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我国行政审判体制是在建国后建立起来的,其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促进行政主体依法行政等方面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制度设计方面的原因,这一审判体制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弊端。德国司法系统模式能最大限度确保行政法院依法独立公正审理行政案件,为欧陆各国所效仿。设立类似德国模式的行政法院可为我国行政审判体制的现实困境找到出路,为此,需要我们观念上的及时跟进以及处理好行政法院的组织设置与人员安排。  相似文献   

2.
围绕行政审判体制改革,设立行政法院的呼声异常响亮。支持者认为行政法院的设立可以解决我国行政审判体制存在的各种问题。实际上,独立性是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在法院内部去除行政化,在外部保证各级法院摆脱地方政府的控制。除此之外,要将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放到我国司法改革的大背景下统筹考虑。在改革付诸实践之前,需要对行政法院的制度定位、制度成本及其在我国的生长环境等因素进行充分考察,不可将设立行政法院当做解决行政审判体制诸多问题的万能钥匙。  相似文献   

3.
行政强制执行制度是行政法的一项重要制度 ,其中执行模式的选择是该制度的核心内容。我国现行行政强制执行模式存在法律归属不清、与行政效力原理相背、行政职能与司法职能混淆、运行成本高等诸多弊端。我国应设立行政法院 ,推行行政强制执行由行政法院执行模式。  相似文献   

4.
行政诉讼作为化解行政纠纷特别是官民冲突的重要途径,在处理社会矛盾之际愈感无力。尽管新《行政诉讼法》取得些许成效,而半间半界式的改革实属隔靴搔痒,难以根治行政诉讼顽疾。将取消基层人民法院一审行政案件管辖权、相对集中管辖以及设立行政法院三种改革方案比较视之,无疑设立行政法院更具优越性。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司法一元化模式以及人民法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的原则下,以司法审判区域与行政管理区域相分离为目标指向,设立受最高人民法院监督与指导且独立于地方的三级行政法院架构,以实现司法权对行政权的有效监督,彰显行政诉讼的应有价值。  相似文献   

5.
熊震 《前沿》2006,(11):174-176
法国的行政法院是独立于普通法院之外的一个法院系统,虽然采取用司法审判的方式来裁决行政纠纷,但是它最大的特点是隶属于行政权力而非司法权力。在200多年的实践中,它已经被证明是最富有特色、最适合其国情的模式选择,这与它背后完善的制度保障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6.
职权主义和当事人主义两大模式不再截然分野,走向互相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在这种模式融合的大背景下,我国现行的强职权主义行政审判模式日益显示出与生俱来的弊病,必须加以抛弃。我国未来的行政审判模式既不应是当事人主义,也不应是职权主义,而应选择职权—当事人主义,并按照此种模式对我国行政诉讼有关制度进行重新设计。  相似文献   

7.
江苏省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4年学术年会围绕政府治理中的行政法问题研究、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研究以及行政审判体制改革研究等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和交流。与会代表集中讨论了行政立法、行政决策、行政执法、行政监督和行政救济等环节中的法律保障、法律规制以及行政法治的地方经验等问题;还以环境司法保护为切入点,集中讨论了环境公益诉讼中相关问题;在行政审判体制改革方面,创设行政法院体系的必要性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此外,与会代表对行政诉讼中的具体制度也进行了深入研讨。本次年会还关注了税收执法程序、行政登记行为属性、城乡行政规划、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出租车行业政府管制及打车软件管理等城市交通治理上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诉讼法律制度没有区别不同类型的行政行为,没有根据不同行政行为中的行政机关担负的不同职责而分别设定不同的合法性判断标准,“尽责即合法、未尽责即违法”的判断模式既不能适应审判实践活动的需要,亦与社会活动的复杂性和政府职能转变不相协调,现行的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确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完善。  相似文献   

