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闪式提取法提取杨树花总黄酮,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优化试验,获得最佳提取工艺。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杨树花提取物对蓖麻油诱导腹泻小鼠肠黏膜各种促炎因子相对表达量的影响,对杨树花提取物抗蓖麻油诱导小鼠腹泻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杨树花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电压为113 V,乙醇体积分数为53.8%,提取时间为85 s,液料比为42.2∶1。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得率达到54.21 mg/g,与模型预测值54.59 mg/g相近。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提取率高,适用于杨树花总黄酮的提取。杨树花提取物对蓖麻油诱导腹泻小鼠具有较好的抗腹泻作用,可以明显降低小鼠肠黏膜促炎因子TNF-α、IL-6以及IL-1β的相对表达量,表明杨树花抗腹泻作用可能与降低促炎因子有关,为杨树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优选阿司匹林丁香酚酯颗粒的成型工艺,建立含量测定方法并进行质量评价。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设计试验,以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确定颗粒剂最佳处方,建立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方法,并对颗粒剂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显示,颗粒剂的最佳处方为:以15 g阿司匹林丁香酚酯计,蔗糖为5 g,甘露醇为5 g,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为1.31 g;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高,精密度良好,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1.0~80μg/m 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8.23%;3批小试样品具有较好的成型性和流动性,阿司匹林丁香酚酯在60 min时溶出度达85%以上。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阿司匹林丁香酚酯颗粒剂性状符合要求、稳定性良好、质量可控。  相似文献   

3.
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的有效期和包装运输条件,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多西环素的含量变化,评价制剂对温度和光照的稳定性。温度加速试验采用经典恒温法,考察温度为65、75、85和95℃,每一温度设5个不同的采样时间点,根据动力学和Arrhenius指数定律计算稳定性的相关参数。光照试验分裸露组和包装组,在照度(4 500±500)lx条件下放置10 d,于第5 d和第10 d检测样品。温度加速试验表明多西环素的分解反应为一级动力学反应,k25℃为5.319 7×10-6/h,25℃时t0.9为2.26年。光照试验表明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对光照敏感,裸露组的药物含量、pH值和颜色均有明显变化;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盐酸多西环素注射液在25℃、避光条件下的有效期可暂定为24个月。  相似文献   

4.
优选出防治罗非鱼链球菌病的中草药制剂最佳提取工艺,测定有效成分的含量,为该复方制剂的开发应用提供参考依据。将黄芩苷、连翘苷、大黄素作为三黄连合剂的质控指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了料液比、水浴时间、水浴次数和醇沉浓度等因素对提取得率的影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三种有效成分含量,建立了黄芩苷、连翘苷和大黄素含量同时测定的方法,优选出三黄连合剂最佳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在提取因素方面,水浴次数是三黄连合剂提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最佳提取工艺为A3B2C3D1,即按处方量称取药材,加20倍量水进行水浴3次,每次1 h,醇沉浓度为60%。优化后的三黄连合剂有效成分黄芩苷、连翘苷和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7.34 mg/mL、3.39 mg/mL和32.90 g/mL,该技术工艺路线能有效提高三黄连合剂的有效成分的含量,对抗罗非鱼链球菌病中草药复方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制备性状稳定、含量均匀的普拉沙星片剂,采用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设计试验筛选最优处方和最佳制备工艺,并通过建立高效液相色谱的含量测定方法,检测普拉沙星片剂的含量。结果显示,普拉沙星片剂的最优处方为每100 g含有普拉沙星15 g,预胶化淀粉50 g,聚乙二醇4000 15 g,乙基纤维素10.2 g,牛肉香精6 g,滑石粉3.3 g,硬脂酸镁0.5 g;最佳制备工艺为粉末直接压片法,经此法制得的片剂的硬度、片重差异、脆碎度和崩解时限均符合要求;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精密度好、准确度高。结果表明,本研究使用的处方合理,工艺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科学,制备的普拉沙星片剂表面光洁、性状稳定、含量均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对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及体外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试验分体内与体外两部分。