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3 毫秒
1.
从柯达在成绩册上做广告的第一届现代奥运会起,赞助商就成为奥运密不可分的伙伴,毫无疑问,没有赞助商,就没有今天的奥林匹克。“帮助奥林匹克运动把奥运会带到世界上的所有人当中,不论他们是富有的还是贫穷的”——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这样评价赞助商和合作伙伴对奥运会的贡献。促进奥林匹克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开展,是对奥林匹克大家庭精神的最好诠释。根据入选奥运合作伙伴的“游戏规则”,包括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和2008年奥运合作伙伴的20多家企业,都是他们所在行业的佼佼者,当他们决定参与到奥运赞助中来时,实际上也选择了一条独特的企业文化之路:借助奥运,中国企业在国内市场稳固的基础上向海外进军;借助奥运,国际企业酝酿其中国经营战略的改变。同时,由于这些合作伙伴组织的与奥运相关的公众活动,很多普通人的梦想也因此被奥运点燃……从本期起,我们将带领读者走近这些奥运合作伙伴,从一个个侧面纪最奥运时代中国经济生活的变迁及公众实现奥运梦想的故事。我们最先探访的是奥迪公司——无论是名称还是标识,没有哪个合作伙伴能比它更“接近”奥运。2004年6月10日,大众成为2008北京奥运合作伙伴,奥迪作为2008年奥运会指定高级用车,将为所有的奥运会嘉宾提供用车服务。  相似文献   

2.
“后奥运时代”与推进北京的“城市形象”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历史性事件,也是中国与世界关系上的重要转折。未来中国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奥运的主办地和中国的首都,北京在后奥运时代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体制改革、科技创新与和谐社会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必须走在全国的前列,也是中国整体性的“后奥运时代“国家综合发展的龙头。  相似文献   

3.
“数字奥运”是“科技奥运”的时代特征,是“人文奥运”的弘扬手段,是“绿色奥运”的重要支撑。根据《北京奥运行动规划》提出的目标和任务,为2008年奥运会提供优质的信息服务,结合北京城市信息化的发展战略,特制定本规划。一、目标与策略(一)目标“数字奥运”的总体目标是:保障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出色举办,建立以人为本、个性化、符合国际惯例、体现中国特色的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加速“数字北京”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展示中国信息化水平和成就。  相似文献   

4.
奥运进行时     
2007新春赠送奥运礼物春节前夕,“福娃”、奥运徽章等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奥运气息的宣传品,通过我驻外使领馆送到外国友人手中。据悉,2007年,北京奥组委将陆续实施外宣品发放的“六个一万”工程,即为我驻外使领馆编制和寄送一万册《新北京、新奥运》宣传资料包、一万件奥运宣传品、一万册《北京2008》杂志、一万册北京奥运会宣传折页、一万张奥运宣传光盘和一万张奥运招贴画,用于在当地开展奥运宣传展示活动。  相似文献   

5.
推荐书目     
子荷 《中国减灾》2007,(1):58-58
目前,北京承办的2008年奥运会已进入倒计时阶段,北京奥运安全的保障能力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热点问题。2003年10月,国内首部专论“奥运安全”的专著——《安全奥运论: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一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此书是一本全面论述北京2008年奥运会安全建设减灾综合减灾战略的科技专著,从中外大都市及历届奥运会面临的灾害、事故等危机态势的管理视角入手,用全方位技术层面的规划设计、城市科技、生态环境研究等论述了2008年北京奥运安全的发展战略。《安全奥运论:城市灾害防御与综合危机管理》从宏观视角论述了安全奥运的基…  相似文献   

6.
奥运会是不同国家、地区人民欢聚的大舞台,2008年北京奥运会举世瞩目。良好的安全环境是奥运会成功举办的关键,中国将如何确保“平安奥运”?  相似文献   

7.
徐娜 《中国减灾》2007,(1):49-49
雅典奥运会是一届特殊的奥运会。鉴于2001年美国“9·11”事件,雅典奥运会期间大街小巷有7万名军警、军用机场有“爱国者”导弹、比雷埃夫斯港有巡洋舰、地中海有北约舰队、雅典上空有战斗机和飞艇……体育史上闻所未闻的陆海空立体警戒,让希腊投入奥运会的安保费用一再追加。奥运安全与安全奥运,严峻的考验、沉重的话题,警示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  相似文献   

8.
“绿色奥运”启动商机无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奥运会诞生刚刚超过100年,伴随着奥运的足迹,人类社会的工业文明与体育文明同步演进。1896年,顾拜旦复兴奥运之时,何曾想到100年后奥运精神不仅在全球发扬光大,其背后息息相关的巨大商业价值与全球化经济博弈已然成为推动奥运匹克盛会继续前进的不朽发动机。1984年,美国商界奇才尤伯罗斯极富想象地将奥运和商业紧密结合起来,使当年的洛杉矶奥运会成为“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从此以后,原本都是“赔本赚吆喝”的奥运会开始进入名利双收的时代。于是,“奥运经济”这个概念出现了。有人说,奥运经济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体育竞赛来寻找社会的…  相似文献   

