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和基石,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国际政治和外交思想。孔子以道义、礼制和信誉为起点,论述了道义、礼制和信誉与国家权力、国际合作和国际和平之间的关系,形成了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孔子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具有内外联系、道义至上以及和平主义的基本特征。孔子主义是新中国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思想来源,催生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外交准则、持久和平的奋斗目标、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以及和谐世界的外交理想。研究孔子主义有助于建设和发展有中国学派和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理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外交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并确立了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导新形势下的中国外交提供了理论和思想武器,为推动国际体系变革完善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强烈的问题意识与变革方向、时势与动态体系的整体把握、智慧与外交实践的相辅相成、底线思维与综合国力的保障、人文主义与天下情怀的观照等五大方面,精准发力,积极推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理论与实践,成功激活了中国国际关系理论,也为全球国际关系理论贡献了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3.
本文把现存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分为两大类,分别冠之以"硬理论"和"软理论",并以这种分类法为标尺对国际关系理论史上的三次论战做了分析,指出这三次论战都是概念上的错位。本文认为,对国际关系理论的这种分类应该有助于厘清现有理论的混乱关系,并为建立统一的国际关系理论体系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4.
从新时代中国外交实践中形成和确立的习近平外交思想,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深刻把握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世界发展大势,提出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等新理念新主张新倡议,回答了新时代如何做好对外工作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对中国和平发展、世界繁荣进步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为当代中国外交和国际关系理论做出创新性贡献。  相似文献   

5.
6.
本文在分析宗教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从"放逐"到"回归"这一现象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宗教与外交关系研究的成果进行了评述,进而从外交理念、外交决策、外交运行机制三个视角分析了宗教对外交的影响。在外交理念层面,宗教构成了一个国家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深层次结构,宗教价值观作为文化价值观的内核,深刻影响了国家外交政策的价值基础和价值判断。在外交决策层面,宗教的作用由于各国外交决策机制各不相同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在政教合一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机制的影响具有主导性、直接性的特点;在政教分离国家,尤其是实行现代民主制度的国家,宗教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则具有间接性、潜在性的特征。宗教对外交运行机制的影响更为复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宗教在外交议题和目标确定、社会动员、组织实施三个环节发挥其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7.
2016年,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统筹内外两个大局,沉着稳健,运筹得当。这包括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峰会,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推动国际发展合作,获得国际社会积极响应和普遍认同,为建立更加公正合理国际秩序做出特殊贡献;主动运筹大国关系,稳妥应对周边变局,为国内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进一步拓展和维护海外利益,给中国外交提出更高要求。时代已把中国推至潮头,中国正在以特有方式履行大国责任,必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中国的角色定位和国际责任、中国的国际战略、中国外交的实践分析与理论思考、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等方面系统介绍了在复旦大学召开的"中国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2006年度国际青年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中国政治文化、价值文化的核心,在于道儒法三家,更具体地说是在老子、孔子、商子(商鞅)的思想中。中国政道的高峰在老子,人道的高峰在孔子,治道的高峰在商鞅。三家各有长短,精华互补,其思想的核心和精华构成了华夏主义。华夏主义关注人,重视道,强调法,在论述国家治理的同时,也为学术界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观察视角。  相似文献   

10.
习近平外交思想是中国面对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进行外交实践的强大思想武器,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它为纷繁复杂的世界注入了清新的中国智慧,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前瞻性的布局。习近平外交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世界提供了独特的中国方案,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1.
为了恢复国际商业捕鲸的合法性,日本采用"外交沟通"与"经济援助"等方式在全球范围展开全方位、多层次捕鲸外交,并取得了部分进展。从发展趋势看,虽然近期国际社会反捕鲸声音日趋高涨,但鉴于国际捕鲸管理体制自身存在的缺陷、日本国内支持捕鲸政治基础坚实等,日本仍会利用种种借口继续大量捕鲸,国际捕鲸与反捕鲸形势更趋复杂,前景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2.
农业外交是一种古老的外交形式,也是一项崭新的研究议题。当前正在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国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农业外交提供了新契机——为加快中国农业的国际化经营及农业外交注入了内动力,沿线国家对于发展对外农业合作的强烈需求为中国的农业外交提供了外推力,中国与沿线各国资源的契合为中国推进农业外交搭建了牢固的桥梁。当然,中国在"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开展农业外交也存在诸多不利因素,包括对象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中国与对象国之间在农业合作中的技术层面问题、自然灾害与动植物疫情风险以及国内部门利益竞争等。要搞好农业外交,中国需要做好农业外交的顶层设计,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有效的双边及多边农业合作机制,扩大与涉农国际组织与相关金融机构的合作。  相似文献   

