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研制一套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sweep pattern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VEP)视力检查系统,为客观视力检测提供依据。方法在国产视觉电生理仪的基础上,进行相应的硬件改造,并编制完成了具备假随机检测功能的控制程序。分别选取正常屈光眼10眼、屈光不正眼10眼、病变眼48眼、假性屈光不正眼10眼共78眼,测试每一眼的视力表视力,然后采用本研究设计的SPVEP记录程序检测其SPVEP视力,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两种视力检查结果的差异。结果线性回归分析表明78眼的SPVEP视力与视力表视力之间总体上存在良好的相关性(r^2=0.946)。结论运用本SPVEP视力检查程序可以评估受检眼的客观视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扫描图像视觉诱发电位(sweep pattern visual evoked response,SPVER)视力的变化。方法受试者分为低视力组(71眼)与高视力组(92眼),应用一组空间频率进行刺激,时间频率分别为8.5、10、15、20Hz,根据测得的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比较,判断不同时间频率条件下测得的SPVER视力的准确性。结果在低视力组,应用该组空间频率,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在高视力组,SPVER视力出现低估。在两组中,当时间频率均为10Hz时,SPVER视力与主观视力相关性较好。结论应用SPVER检查时,时间频率对检查结果有影响,法医学鉴定时应当重视时间频率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视力表投影仪视力(以下简称"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测量值的相关性,探讨对比度视力在眼损伤后法医临床学视觉功能障碍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征集中青年志愿受检者79人共129眼作为实验组,分别检查其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对比度视力中,视标对比度分别为100%、25%、10%。统计分析两组实验数据的相关性。结果投影仪视力与100%对比度视力具有一致性;随视标对比度的下降,视力值的大小下降;相同视标对比度下,投影仪视力与对比度视力的均值呈线性相关。结论投影仪视力和对比度视力密切相关,对比度视力可以在法医临床学司法鉴定实践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P100波空间频率阈值在不同眼损伤情况下预估视力的价值,以期指导相关法医临床学鉴定。方法选取诊断明确、主观视力准确,另眼矫正视力基本正常(≥4.9)的法医学鉴定案例74例,共148眼别。分为4组:屈光间质混浊组(23眼别)、视网膜病变组(31眼别)、视神经病变组(20眼别)、健眼正常对照组(74眼别)。对上述案例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记录P100空间频率阈值,并对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两者进行线性相关分析。结果184眼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视力的对数值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r=0.84,P<0.01),说明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的良好指标。但不同部位病变或损伤对PRVEP检测结果的影响不同,视神经病变组PRVEP空间频率阈值与主观视力两者间无统计学相关性(r=0.4,P>0.05)。结论PRVEP P100空间频率阈值是客观评定视力水平的良好手段,但不适用于严重的视神经病变等伴有视野显著缺损时的视力评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间频率扫描翻转图像视觉诱发电位视力(SPVER-A)检查在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正常眼共40只眼(矫正视力均≥4.9),分别测试行为视力(主观视力)及SPVER-A(客观视力),将客观视力、主观视力的数值进行对比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1)40只眼SPVER-A得出的客观视力的均值(x—)4.96,标准差(s)0.08,变异系数(CV)0.02;(2)40只眼的SPVER-A的客观视力(Visus值)与主观视力值的相关性(r=0.7097);(3)40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均等于或低于主观视力数值。其中差值≤0.1者为39只眼,达到了97.5%,只有一只眼的客观视力数值与主观视力数值差值大于0.1。结论在正常眼人群中,SPVER-A所得客观视力与主观视力值有良好的相关性,是法医学客观评定视敏度极具潜力的新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研究眼损伤后不同空间频率下阈刺激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PRVEP)相关指标与视敏度之间的关系,试图探讨运用视觉诱发电位推算视敏度的方法及价值。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眼科门诊钝性眼外伤病例81眼以及正常对照眼(199眼)进行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检查,采用不同空间频率的刺激产生视觉诱发电位波,记录各阈刺激时P100潜伏时与波幅。采用统计学方法描述检测结果,并进行线性相关与回归分析。结果阈刺激空间频率(X)与视敏度的对数值(Y)之间关系密切,可以通过建立两者之间的相应回归方程用以推算视敏度;各组阈刺激时PRVEP P100潜伏时(X)与视敏度(Y)的对数值存在较好相关性。结论建立相应的回归方程推算视敏度是一种较客观、准确的方法,在常规眼科检查的基础上,有利于客观、准确地评定视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法医学鉴定中运用对比度视力方法鉴别被鉴定人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的价值.方法 根据前期对比度视力与投影仪视力相关性的研究结果,收集正常志愿者166眼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投影仪视力与100%、25%、10%视标对比度下的对比度视力,获得不同投影仪视力水平与以上视标对比度下相应的视力95%容许区间;收集眼外伤被鉴定人64眼,根据其100%对比度视力值是否在相应对比度视力的容许区间内,分为A组(初步排除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与B组(疑有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组).运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3以及0.4~0.7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视标检测下,A、B组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影仪视力检测值≥0.8组的受检眼,在不同对比度下,A、B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被鉴定人受伤眼的投影仪视力在0.8以下,可加测对比度视力.参照投影仪视力对应的对比度视力容许区间,当受检眼对比度视力值在容许区间以外,应考虑其存在伪装或夸大视力降低.  相似文献   