9.
行政审判独立是行政诉讼制度得以发挥其效用的前提。要保障我国各级人民法院的行政审判独立,必须妥善处理好行政审判独立与执政党、国家权力机关及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调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社会基础,被誉为"东方经验"。我国现行立法已明确调解制度在民事诉讼中的地位,在刑事诉讼领域也有其适用的空间,但在运用调解手段来解决行政争议时,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满足实践的需要,导致了立法与实践的冲突。分析我国行政诉讼中调解制度存在的困境,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行政诉讼调解制度进行一定的思考,希望能早日在行政诉讼法中确立其恰当的地位,使其在解决行政纠纷时充分发挥出优势,弥补行政审判的不足。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民事审判方式改革至今皆以开庭审理为重心,而支配这一改革历程的核心理念是程序正义。在目前我国二审民事案件数量剧增、司法资源日益紧张的形势下,必须引入分配正义理念,对复杂程度、重要程度不同的案件适用不同的诉讼程序。我国应探索二审简易开庭模式,对正式开庭制度进行补充;简化正式开庭的庭审程序,提高庭审效率;有条件承认"非正式开庭"。通过建立以上多层次的开庭模式,使我国民事二审开庭制度走出现实困境。  相似文献   

12.
法官员额制改革催动着我国法院内设机构的优化调整,而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作为配套措施具有显著作用。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是构建以法官为核心,法官助理、书记员为辅助的新型审判权运行模式。其不仅旨在解决层级管理制度影响审判独立性、案件呈报审批制度致使责任主体不明、传统审判庭不利于审判团体作用发挥的三大表征问题,还蕴含着内部去行政化、缓和人案矛盾和加快法院内设机构改革的价值取向。团队人员匮乏、基本定位与权责划分不清、现有法官考核模式不匹配是基层法院审判团队建设的三重困境,可通过探索多层次的审判团队模式、拓宽审判辅助人员的来源渠道、完善法院绩效考核模式予以突破。  相似文献   

13.
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制度的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作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以求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制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  相似文献   

14.
康猛 《大连干部学刊》2007,23(12):40-42
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诸多问题与我国的行政程序和实体法律,以及行政诉讼法对有关行政机关互动关系制度的设计上存在某些缺陷关系甚大.从法理和实践的角度对目前我国行政审判面临的问题作以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研究,以求更好的保护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规制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  相似文献   

15.
刑事审判行政化是妨碍刑事司法公正的顽疾。在体制化变革存在困境的现实条件下,重新审视程序正义的价值和意蕴,依程序视角为司法与行政设定必要的界限,并运用程序规则保障权利和规范权力,为我们重新审视和解决刑事审判行政化问题创造了可能条件和制度空间。  相似文献   

16.
《群众》2020,(14)
正随着依法行政改革进程的推进,公众参与制度在我国重大行政决策领域得以深入发展。目前,面临着公众参与率低、形式单一陈旧、公众与行政机关的交流渠道不通畅等困境。突破这种困境,开创出一条有序的、法治化的制度出路,不仅需要完善从中央到地方相关的法律规范,也需要在实践中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制度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已正式成为 WTO 成员。入世对中国的挑战是全方位的。本文试就入世对我国审判制度的挑战以及应对策略作些探讨。一、入世后我国审判独立制度面临的挑战我国《宪法》规定,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任何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干涉。”这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与 WTO 的有关制度吻合,WTO 协议规定,“涉及反倾销、反补贴、海关估价、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最终行政裁决和复审决定,可特别要求司法仲裁或行政法庭迅速审议”,该程序应“完全独立于负责作出该裁决或复审决定的当局”。这与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是相符的。但是,我国的审判独立制度还需得到有效保障。各级法院尽管与检察院、政府都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  相似文献   

18.
刘飞 《前沿》2007,(9):159-161
行政复议体制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确立合适的模式及选择正确的路径。我国独特的国情决定了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不能完全照搬欧陆模式和英美模式。学术界所提出的行政法院模式和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在可行性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也不宜采用。在现阶段,我国行政复议体制改革应确立新型的行政复议委员会模式,在路径上采取由中央统一部署、逐步推进、渐进达致目标的方式,并使行政复议体制改革与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联动进行。  相似文献   

19.
田宪刚 《前沿》2010,(8):108-110
和解符合我国的传统文化观,新时期结合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及在行政审判实践中出现的高撤诉率,行政诉讼中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必将在审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行政诉讼和解制度对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汪应明 《求索》2010,(12):167-168
《国家赔偿法》所确立的行政追偿制度在保护国家利益,惩治行政职权违法等方面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该制度本身及实际执法效果而言,还有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笔者认为,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现行行政立法对行政追偿制度,特别是对该制度实施程序方面的规定还很不完善,存在着较多的立法缺失。同时,内部行政行为的性质定位也严重制约着行政追偿制度的发展,成为行政追偿制度出现困境的主要症结。建立行政追偿的正当程序,重新定位行政追偿的性质是行政追偿制度走出困境,消除症结,不断完善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