体内试验:将10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小鼠,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组)、免疫抑制模型组、总黄酮灌胃试验Ⅰ组[50 mg/(kg·d)]、试验Ⅱ组[150mg/(kg·d)]和试验Ⅲ组[250 mg/(kg·d)]。上述小鼠试验28 d后,分别测定碳粒廓清指数和脏器指数(胸腺、脾)及小鼠血清IL-2、IL-4含量。体外试验:制备小鼠脾淋巴细胞悬液后,试验分为4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作用组(试验组Ⅰ)、沙冬青种子总黄酮+Con A混合组(试验组Ⅱ)、Con A阳性对照组(试验组Ⅲ)、细胞悬液阴性对照组(试验组Ⅳ)。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噻唑蓝(MTT)还原法检测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结果表明,灌胃环磷酰胺可复制小鼠免疫抑制模型。不同剂量的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能不同程度地提高免疫抑制小鼠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尤其总黄酮灌胃剂量为150mg/(kg·d)的试验Ⅱ组,可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胸腺和脾指数、碳粒廓清指数和吞噬指数以及血清IL-2和IL-4含量,与免疫抑制模型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同时,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显著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增殖,且这种诱导增殖效应与沙冬青种子总黄酮作用剂量呈正相关性。此外,Con A可协同沙冬青种子总黄酮诱导体外培养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上述结果提示,沙冬青种子总黄酮可通过促进免疫器官淋巴细胞的增殖和成熟,改善和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黄芪总黄酮(TFA)的体外抗炎作用,通过脂多糖体外诱导小鼠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采用MTT法检测黄芪总黄酮的细胞毒性作用,用ELISA检测细胞上清液中IL-6、IFN-γ、IL-1β及TNF-α水平,采用Griess法检测细胞内NO表达水平。MTT结果显示,10~100μg/mL TFA对RAW264.7细胞没有明显的毒性作用。与模型组比较,10、25、100μg/mL TFA均能抑制RAW264.7细胞过量分泌IL-6、IFN-γ、IL-1β、TNF-α及NO,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芪总黄酮具有体外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8.
以含量测定为指标,通过均匀设计试验进行处方筛选,同时优化制备工艺;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沃尼妙林注射液的含量进行检测;通过经典恒温加速试验,进行初步的稳定性试验研究.结果,优选得到的注射剂的工艺处方组成稳定.HPLC法的回收率为99.59%,检测限为0.030 4 μg/mL,定量限为0.085 2μg/mL,回归方程y=1E+06x-25 120,相关系数r2=0.999 7.结果表明,研发的沃尼妙林注射液较稳定,适合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为了筛选高原鼢鼠体内抗缺氧的有效成分 ,以高原鼢鼠肌肉为原料 ,通过超临界萃取 ,75 0mL/L乙醇提取和沸水提取 ,依次提出了其中相应的成分。接着通过给小鼠连续口服不同浓度的提取物进行常压缺氧试验。结果表明 ,高原鼢鼠肌肉超临界萃取物和乙醇提取物具有明显的抗缺氧效果 ,并具有量效关系 ;在浓度为 10 0mL/L时 ,超临界萃取物抗缺氧效果优于同浓度的乙醇提取物和 2 0 0 g/L的红景天胶囊 ;高原鼢鼠肌肉水提物没有抗缺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乳香提取物对NIH-3T3细胞的增殖、细胞周期和ERK1/2蛋白表达及p-ERK1/2蛋白表达的影响,将NIH-3T3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药物干预组和空白对照组。在药物干预组向NIH-3T3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乳香提取物并培养24h,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率,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比例,利用Western-blot检测ERK1/2蛋白及p-ERK1/2蛋白的表达。结果,分别用4×10-1 g/L和8×10-2 g/L乳香提取物干预细胞24h,吸光度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乳香提取物质量浓度为4×10-1 g/L、8×10-2 g/L和1.6×10-2 g/L时,S期比例较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且随着乳香提取物质量浓度的降低,细胞周期中S期百分比降低,呈现出剂量依赖性。Western-blot结果显示,ERK1/2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但p-ERK1/2与对照组相比,随着乳香提取物的质量浓度升高,p-ERK1/2增高,且呈剂量依赖性。结果表明,乳香提取物通过激活ERK1/2信号通路促进NIH-3T3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钩距黄堇主要有效成分生物硷的镇痛、抗炎效果,特做了本试验。(一)试验材料1.钩距黄堇生物总硷系由罂粟科紫堇属植物(Corydalis hamata Frahon)根茎提取物。由昆明植物所植化室提供。2.安痛定由昆明制药厂生产;20%水杨酸钠注射液由昆明生物制药厂出品;生理盐水由本所自制。3.昆明系小白鼠购于云南省生物药品厂,健康,18~20g/只。  相似文献   

12.