9.
第8期杂志在选题上,适时紧扣“奥运中国奥运北京”这个全球华人共同关注的主题,“封面故事”《奥运来了》,从衣、食、住、行这些与来访宾客息息相关的生活细节入手,详细地介绍了北京及各奥运协办城市为奥运会所做的各项准备措施,为读者展示了一个在奥运前夕“笑迎天下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08,奥运烽火连天,文化版块将从本期开始推出《话说奥运》栏目,话说奥运历史、奥运精神、奥运故事,也希望广大读者参与到我们之中,话说大家“心中的奥运”。本期推出一篇“盘点历届奥运点火仪式”,也同时开启”北京奥运点火大猜想”活动,希望广大读者发挥想象,并将自己的奇思妙想写成文字,发邮件或者信件给本栏目,我们将遴选出优秀作品于8月份刊登。欢迎来稿!  相似文献   

11.
1908年,《天津青年》曾发表文章,满怀激情地向国人提出了三个问题:“中国何时才能派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1932年,刘长春参加了美国洛杉矶奥运会;1936年,派一支队伍参加奥运会的梦想也实现了;2008年,在三个问题问世百年之际,奥运会在中国北京举行。整整一百年,中国人的奥运梦想终于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当“奥运”、“中国”这两个密不可分的词越来越频频地出现,当2008年北京奥运会一天天走近,国人开始以前所未有的热情关注奥运、参与奥运。  相似文献   

13.
1908年,《天津青年》杂志发出了“奥运三问“:中国什么时候能够派运动员去参加奥运会?我们的运动员什么时候能够得到一块奥运金牌?我们的国家什么时候能够举办奥运会?如今前两问都已有了圆满的答案,眼下,人们都在为解答第三问而努力着。作为时代先锋的大学生。该以怎样的精神面貌来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呢?  相似文献   

14.
2001年7月,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举国欢庆。根据惯例,在哪个城市举办健全人奥运会,那么该城市也将举办残疾人奥运会。因此;北京同时也申办2008年残奥会成功。在中国残疾人体育运动史上,此等盛会的重要意义,无需赘述,为了更好地迎接2008年残疾人奥运会,本刊特开设“体育大看台”栏目,介绍国际残疾人奥运会的相关资料,关注中国残奥运动员的表现,讨论相关的话题,等等。现选登北京申办残奥会的部分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2008年的奥运会无疑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浓重的一笔,我很幸运,参加了北京奥运的申办和筹备工作。”在王惠看来,申办奥运和筹办奥运的工作就如同一个大学堂,学习的过程,也是建立使命感的过程,这个使命就是:不能辜负国人的期望,一定要圆好我们民族的“百年梦想”,让世界通过奥运更准确、更全面地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6.
胡月 《北京观察》2006,(2):36-38
2004年11月,北京市政府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联合发布了《促进北京时装产业发展,建设“时装之都”规划纲要》。纲要提出,将于2010年将北京建成具有文化内涵、科技领先、引导时尚的世界时装之都。《纲要》发布后,得到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反响。2008奥运正在大步向我们走来,奥运是一个国家向全世界展示自己的最佳时机,同时它也是让北京的时尚产业跃上一个新阶段的最佳契机。奥运会能够充分发挥时尚的力量,而服装正是时尚产业的核心。奥运可谓对北京打造“时装之都”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相似文献   

17.
2008年北京奥运会,承载了中国人太多的光荣和梦想。而安全是奥运会召开的前提,安全奥运是实现“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理念的重要保障。本刊特开辟“2008年北京奥运安全全接触”专题,约请各方面专家从北京灾害事故隐患新特点、北京社区安全、极端气象灾害、生命线系统事故、高技术事故、地下空间致灾隐患、恐怖与社会灾害、奥运食品安全、奥运人员安全等方面,全方位解析北京奥运安全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为成功举办一届安全奥运出谋划策,摇旗呐喊。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8.
读者来信     
“奥运会的合作伙伴、赞助商和其他形式的合作者要有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这不仅是奥运会运行中的需要,也应是奥运会市场开发中最主要的标准和要求。”北京杨阳海外华人华侨关注奥运法国刘青我是一位旅居海外的华侨,一直渴望更多地了解来自祖国的消息。8月份回国探亲期间,从一位朋友那里看到《今日中国》第8期中文版杂志,贵刊的《奥运中国》栏目令我感到激动和振奋。国内的朋友可能不太能想得到,几年前,外国人对中国的了解还非常有限,在他们的想像中,中国依然停留在上一个世纪的时空。那时我自己总是很无奈:难以用个人的言辞来扭转外国人的看…  相似文献   

19.
李晨 《青年探索》2009,(1):48-52
志愿者服务工作在中国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以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为契机,我国志愿服务活动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奥运会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然而,奥运会结束之后,志愿者的服务意愿如何、激励机制如何建设等问题亟待研究。本调研的着眼点在于奥运城市志愿者这个群体坐标和“后奥运”时代这个时间坐标。调研采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着力研究奥运盛会之后,城市志愿者的服务热情、服务意向、影响城市志愿者继续参与日常志愿服务的因素等问题。调研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对“后奥运”时代志愿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激励机制建设等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来自中华台北奥委会的国际奥委会委员吴经国,在他的新书——《奥运场外的竞技》(台湾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出版)中,讲述了他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和参加国际奥委会工作的经历,对在1993年国际奥委会确定2000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的投票中,“他的一票究竟投给了谁?”有详细的解说,同时,该书还谈到了两岸体育交流和对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期望。 “今年这一票会投给谁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