9.
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旨在探讨受检者视觉诱发电位的检查结果与其主观视力的相互关系。方去 对253眼按对照组与实验组分组,分别将其视觉诱发电位的最佳刺激视角和阈刺激视角与主观视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 视觉诱发电位的最佳刺激视角和阈刺激视角与主观视力水平存在显著相关。结论 可以借助视觉诱发电位检查来推算受检者相应的视力水平,提高眼损伤司法鉴定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双眼视力与两单眼视力的关系,及评价其视力伤残评价作用。方法年龄18~60岁患者1 006名,检测两单眼和双眼最佳镜片矫正视力。结果双眼视力可高于、等于和低于较好单眼矫正视力,三者分别占27.14%、70.78%和1.49%,统计显示两眼视差与双眼相互作用有一定关联(χ~2=54.939,P0.001,r=0.228)。33人单眼视力相同而双眼视力不同。结论双眼视力与两单眼视力、较好单眼视力既关联又有一定不确定性,双眼视力在视力伤残评价中具有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1.
微视野“固视稳定性”与视敏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微视野检查中的"固视稳定性"与视敏度的相关性及其法医学价值。方法应用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对64名眼底损伤者进行视敏度检测,应用MP-1微视野仪行固视稳定性检查。将受检者按固视性质分为3组:固视稳定组、固视相对不稳定组、固视不稳定组;分别统计3组间视敏度的差异。结果①视敏度均值及标准差:稳定组为4.8±0.3;相对稳定组为4.4±0.3;不稳定组为4.0±0.16。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值19.244,P<0.05;提示3组间的视力水平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②视敏度与2°、4°范围固视百分率之间均有相关性,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31、0.732,P<0.05。③视敏度与2°、4°范围固视百分率之间均有线性关系,其一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为:Y=3.520+1.521X1;Y=2.487+2.389X2(Y为视敏度,X1、X2分别为2°、4°范围固视百分率)。结论微视野检查中的"固视稳定性"具有客观预估视敏度区间的法医临床学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视觉电生理与客观视功能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Liu RJ  Zhu GY  Fan LH 《法医学杂志》2002,18(2):115-117
对视觉电生理在客观视功能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主要是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和扫描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力测定,及多焦视觉诱发电位在客观视野检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60例(60眼)视网膜挫伤患者进行了ERG检查,以其自身健眼为对照,利用双眼对数视力的视力差与双眼ERG振幅差、振幅比、矫正振幅差、矫正振幅比作了相关及回归分析,其r值分别为0.88,0.76,0.74,-0.82,-0.81,-0.77,0.89,-0.90(P<0.01)。均为统计学高度相关,说明ERG可用于视网膜挫伤后的客观视力评定,具有医学及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Lü YP  Xia WT  Chu RY  Zhou XT  Dai JH  Zhou H 《法医学杂志》2011,27(2):94-97
目的 探究近视者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与屈光参数等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274例(4245眼)不同程度近视者,检测近视者的BCVA和球镜屈光度(diopter ofspherical,DS)、柱镜屈光度(diopter of cylinder,DC...  相似文献   

15.
Liu RJ 《法医学杂志》2011,27(3):208-210
目前我国法医学鉴定实践中有关视力障碍的评价主要是以WHO防盲研究小组于1973年制定的疾病分级标准为依据,所考察的是"最好矫正视力".有时最好矫正视力与日常生活中实际使用的视力可能不一致.WHO于2003年新制定的盲及视力损害分类标准,提出用"日常生活视力"取代"最好矫正视力".在司法鉴定实践中由于伤者的夸大或伪装,"...  相似文献   

16.
Xia WT  Zhu GY 《法医学杂志》2007,23(4):254-257
目的比较研究几种图形视觉诱发电位技术对视力推断的价值。方法取正常眼40只,分别测试其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据此推算实验视力,分别与真实视力进行比较,同时各种方法进行彼此比较。结果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较之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能更为准确、方便、快捷地反映真实视力水平。结论黑白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和红黑条栅扫描视觉诱发电位与图形翻转视觉诱发电位一样,可用于眼外伤的法医学鉴定。  相似文献   

17.
Li QQ  Liu XQ  Chen XP 《法医学杂志》2011,27(2):91-3, 101
目的 通过研究不同程度视敏度障碍者模式翻转视诱发电位(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PRVEP)P100的特征,分析不同视角光刺激下与视敏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选用视敏度分别为0.2、0.4、0.6、0.8、1.0志愿者共100只眼,采用不同空间频率(8°到7.5'...  相似文献   

18.
应用微视野仪对眼底损伤者进行视敏度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眼底损伤者的微视野检测指标与视敏度的相关性,及微视野仪评估视功能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MP-1型微视野仪,对100名眼底损伤者进行视网膜光敏感度、固视稳定性检查,获得黄斑中心2°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中心2°固视率、固视中心4°固视率等微视野检测指标数值,将其与视敏度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黄斑中心2°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固视中心2°和4°固视率与视敏度均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676、0.693、0.670、0.665(p〈0.05)。散点图显示各微视野指标与视敏度间具有直线相关趋势,由此得出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为:Y=2.543+0.043×X2+0.017×X4(X2全视野视网膜平均光敏感度,X4固视中心4°固视率)。结论微视野检测指标与视敏度之间有良好的正相关性,具有法医学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