采用ELISA方法检测了不同浓度的狭叶紫锥菊提取物PolinaceaTM在体外结合刀豆蛋白A(ConA,1μg/mL)和美洲商陆有丝分裂原(PWM,0.6μg/mL)刺激6头荷斯坦乳牛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的增殖效果及PolinaceaTM结合ConA(2.27μg/mL)对γ-干扰素(IFN-γ)产量的影响.PolinaceaTM加入细胞培养基的浓度分别为0、6.3、20、60和180μg/mL.结果表明:PolinaceaTM最高浓度(180μg/mL)与最低浓度(6.3μg/mL)对PBMC的增殖分别高于对照组将近10倍与2倍;180μg/mL PolinaceaTM结合ConA对PBMC的增殖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0、60μg/mL PolinaceaTM结合PWM可显著刺激PBMC的增殖;PolinaceaTM能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FN-γ,但不同浓度的紫锥菊提取物对IFN-γ的产生无显著影响(P)0.05).试验结果为体内试验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鸡肝微粒体细胞色素P450(CYP450)酶系活性的测定方法,应用超速离心法提取了12只60日龄依莎公鸡的肝微粒体,采用Bradford法测定肝微粒体蛋白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CYP450酶系活性。结果显示,肝微粒体蛋白含量为11.32 mg/g±1.43 mg/g,CYP450含量为0.71 nmol/mg±0.08 nmol/mg,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活性为3.01 nmol/(min.mg)±0.26 nmol/(min.mg),AND活性为2.36 nmol/(min.mg)±0.18 nmol/(min.mg),ERND活性为1.21 nmol/(min.mg)±0.11 nmol/(min.mg),AH活性为0.25 nmol/(min.mg)±0.03nmol/(min.mg)。结果表明,建立的鸡肝微粒体CYP450酶系的检测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双峰驼CYP1A酶体外活性及其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首先采用差速离心法制备双峰驼肝微粒体,并优化其体外孵育体系,然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双峰驼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CYP1A酶特异性底物非那西丁的代谢产物对乙酰氨基酚的动态含量,并借助Origin Pro8.6软件计算CYP1A酶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双峰驼肝微粒体具有良好的酶活性,其蛋白质含量为1.652mg/g±0.341mg/g。经优化后孵育体系的最适宜底物的质量浓度为200μg/mL,最佳肝微粒体的质量浓度为4.95mg/mL,最适宜孵育时间为30min。双峰驼CYP1A酶体外孵育体系的最大反应速度为0.224 6nmol/(min·mg)±0.041 8nmol/(min·mg),米氏常数为5.577 9μmol/L±0.634 2μmol/L,内在代谢清除率为0.080 4(mL·min)/mg±0.023 1(mL·min)/mg。结果表明,本试验通过借助特异性探针药物动力学特征的研究,成功检测了双峰驼CYP1A酶的体外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15.
