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伦理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伦理是对市场经济道德适应与道德超越的辩证统一,这构成了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理性和人性的三个哲学维度,实现着市场经济从“现有”到“应有”的转变。通过对市场经济适应与超越的辩证,市场经济伦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着伦理精神的支持。  相似文献   

2.
道家从文明的开端就参与了中国民族的伦理世界与道德世界的建构,是中国道德哲学体系与中国伦理精神最重要的原色之一。道家伦理具有重要的精神哲学意义。道家为中国伦理提供本体论基础,弥补了儒家道德哲学体系中本体缺失的不足;道家的隐世避世为入世的伦理提供了一个退出机制,使富有弹性的安身立命基地的建构成为可能;道家在儒家的人伦原理之外提供了一套扬弃人生和人伦矛盾的人生智慧。但是,由于其理论体系中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和人格构造中难以弥合的内在分裂,道家伦理在中国伦理精神的体系中终不能成为主流和正宗。  相似文献   

3.
全球伦理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全球化趋势及其产生的全球化问题的解决 ,要求我们建立一种国际新秩序 ,而全球伦理在国际新秩序的建构中起着重要作用。国际新秩序的建立 ,需要全球伦理 ,从政治与伦理关系的历史看 ,从实践和理论两个层面考察 ,伦理道德能够成为国际新秩序的构成因素 ,“全球伦理”是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4.
全球伦理如何可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伦理依据的事实基础是矛盾的 ;与之相适应 ,全球伦理必然处在一系列两难的处境中 :普遍价值与相对主义的两难、“是”与“应当”、鼓吹与实施的两难 ,等等。在当今世界呼吁全球伦理 ,具有“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悲剧色彩。在相当长的时期内 ,全球伦理面临的主要挑战就是如何超越这些两难处境。  相似文献   

5.
全球伦理建构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全球化时代,不同民族和地域的行为体,通过永恒的交往互动相互理解并构建全球伦理。由于全球伦理构建离不开普遍的参与和交往行为,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对全球伦理构建就具有指导意义,唯有平等开放的国际交往行动,才能使普适性的全球伦理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6.
保护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对话努力探索和维护的目标,也是建立和践行全球伦理的必要前提.当前,倡导文化多元的"和谐世界"思想为不同文化的和谐并存和平等对话提供了重要启示,极大地促动了"和谐"观念成为全球伦理的基础观念.  相似文献   

7.
春秋时代和希腊时代分别是中国和西方文化的"轴心时代",这两个时代基本奠定了中国和西方的文化主题.这个时代中、西方的思想家对人类政治世界的思考方式不同,这究竟是历史的偶然因素造成还是必然结果还有待探讨.与中国相比,西方的政治哲学更具理性精神,而中国的政治哲学则具有强烈的伦理特征.它更多关注人世的事情.本文论述了这二者的特征,重点论述了近现代以来中国传统伦理本位的政治哲学在遇到西方充满理性精神的政治哲学的挑战时,表现出来的主动接纳意愿和强烈的求变心态,分析了这种回应失误的地方,阐述了西方政治哲学的普适价值观念应该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并关照中国的现实.  相似文献   

8.
全球变暖是人类有史以来面临的最大挑战。各个国家在全球变暖责任的承担上始终无法达成共识,这是国家伦理的缺失。国家伦理是国家作为一个主体对其全体国民及其他国家、整个国际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伦理关怀,具有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我们需要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建构国家伦理,为国家间实现责任共担奠定共同道德根基。并以此为前提,积极寻找应对措施,如绿色气候资金机制的建立及实施,国际环境法律治理委员会的成立,低碳经济的发展及清洁能源的开发等。  相似文献   

9.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球问题、道德危机、不同文明与价值观念冲突日益严重,全球伦理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全球伦理究竟该解决什么问题?能解决什么问题?应如何界定全球伦理问题探讨的范围?如何引领人类走向全球理想道德境界?本文试就此做些粗浅探讨。与传统伦理相比,全球伦理不是指向个人的,其理论诉求指向作为最高主体形态存在的人类,具有普遍性与超越性的特征。其次,这些问题是事关国际和平与发展、人类生存和演进的全面性、综合性问题,这使全球伦理的内容首先具有一种全面性与综合性的特征。其三,因为全球…  相似文献   

