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目的提法极多,有“根本目的(培养社会主义新人)说”,有“最高目的(实现共产主义)说”,有“互为目的(与物质文明建设)说”等等。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目的却未见有明确的表述,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没有在这个若大的“目的系统”中占据应有的重要位置。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欠缺。本文拟就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直接目的和正确认识这一问题的实践意义和历史意义作些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 1952年斯大林提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特点和要求,可以大致表述如下: 用在高度技术基础上使社会主义生产不断增长和不断完善的办法,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整 个社会经常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在他看来,无论是社会主义国家所有制企业,还 是集体所有制企业,生产目的都是如此。受斯大林指导的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清楚地 说明了这一点。该书写道:“在社会主义的各种经济规律中,基本经济规律起着决定的作 用。它决定着社会主义生产发展的一切主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这里所说的“一切主 要方面和一切主要过程”,当然包括集体农业在内。  相似文献   

3.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周琦英(中共海南省委党校)《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问题而言,邓小平同志作了很多深刻的论述。现在就此谈谈我们的学习体会。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关于社会主义的本...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本质包括目的和达到目的的途径中共中央党校科社教研部主任赵曜教授93年12月在《人民日报》发表的文章中指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五句话、三个方面都很重要,既不能割裂,也不能并列。社会主义本质包括目的和达到目的的途径两个方面。途径...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的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这是传统的观点。从社会主义的原则出发,似乎无可非议。但是,从社会主义经济的特征来看,却与商品经济的要求不尽一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明确肯定了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后,不少同志又对这种传统观点进行再认识,作了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目的——手段系统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的目的和实现手段的关系问题,是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构中的核心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早在他们思想形成时期就已认识到:“共产主义是用实际手段来追求实际目的的最实际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36页)“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生产目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内容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课题,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提出的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经济学界和各地实际工作者对这个问题展开的深入讨论,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研究工作推向了新阶段。本文试就宏观意义上的生产目的形成的历史过程,以及它和社会需要的关系,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这个经济范畴的内涵谈点粗浅看法,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8.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努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使农村整体面貌出现较大改观。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基本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这是信息网络时代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的重大战略课题。  相似文献   

10.
潘在清 《新东方》2010,(3):43-47
一、法治与社会主义法治的内涵(一)法治与法制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1.法制与法治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简称。社会主义的法制是指由社会主义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法律和制度。  相似文献   

11.
<正> 全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职业道德理论讨论会,去年11月下旬在武昌举行。会议认真贯彻了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对话的“双百”方针,实际工作者向理论工作者提出了许多理论问题,为今后理论学的研究和发展开辟了道路。会上收到论文近90篇。这是我国论理学界生机勃勃的一次学术盛会。在5天的大小会相结合的讨论中,到会的论理学专家和实际工作在摆出了许多问题进行研究和争论。这些问题归纳起来有几十个。大家认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必须遵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深刻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又重申了这一重要论述,指出:“在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论述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3.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科学地解决了检验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客观真理的标准问题,但它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一切“标准”问题。用什么作为标准来多侧面、多层次地衡量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效即成败和效果,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而又没有明确答案的问题。本文拟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效衡量标准的划分和特点等问题作初步探讨。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成效衡量标准的多种划分 人的活动都是有目的的,其目的的实现与否及实现程度如何是衡量一切主体活动成效的重要  相似文献   

14.
消费问题是经济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消费分为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两大类。生产消费是指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对各种生产资料的消费。这种消费,最终还是为了生产消费资料。生活消费是指人们对各种消费资料的消费,我们通常讲的消费,就是指生活消费。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就这个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关于红军东征的目的,有的党史著作上说是准备开赴冀察,直接对日作战。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史实的。首先,这种说法不符合党在当时对待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集团的基本方针——“抗日讨蒋”或叫“反蒋抗日”。一九三五年五月,日本开始制造华北事变,中日民族矛盾升级,面对这种形势,中  相似文献   

16.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科学发展观发展的目的之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的发展观,内涵极为丰富,涉及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科学发展观发展目的的重要体现。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发展目的。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科…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有新视野、新思路和新方法,需要集中全体国民的智慧,依靠群众的力量,倾听最爱农村、最了解农业、最懂得农民的农业最前沿的声音。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崭新阶段,它既具有阶级社会政治文明的普遍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十六大报告对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进行了高度概括,强调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性。坚持党的领导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根本前提。我们党作为执政的工人阶级政党,执政地位是通过党对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来实现的,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是通过组织和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来体现的。…  相似文献   

19.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协东 《群众》2006,(2):13-13
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目标、新任务,我们华西村要按此迈出新步伐,实现新跨越。“十一五”着重致力于以下五个方面:围绕“生产发展”,加快经济建设。在未来5年内,努力实现“五个五”的新目标:2010年实现销售500亿元;幸福、富裕5万人;花5亿元到外省、外市合作搞5个旅游景点;建一座50万平方米的物流“商贸城”;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万人,迎接建村50周年。围绕“生活宽裕”,加速富民进程。现在,华西人民的生活已经是实实在在的“中宽裕”。今后,要进一步使扩村后的大华西携手共进,再向小康、中康、大康迈进。与此同时,努力为全国共同…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政治明,是指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包括政治意识明、政治制度明和政治行为明三个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鲜明地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物质明是基础。政治明是保障;精神明是动力,只有三高度协同统一,才能有力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