新型伊维菌素微球片剂的制备及其对猪蛔虫病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包封了伊维菌素的玉米醇溶蛋白微球制备新型伊维菌素微球片剂。通过片剂崩解试验和硬度测试,优化了其配比和干燥时间;将制得的片剂在温度为(40±2)℃、相对湿度为(75±5)%的条件下进行为期6个月的加速稳定性试验,评估环境因素对片剂质量的影响;通过对猪蛔虫病的疗效试验,确定了该伊维菌素微球片剂的推荐剂量及药效持续时间。按照优化配方制备的药片崩解时间小于15 min,对温度和湿度不敏感,稳定性佳;剂量在0.3 mg/kg以上的各伊维菌素微球片剂处理组给药7、14、21 d后,蛔虫卵转阴率均超过90%,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空白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果证实,该新型片剂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二2 2五年版)》的要求,对猪蛔虫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推荐剂量为0.3 mg/kg,药效能持续3周以上,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通过抗肿瘤作用试验,显示大蒜提取物对体外培养的人红白血病K562及胃癌SGC-7901细胞的作用,用小孔板法在16.0、8.0、4.0和1.0mg/mL终浓度剂量培养24 h后,残留率分别为42.85%、50.22%、64.43%、75.32%及39.65%、47.48%、60.74%、73.41%;对小鼠移植性肿瘤肉瘤S180及肝癌Hep A用大蒜提取物18.0 mg/kg及9.0 mg/kg剂量,瘤重抑制率分别为42.4%、39.6%及35.3%、33.3%.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猪组织器官中喹烯酮含量的方法 ,用于监测猪食用组织中喹烯酮的残留。肝、肾、肌肉、脂肪组织样品经乙酸乙酯、乙腈、正己烷、氯仿等试剂提取、纯化后 ,采用Waters 5 10高效液相色谱仪在 312nm波长处检测 ,流速为 1.0mL/min。检测结果 ,脂肪、肝、肾、肌肉的标准曲线及线性范围分别为Y =4× 10 - 5X - 0 .0 2 4 3、0 .0 0 5~ 0 .0 80 μg/g ;Y =7× 10 - 5X - 0 .0 2 32、0 .0 0 5~ 0 .80 0 μg/g ;Y =2× 10 - 4X - 0 .14 2 4、0 .0 0 8~ 0 .0 80 μg/g ;Y =8×10 - 5X - 0 .0 5 2 4、0 .0 0 8~ 0 .0 80 μg/g。在本试验条件下 ,脂肪、肝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0 .0 0 4 μg/g ;肾、肌肉为 0 .0 75 μg/g。平均回收率 :肌肉 99.85 %± 4 .95 % ,脂肪 10 3.15 %± 8.2 5 % ,肝 96 .5 5 %± 9.16 % ,肾 10 2 .10 %± 6 .87%。精密度测试喹烯酮的日内各组织不同浓度的RSD(相对标准差 )均小于 12 .0 % ,日间均小于 18.5 %。本方法灵敏度高 ,重复性好 ,符合兽药残留试验技术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筛选天然抗皮癣病真菌新药,观察了姜黄射干栀子(姜射栀)中药组方涂膜剂对家兔真菌皮癣病的疗效。用犬小孢子菌标准菌株人工感染健康家兔,采取有皮肤症状家兔的皮屑、被毛,进行真菌学分离培养及鉴定以确定真菌菌悬液造模成功的最低浓度。采用最低浓度的菌悬液造模。分别用22.5、67.5、202.5g/L姜射栀提取物涂膜剂通过皮肤涂擦法治疗家兔真菌皮癣病,比较观察涂膜剂的疗效。结果显示,通过培养特性、菌落性状、菌丝形态、孢子性状特征等鉴定,确定造模成功的犬小孢子菌悬液的最低浓度为1×108 CFU/mL;67.5、202.5g/L剂量组涂膜剂对家兔真菌皮癣病均有较好的疗效,其中202.5g/L涂膜剂对家兔人工感染真菌皮癣病有治愈的作用。结果表明,姜射栀提取物涂膜剂对家兔人工感染真菌皮癣病具有一定的疗效,为进一步筛选抗真菌外用新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抗氧化酶在硝基苯中毒小鼠睾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将10周龄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硝基苯染毒组(26 mg/kg、52 mg/kg、105 mg/kg)、花生油溶剂对照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对各组试验小鼠进行处理后,于第30 d检测小鼠血清和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及MDA含量,并通过DNA Ladder条带和透射电镜检测睾丸细胞的凋亡.结果,染毒组血清及睾丸中SOD、GSH-Px、CAT的活性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低于溶剂对照组,MD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P<0.01或P<0.05)高于溶剂对照组,染毒组均显示DNA Ladder条带;电镜下细胞核皱缩,异染色质边聚,呈现典型凋亡现象.结果表明,硝基苯中毒能够诱使睾丸发生氧化应激,进而导致睾丸细胞发生凋亡,抗氧化酶在睾丸细胞凋亡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以穿心莲内酯为指标性成分,应用RP-HPLC法,测定了岭南黄鸡内服穿心莲超细粉后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含量。结果,在测定的时间段(服药后第0~6 h),穿心莲内酯在血浆中均有分布,给药后约1 h达到峰值,峰浓度约为1.75μg/mL;给药后第6 h的峰浓度约为0.09μg/mL。平均绝对回收率为85.24%~91.18%,定量限、检测限分别为0.04和0.02μg/mL。研究结果为建立禽类血浆中穿心莲内酯的测定方法,对动物服用穿心莲后有效成分的吸收情况进行评价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