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0 毫秒
1.
当今世界,全球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不可逆转的大趋势。面对开放的世界,企业必须站在新的角度和新的高度重新审视企业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捕捉机遇和规避风险。青岛海尔就是一个站在世界潮头具有强烈的全球观念的企业。深化企业战略研究是企业竞争实践的呼唤,也是21世纪更为复杂、激烈的市场较量的呼唤。研究青岛海尔的全球战略观,将为我们造就一批具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创新理念、优秀品质的企业家提供良好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讲话中提到"企业家精神",形成了关于企业家精神的新观点新思想新理念,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对优秀企业家精神做了深入的阐述,明确了激发和保护优秀企业家精神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对于深化改革开放、实现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论述,着力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不断优化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政务环境和法治环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工匠精神"和"创新精神"在今天的中国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2016年12月14日,《咬文嚼字》杂志发布了"2016年十大流行语","工匠精神"入选。将工匠精神放到企业员工层面,工匠精神是一种敬业精神,而将工匠精神放到企业领导层面,则工匠精神是一种企业家精神;《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于2015年6月16日正式公布,文件中着重强调了创新驱动的重要性,同时,创新精神本身又是企业家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关系,是在一定层面上研究企业家精神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关系。本文通过两个具体而生动的例证,对工匠精神与创新精神具有对立统一关系这一论点做出了详细论述,并据此认为现阶段中国企业家应更多地采用渐进式创新的方式,坚持不懈地逐步积累创新动力以求突破,才能在双创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4.
"把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到极致"是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这一国家战略落地的根基,是一种积极的态度和精神,是时不我待的一种倡议;真正把企业创新驱动战略发挥到极致尚需更大的努力和决心,尤其在科技投入上、成果转化的激励上、珍惜人才、善用人才等方面,企业要以企业家的精神和担当用好、用足政策、做好份内的事,政府要以更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做好支持和扶持。相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作用会越来越显著,创新型国家建设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努力下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5.
企业家精神是企业精神的支柱,它规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个性和方向,任何卓越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优秀的企业家精神为依托的,二者密不可分。企业家应具备创新精神、冒险精神、求实精神和开拓精神。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战略性思维的体现,其中包含着对中国的一系列问题的战略性思考和认识,具有战略性意义.学习、领会、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从战略的角度,掌握战略思维,具有战略性创新精神,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运用科学的战略思维指导、运筹、决策中国革命战争,对于中国革命战争扭转旧局、创造新局,战胜国内外强敌,从胜利走向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实践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的本体战略思维、统筹全局的整体战略思维、高瞻远瞩的前瞻战略思维、着眼特点的创新战略思维、把握枢纽的重点战略思维和敢于斗争的求胜战略思维是其对战争规律的科学总结,是其战略思维的精髓和灵魂。毛泽东战略思维是我党我军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克敌制胜的锐利思想武器和指导方针,是当前我们对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未来战争进行“战略思考”“战略构想”“战略运筹”和正确“战略指导”“战略抉择”“战略决策”的重要理论源泉和科学指南。  相似文献   

8.
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存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9.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投身于创业大军。什么样的企业可以发展壮大,什么样的企业家能够收获成功,一方面要依靠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提供良好创业环境和创业条件。另一方面,企业家们的自身因素尤为重要。因此,创新能力、冒险精神、敢于承担风险的勇气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每一位优秀企业家的基本要求,也是企业家精神在创新创业中的具体体现。纵观新时代下的成功企业,从创始初期到发展壮大,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与体现企业家精神的过程。"蚂蚁金服"、"小米科技"等公司的案例说明,创新创业离不开企业家精神,优秀的企业家更离不开企业家精神。  相似文献   

10.
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做大-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实践-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存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运用宽广的世界眼界、深远的历史眼光、卓越的战略思维、科学的创新精神观察和分析宗教问题,形成了关于宗教问题和宗教工作的新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相似文献   

12.
浙江企业家群体在全国乃至世界上具有较强的影响力.研究浙江企业家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企业家精神是指在浙江这个特定区域范围内的企业家群体,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众多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过程中积累沉淀的知识、经验、能力、意志、道德和情操等的有效集成,主要体现为诚信精神、坚韧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等.新形势下,浙江企业家精神应得到传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是引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创新。协调推进“四个全面”必须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践需要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所要求的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角度认识其重要意义,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精神寓于企业家追求之中。企业家追求把企业"做强原做大原做长",就需要以"知识素养"(理性精神)为基础,以"创新能力"(实践精神)为表现,以"憧憬未来"(自由精神)为指向。企业家在实现追求的过程中,就自然要实现"理性原实践原自由"三个层面的企业家精神。因此,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弘扬企业家精神,要从非公制经济企业运营实际出发,遵循企业家精神发生发展的内存逻辑,引导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提高知识素养弘扬理性精神、修炼创新能力弘扬实践精神、憧憬未来弘扬自由精神。  相似文献   

15.
在协商实践中,部分领导干部缺乏战略思维的能力,这与协商民主的发展要求不相符合。其主要原因在于主体认知不明确,未能站在国家战略的高度思考问题,在具体工作中缺乏大局意识和长远眼光、创新不足等。对此,应从巩固战略思维的哲学根基、坚守战略思维的政治灵魂、协商知识的专业性与理论体系的综合性相结合几个方面提升战略思维的创新动力着手,培养领导干部协商工作的战略思维。  相似文献   

16.
蓝海战略理论是由W·钱·金和勒妮.莫博涅的《蓝海战略》一书提出的。蓝海战略是以价值创新为中心,靠扩大需求,做大行业的蛋糕来开拓新领域。蓝海战略最大的贡献,就是提醒企业家不要与同行进行恶性竞争,而要以价值创新的方式开拓还没有人进入的新领域。蓝海战略理论的出现,给企业的战略管理吹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对中国众多陷入价格战泥潭的企业带来了新的思路,实施蓝海战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7.
企业家精神具有明显的民族性和区域性,存在于一个个具体的地域性企业家群体身上.浙商是极具代表性的企业家群体,浙商精神是极有典型意义的企业家精神.新时代浙商精神可界定为:在浙江这个特定的区域范围内,在自然、地理、经济、文化、历史和社会等众多生态环境因素的综合作用下,浙江企业家群体在长期生产经营和创业创新过程中积累沉淀的知识、经验、能力、意志、道德和情操等的有效集成,主要体现为诚信精神、坚韧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和担当精神等五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1月11日举行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是一个大党,领导的是一个大国,进行的是伟大的事业,要善于进行战略思维,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不仅极具针对性,而且极富战略远见,为领导干部锤炼战略思维、提升战略思维能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19.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那么,如何创新才能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呢?首先是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是中心环节,制度创新是体制保证,管理创新是根本保障,而企业创新的关键在于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行为。  相似文献   

20.
企业家精神,是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概念,最先由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来,核心是创新,即在各种既定条件的约束下,以创新思维和方法来实现经济活动的高效化,于企业家,借此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于整体经济,借此能够实现可持续的发展。新时代在创新这个总的主题之下,可以对企业家精神有更为丰富多样的理解,确实,创新精神仅仅是一种内核,在实践中,它必定有各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在不同的经济条件和情境下,企业家的创新精神也有不同的践行手段。企业家精神首先表现在突破旧规,实现全新定价上;企业家精神还表现在适时调整自身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便切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上;企业家精神还表现在正确对待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