13.
14.
多边主义是中国外交理念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多边主义理念植根于"协和万邦"的传统文化,继承和发展了新中国优良外交传统,体现了中国对国际公平正义的理解及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追求。联合国是中国实践和维护多边主义的重要平台。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不断加大对联合国的财政、人员和理念贡献,成为支持多边主义的重要力量。在多边主义面临严重倒退风险下,中国推进联合国外交的外部环境趋于严峻,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多边外交能力建设和全球伙伴关系建设应成为中国联合国外交的着力点。  相似文献   

15.
在大国主宰的国际社会里,中等国家的作用始终有限。进入21世纪,中等强国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作用提升,成为决定国际体系走势的一支重要力量,并开始成为全球游戏规则的制定者。中国目前的外交布局中没有中等强国的定位,对此需要加以调整,以适应中等强国崛起的新形势。  相似文献   

16.
国际关系规范理论是一种以价值判断为基础、旨在探寻应然世界的理论,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它的两种主要思想传统。世界主义发轫于智者学派,成形于近代的康德,到贝兹和罗尔斯那里形成比较系统的理论;社群主义可上溯至柏拉图,成形于近代的黑格尔,当代的沃尔泽与弗罗斯特则是两位典型的国际关系社群主义学者。这两种思想的分歧在于四个方面:人的概念、国家的道德地位、普世主义与特殊主义之争以及未来向度。世界主义与社群主义构成了国际关系规范理论的价值两端,各有其内在的理论缺陷。只有综合这两种视角、融合个体价值与社群价值,提倡道德共存与对话,才能摆脱理论困境,推动现实世界的进步。  相似文献   

17.
国际关系理论建设的本国意识,有一个局部发育、整体性自觉(强化)、系统化和理论化的发展过程。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是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中国意识发展的重要转折期,由发育期进入整体性自觉时期。世纪之交的中国理论大讨论实质上是一场理论系统化的学术努力,产生了多方面的后果,其中一个重要的后果就是"中国学派"概念的提出。从中国意识,到中国理论,再到中国学派,这是一个递进向前的逻辑。将关系性这个概念作为中国学派建构的本位,是建立既符合中国特色又有时代特征的国际关系理论的重要努力,具有理论上的可能性。在中国学派提出的过程中,出现了较多有影响力的理论假定,其中体系程度较高、参与讨论范围较广、地域性较强的三个理论流派是道义现实主义、共生理论和共治理论。建立和发展中国学派,有必要建设一套相互间密切联系的概念群或概念体系。关系、共生和共治等概念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补充的。未来的中国学派建设,关键要在整合、抽象、国际化和创新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角色理论"是当代国际关系理论界分析国家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重要范式。在角色理论的分析框架下,影响一国外交政策制定与实施的变量主要是基于国家角色定位基础之上的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本文通过考察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角色定位,分别分析了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两个层次影响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决策中角色身份与角色预期的变化。在国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身份的主要是其决策参与者,包括俄罗斯总统、中央官僚机构、大型国有能源公司以及地方政府。在国际政治层面,影响俄罗斯能源外交角色预期的主要是俄罗斯与中国能源对话机制、俄罗斯对东北亚能源结构的认知以及与西方能源关系的变化。本文通过角色理论的分析范式总结了俄罗斯对中国能源外交的决策逻辑并将中俄近年来能源合作取得突破作为案例分析了这一决策逻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中国公共外交的指导理论、沟通理论和价值观理论,建立了基本的理论框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认为必须从中国外交理论出发,吸收国外理论的精华,针对中匡的战略目标,构建、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的公共外交理论。  相似文献   

20.
楚树龙教授的近作《国际关系基本理论》首先从外交政策和世界政治经济两个层面解读国际关系, 然后用中国学者特有的眼光观察世界并在一些领域作了有益的探讨。该书始终贯穿着对人的关注, 它显露的人文 关怀意识和揭示问题的角度非常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