   

3.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近年来,哈尔滨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把青年工作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抓牢抓实,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提出“要牢牢把握过去5年工作和新时代10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五个“牢牢把握”具有鲜明的思想指引性,不仅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供了重要遵循,更是对全党走深走实新时代新征程提出的政治要求。  相似文献   

5.
郑惠敏 《党课参考》2023,(17):86-90
<正>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载体。党校教员应从要把握灵魂、要讲究情感、要突出问题、要精彩生动这“四要”入手,用心用情锻造好党课语言艺术。要把握灵魂马克思主义既是解释世界、解读时代的伟大认识工具,也是改变世界、引领时代的强大思想武器。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庄严历史责任,也是党校教员义不容辞的使命任务。新时代,要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党校教员必须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和践行者,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  相似文献   

6.
程万昕 《奋斗》2023,(12):73-74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代中国青年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殷切寄语广大青年“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指明了方向。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要更深刻地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培养新时代好青年的行动方略,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相似文献   

7.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革命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弘扬革命文化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2023年12月29日,全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要求,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利文化条件。  相似文献   

8.
《奋斗》2022,(8):68-69
<正>段亚芳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黑龙江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秉持“厚德博学,强吾兴邦”校训,深化教学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青年学生以信仰之力、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  相似文献   

9.
苏丽青 《共产党人》2006,(20):39-41
胡锦涛同志最近指出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树立“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也为新时期的青年思想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要求。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内涵,努力在青年中树立起社会主义荣辱观,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接受党的领导,是新时期青年思想工作者的光荣使命和重大责任。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共产党百余年来砥砺奋进的精神支撑,伟大建党精神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伟大建党精神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在于二者的精神实质相契合、育人功能相契合、奋斗目标相契合。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体现为以“坚持真理、坚守理想”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以“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精神激发青年学生肩负初心使命,以“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精神强化青年学生甘于奉献意识,以“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精神厚植青年学生爱党爱国情怀。伟大建党精神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可概括为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的一体化推进。  相似文献   

11.
冯培 《前线》2022,(10):14-17
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为主旨的习近平青年教育观,基于为国育才的价值向度、为党育人的宗旨向度和为青年服务的时代向度,以使命论、价值论、协同论和实效论为主体内涵,以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实践要义,为新时代青年教育回应“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大命题,提供致力于千秋伟业的重要遵循。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伟大的实践孕育伟大的理论,适应时代的呼唤和要求,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旗帜。要更好肩负起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  相似文献   

13.
正最近,电影《李保国》在各大影院上映,电视剧《最美的青春》在央视黄金时间播出,在广大共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中引发强烈的反响和共鸣。作为新时代党员更应该积极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之中,坚守好党员本色,勇担时代使命,做永不停歇的奋斗者。坚守政治方向,固根守魂。作为青年党员,首要任务是加强政治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担负着“育新人”的重要使命任务。在“互联网+”蓬勃发展、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宣传思想工作话语的自我革新,要求把青年作为战略对象,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明确话语作为宣传思想工作与青年关系互构的有效媒介。通过学习内化、认同创造、实践外化、协调发展机理的运行,推动建立“立意”“筑巢”“善用”“增效”四位一体的话语体系。实现宣传思想工作话语“青年化”,要打造符合青年价值选择的话语意义系统,回应社会现实,坚定文化自信,凝聚共同价值;要从话语对象、话语载体、话语传播的角度构建推动青年思想认同的话语认知系统;要强调话语风格适配驱动,增强说服力、提升引导力、彰显亲和力,创新青年实践的话语表达方式;要从全方位、多层次、多维度的视角形成聚焦青年成长成才的话语评价体系,回应青年时代特点,促进青年、大众与社会共同发展。这一话语体系的构建,按照“青年想接受”—“青年可接受”—“青年行真知”—“青年共发展”的逻辑进路,致力于推动面向青年群体的宣传思想工作提质增效,进而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引领青年自觉承担起民族复兴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正>百年风云际会,中国青年英才辈出。青年是标志时代的最灵敏的晴雨表,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今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青年,"要继续发扬五四精神,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期待、民族重托,不辜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共青团》2023,(9):49-50
<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是新时代青年志愿团队的初衷和使命。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深刻指出,“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广大青年要厚植家国情怀、涵养进取品格,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不负时代,不负华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亲切关怀青年一代,  相似文献   

18.
<正>面对新时代新使命,青年理论宣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进一步提升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让新思想在青年群体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对广大青年提出了“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的重要要求。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引导青年,  相似文献   

19.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对卓越人才的渴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高校要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肩负起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  相似文献   

20.
伟大建党精神深刻昭示了中国共产党人在百余年奋斗征程中始终保持踔厉奋发、昂扬向上的意志品格,为培育广大青年的责任担当意识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深入挖掘伟大建党精神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并将其转化为青年责任教育的实践形态,要遵循由“知”到“行”的逻辑理路。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彰显出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理论自觉,是涵养青年责任认知的逻辑起点;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国为民的使命担当,是涵养青年责任情感的催化动力;不怕牺牲、英勇斗争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无私无畏的革命精神,是涵养青年责任意志的坚实保障;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政治品质,是涵养青年责任行为的最终归宿。四者之间层层递进,形成了青年责任“知情意行”一体贯通的实践逻辑模式,共同构成了伟大建党精神涵养青年责任担当的实践理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