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万桥飞架的贵州,不仅打通了推动发展的经济之路,改善民众生活条件的民生之路,也衍生出围绕桥梁做文章的旅游之路。逢山钻洞,遇水架桥,在没有平原的贵州,这是公路建设的常态。据统计,目前,贵州有2万多座桥梁,是全国公路桥梁最多的省份。以从水面到桥面距离为标准,目前已建成高度排名世界前10名的桥梁,贵州有5座;排名前100名的桥梁,贵州有46座;高度超过300米的超级桥梁,全世界23座,其中多达16座在贵州。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贵州在喀斯特高原架起2万余座桥梁,在崇山峻岭间建起“高速平原”。贵州的桥梁数量多、类型全、技术复杂、施工难度极大.创造了数十项“世界第一”‘覆盖梁桥、拱桥、悬索桥、斜拉桥等,几乎包揽了当今世界全部桥型,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梁博物馆”世界高桥前100名中,40多座在贵州从海拔500多米的赤水河谷,到海拔2000多米的乌蒙高原,一座座架设在高山峡谷间的世界级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相似文献   

3.
莫欣欣 《当代贵州》2022,(29):20-21
<正>一架飞桥,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快捷”“互动”“创新”,这3个关键词背后,不仅展示着贵州桥梁带动经济发展,也展现全省群众因桥收获更便利、更开放、更发达的生产生活方式。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过去10年,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建成18座世界级桥梁通联八方。桥梁带来的“快捷”“互动”“创新”3个关键词背后,不仅展示着贵州桥梁带动县域经济发展,变现自身聚合流量的永续发展势头,也展现全省群众因桥收获更便利、更开放、更发达的生产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杨宇峰  屠琪 《当代贵州》2023,(Z2):118-120
<正>贵州在世界桥梁发展史上不断创造和书写奇迹。由于地势复杂,建设者们在喀斯特高原上,面对重重困难,挑战不断,被逼出了创新意识,用百余项国家级和省级技术创新,在群山中架起座座现代桥梁,引领着世界山地造桥的潮流。一代又一代贵州桥梁人不断创新探索,不断传承跨越,创造了万桥飞架的人间奇迹。本刊特邀两代桥梁人对话,看他们如何传承与创新,坚守与突破。  相似文献   

5.
王法 《当代贵州》2023,(Z2):110-111
<正>黔贵大地上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桥梁,让全省交通条件迎来了历史性的变革,铺就了贵州各地与外界对接的坦途。2月中旬,走进位于铜仁市大龙经济开发区的贵州嘉尚新能源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各种施工机械协同作业,一派繁忙,项目已进入冲刺收尾阶段。  相似文献   

6.
正半个多世纪以来,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足迹遍布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并进军菲律宾等海外市场,先后参与修建了155条高速公路、600余座桥梁。在世界排名前100名的高桥中,贵州桥梁集团修建了14座。贵州桥梁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贵州桥梁集团"或"桥梁集团"),由始建于59年前的贵州第一支桥梁工程队逐渐发展壮大而成,现已成为  相似文献   

7.
桥瞧经济圈     
莫欣欣 《当代贵州》2022,(29):18-19
<正>世界桥梁看中国,中国桥梁看贵州。过去10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在绿水青山间建成18座世界级桥梁通联八方。通,则顺,只见桥上人便其行、货畅其流。联,则兴,且看飞桥打开黔货、黔景八方市场。一架飞桥,一头连发展,一头连民生。桥、大桥、特大桥,正以不同长度的半径,在黔贵大地铺展开来,释放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春节长假归来,本刊外省籍记者纷纷谈起回家过年的见闻,他们都说,回家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己成了贵州的义务宣传员。如同他们,今天,越来越多的“新贵州人”,就像一条条纽带、一座座桥梁、一个个窗口,将贵州与外界联系起来,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展现在家人面前,让他们周围的人更加了解贵州、喜爱贵州、向往贵州。本刊请部分外省籍记者将其回乡见闻整理出来,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近年来贵州对外形象的可喜变化。  相似文献   

9.
你一定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过那人山人海座无虛席的乡村球场。一场村子里的篮球比赛,能吸引多少观众?贵州台盘村给出的.答案是2万人。一个乡村足球赛一天能有多少人围观?贵州榕江县又给出了答案,5万人。大大小小的足球、篮球比赛,可以说每天都在全国各地上演,为什么贵州的“村BA”和“村超”能够冲出小山村,火到全国?  相似文献   

10.
正世界高桥前100名,近半数在贵州。鲜为人知的是,过去长期交通发展落后的贵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凭着开放发展的闯劲和后发赶超的拼劲,将"贵州桥"修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并屡获大奖。世界高桥前100名,近半数在贵州。多少年来,贵州人在喀斯特高原上架起2万余座桥梁,数十个世界第一的纪录仍在不断刷新,"世界桥梁博物馆"——贵州名副其实。鲜为人知的是,过去长期交通发展落后的贵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凭着开放发展的闯劲和后发赶超的拼劲,将"贵州桥"修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  相似文献   