10.
永恒的困境--论张爱玲小说中伦理悲剧的哲学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悲剧是指个人与普遍法则规范相冲突所导致的苦难、不幸甚至毁灭,它在张爱玲小说中有一定的反映.张爱玲通过她笔下的伦理悲剧,展示了个体生命的超越性本质以及命运的荒诞、人生的悲哀,人性的不可理喻,从而使其小说创作超越了社会历史层面而进入到哲学领域.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警与以德治警是现代警察管理的两种基本方式。在警察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现实中 ,警察部门强调业务培训和法纪约束多 ,而对德治则重视不够 ,有的甚至把德治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指标。批判地借鉴和转化儒家哲学关于“中庸之道”、“为政在人”、“为政以德”、“以民为本”、“修己安人”、“正己正人”等伦理思想 ,对于改善和强化以德治警 ,具有非常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对待古老的"孔家店","打倒"是不行的,"转化"是必要的,然而"重构"才是根本的。不应该将儒家伦理与基督教伦理简单对比,将前者看成"普遍伦理",而将后者贬为"特殊伦理"。实际上,儒家伦理既是一种"普遍伦理",也是一种"特殊伦理",前者表现为"天人合德"的终极原则、"仁爱"的普遍原则与"先仁后礼"的先验礼制原则,后者表现为"五伦关系"中那种"各得其所、各就各位"的"序位伦理"。"德"与"位"的统一就是"普遍伦理"与"特殊伦理"的统一,因此,儒家的"德位"之思具有深刻的形而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旨是把中国社会的现实和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紧密结合,这一过程包含着多重理论和实践维度。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阶段性理论成果对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新的逻辑支撑,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巨大的哲学价值、文化价值和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4.
作为行政文化的精髓、行政理论的最集中体现、对行政实践的本质反映,行政精神在行政理论和行政实践中居于核心地位。行政精神的缺失必将导致行政改革的失魂,使得行政改革的方向不明、架构苍白、运作缺乏准则、组织缺乏责任、结果无从检验。行政改革的核心就在于塑铸现时代的行政精神,并贯彻于改革的全过程,这是有力的行政理论和成功的行政实践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避免月是西方圆或太阳中国红的两极陷阱,创建有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离不开全球意识。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曾经的开门与关门,为当代中国走上正确的全球意识之路提供了借鉴。改革开放以来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重新认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全球意识中,通过观念转变和在研究实践中的运用,使马克思主义哲学获得了新的生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共生哲学的基本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共生在哲学层面引起诸多关注,如生态伦理、环境哲学对人与自然共生的探讨,经济学在哲学层面对共生的探索,加之传统哲学对共生的强调等等都揭示了共生在现时代的意义与价值。我们在梳理现有资料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共生哲学包含如下基本理念:生命理念、过程理念、异质共存理  相似文献   

17.
法治秩序的构建,离不开法律伦理的培育。法律伦理乃规范法律专业行为的特殊规定。基于专业的原因,法律伦理的要求不同于大众伦理的要求。对法律伦理的背离缘自法律人对自身角色及其所在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不自信,这实际上是法治危机的表征。法律人由于追逐社会良心而游弋于法律之外,这种看似正义凛然实则粗糙的司法行动难以提升公众对司法的信心,也难以树立司法的威严。矢志于实现社会正义的法律人不仅要把法律伦理当成一种规定,更要把它当成身体力行的行为哲学,把它当成须竭力实现的信仰般的高尚追求。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理性是一种伦理理性 ,尤其在二十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 ,这种理性对于文学显在的和潜在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深入探讨伦理理性以及建基于这种思想文化之上的伦理现实主义与当代文学的关系 ,对于当代文学史的重新建构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
生命技术伦理的研究,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解决科技发展与生命尊严之间的冲突关系,来向人们昭示:人类生命具有崇高价值。生命技术伦理背后隐含着对人类生存现状的深切关注,试图寻找尊重生命的合理性根据。由于传统生命技术伦理是建立在个人自由性和个人自由的自由个人主义的伦理框架的基础上,而如今生命技术所引发的伦理问题已超越了这一框架,因此,要在全球生命系统内建构一个新的生命技术伦理的范式———全球伦理,从而让人真正地回到他自己,让他重新意识到自己的尊严、价值、壮丽和使命。  相似文献   

20.
法治的伦理基础是以意图伦理为基础与目的、以责任伦理为中介与手段的混合伦理,它来源并决定于人的自由意志的本性。法治的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结合,形成法治伦理的无形之手。我们需要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结合,需要法治伦理的无形之手,来建设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各享其利的正义的社会,即一个真正的长久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