11.
袁航 《当代贵州》2023,(Z2):96-97
<正>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高崖深谷,如何一桥飞架,令天堑变通途?答案无疑是向科技要动力,以创新激活力。“贵州在桥梁建设方面开展了大量攻关,在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设计、施工、技术等各个方面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围绕峡谷大跨径桥梁的结构体系及理论等瓶颈问题,攻克了一系列科学技术难题。”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许湘华说,桥梁建设大跨越,助推交通大提升,万桥飞架,大道纵横,构筑起贵州高质量发展的“高速平原”。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青团》2023,(9):30-31
<正>曾经,“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人无三两银”是贵州的“标签”;如今,贵州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已成为“中国之治”、“中国奇迹”的一个缩影。千年梦圆,这是一个亘古未有的胜利—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9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92万人搬出大山,减贫人数、易地扶贫搬迁人数均为全国之最,贵州脱贫攻坚实现历史性全胜,贵州综合经济实力大踏步前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感觉生活中变化最大的莫过于道路的畅通。 你看,那一条条宽阔平整的街道、高速公路四通八达;那一座座横空出世的桥梁连接四面八方,“天堑变通途”。过去那种“路难行,难于上青天”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沟通的桥梁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4.
《当代贵州》2008,(5):27-29
编者按 春节长假归采,本刊外省籍记者纷纷谈起回家过年的见闻,他们都说,回家最深的印象就是自己威了贵州的义务宣传员.如同他们,今天,越来越多的"新贵州人",就像一务条纽带、一座座桥梁、一个个窗口,将贵州与外界联系起来,把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展现在家人面前,让他们周围的人更加了解贵州、喜爱贵州、向往贵州.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水利建设的艰苦奋战中,一直担当着“先锋队”的贵州水利实业有限公司,将通过持之以恒的技术创新和辛勤奉献,在黔山秀水之间筑起一座座“民生丰碑”,让“水美贵州”的美好愿望一步步成为现实. 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的鱼洞峡,是很多贵阳市民周末休闲的去处.2013年,这里的高峡深谷间悄然耸立起一座大坝,从此,风光秀美的鱼洞峡又成为了贵阳市东北片区的“大水缸”.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3,(30):32-33
在贵州北部。有一座风情万端的小城,她就是素有“高原明珠”和“云贵小江南”美誉的湄潭县。 湄潭是贵州茶叶第一县,西部地区唯一获得“中国名茶之乡”称号的行政区域。全县茶叶种植面积位列全国第三位。同时也是全国茶产品最为丰富的地方,“湄潭翠芽”茶40余次获得国家级金奖。湄潭拥有的“中国茶海”是目前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连片茶园,面积达4万多亩。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的贵州,公路、铁路、民航、水运发展齐头并进,"高速平原"代替了"地无三尺平",逐渐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有力带动了后发赶超、跨越发展。9月底,世界最高的混凝土高塔桥——平塘特大桥成功合龙。这座被世人称为"最高、最美的天空之桥"再一次向世界证明,万桥飞架的贵州正昂首阔步走在世界桥梁建设最前沿。  相似文献   

18.
陈玲  李雪 《当代贵州》2023,(Z2):116-117
<正>李钊和秦桂芳从普通的技术员到攻坚团队的主力,再到项目总工程师,成为彼此学习的伙伴、生活的伴侣、事业的搭档。在贵州交通建设行业,贵州路桥集团的李钊和秦桂芳,被人们称作“建桥伉俪”。在校园相识相爱的他们为了“要让贵州交通换个模样”的铮铮誓言,毕业后携手返回贵州,学以致用,奉献贵州交通。参加工作后,李钊和秦桂芳第一个参与的项目便是广州新光大桥,这座大桥是一座飞雁式三跨连续中承式钢箱桁拱桥,其主桥长度为当时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9.
何登成 《当代贵州》2023,(Z2):114-115
<正>自1993年参加工作以来,张胜林先后参与了江界河大桥、大小井大桥等代表性工程建设,每一个项目背后都有她洒下的辛勤汗水、留下的坚实步伐、彰显的使命担当。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桥,近半数在贵州。这一座座横跨高山峡谷的空中艺术品,从图纸跃然于山间,凝聚着多少贵州桥梁人的智慧和汗水。  相似文献   

20.
杨涛 《当代党员》2023,(23):18-19
<正>重庆山高坡陡,两江环绕,桥梁林立,素有“桥都”美誉。在市直管快速路上,分布着300多座桥梁,其中有8座市直管跨江大桥。这些桥梁如同城市的交通动脉,每天承载着大量人流车流,需要精心管护。依托数字赋能,重庆市城市管理局下属重庆市市政设施运行保障中心着力提升市政设施数字化应用及管理水平,通过打造智慧市政系统,为城市桥梁等市政设施的管理和养护注入更多智慧力量,守护好城市交通“生命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