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柏拉图早期所倡导的“贤人之治”,并不等同于“人治”这个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对所谓专制独裁统治的称谓.他主张的哲学王之治实质上就是理性之治.除了贤人之治本身所具有的优点外,他还通过对法治的批判进一步肯定了贤人之治的作用.后期他逐渐认识到了贤人之治的不足,转而支持法治理论.本文首先论述柏拉图所主张的贤人之治的独特性,进而分析其所具有的正当性,然后论述从贤人之治转向法治的过程,以期为现代法治的践行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2.
孔子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思想家。在法律思想方面,他主张“为国以礼”的礼治。这种礼治,无疑是一种人治主义的法学理论,其整个体系和一系列原则都是封建主义的,但这样说,并不排斥其中含有某些合理的颗粒。孔子关于司法道德的论述就含有这种颗粒。孔子的司法道德论集中到一点,就是他关于“治人”的主张。按照孔子的设计,“治人”,是“仁以为己任”(《论语》),有高尚道德,能公平执法,把国家治理好的人。这种“治人”所应具备的司法道德,主要是:  相似文献   

3.
<正> 慎子是我国战国时代早期法家的杰出代表,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思想家、政治家。慎子原著在宋朝多已伕亡。我们在考证了明万历年间刊《子汇本慎子一卷》和明人《慎懋赏注慎子内外篇》的真实性的基础上,对慎子的法治思想作初步的分析。慎子主张法治,发端于他认识到“人治”的弊端。虽然,慎子认为“立天子以为天下”、“立国君以为国”,天子当立,国君当要,甚而提出法先王,从古训,这并不意味着慎子主张“人治”,相反,慎子对“人治”的弊端进行了揭露和批判。他说:“治  相似文献   

4.
《法学》1989,(7)
明太祖朱元璋在元末农民战争中扫灭群雄,推翻元朝的黑暗统治,建立了朱明王朝。朱元璋非常重视法律的制订及实施,他在总结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总结元朝的腐朽统治和覆亡的教训时曾说:“元氏昏乱,威福下移,法度不行”。所以他主张:“立国之初,当先正纲纪”,且明申:“吾治乱世,刑不得不重”。“惩创奸顽”,必须用“重典”。基于这一治国思想,朱元璋于执政期间实行了严酷的重典之治。  相似文献   

5.
阿成  宁冰 《政府法制》2009,(12):36-38
广西柳州市柳北区政府老龄委办公室主任韦建忠在外面包“二奶”,并生下两个私生子女,其妻子刘裕兰自残17刀仍挽不回丈夫的心。为了维护女人的尊严,为了让践踏法律者受到应有的惩罚,刘裕兰决定追究老公的刑事责任。然而,狡猾的韦建忠却与“二奶”合谋玩起了猫捉老鼠和移花接木的游戏。就在:埘裕兰走投无路时,出现了意想不到的重大转机:从政府官员到陌生市民,许多人挺身而出,对韦建忠的婚外情进行围追堵截。与此同时,韦建忠的朋友、替身及“编外岳父”等人也“揭竿起义”、反戈一击,最终将这名众叛亲离的风流贪官送进监狱。2009年3月中旬,刘裕兰正式向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一个时期的研究中,人们往往以儒家为“人治派”。法家为“法治派”,而在儒家中,又认为苟子最具有代表性.因为他第一次提出了貌似于“人治”与“法治”的概念,即“治久”与“治法”.并明确主张“有治久,无治法”。①。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愿与学界同仁磋商。一、“人治”与“法治”的由来欲弄清苟子的“治人”与“治法”思想,须先了解多少年来人们所常用的“人治’与“法治”的概念。这二者并非中国所固有,而是随着西学东渐之风.最早由我国改良派学者介绍来的,并用以研究评价先秦德法两家的政治法律思想。本世纪二十年代…  相似文献   

7.
高军 《行政与法》2004,(5):30-32
文章从“良法之治”和“普遍守法”两个方面来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进行论述,提出了对我国生态环境法治建设的一些具体设想。  相似文献   

8.
《伊索寓言》里有一则故事:一只青蛙从洼地里潮湿的家蹦了出来,大声对所有的野兽宣称:“我是一个医术高明、能治百病、博学多才的医生!”一只狐狸问他:“你连自己的跛足和起皱的皮都不能治,怎么能给别人治病呢?”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病人”给人治“病”,别人是不会接受的。同时,“病人”也根本不可能给人治好“病”。然而现实中却不乏类似“青蛙”这样的人,他们本身是“病人”,却处处以“医生”自居,要给别人治“病”。原泰安市委书记胡建学有一句最为人称道的廉政格言。他说,“钱”是什么?“钱”就是两个持“戈”的士兵守…  相似文献   

9.
信息     
他拥有许多殊荣。凭着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医风,他走向了“首届中国百名青年中医”的领奖台;拿着多年来潜心研制的用血汗凝成的治瘫名药“参蛇瘫速康”系列,他获得了“国际新技术新产品博览会”特等大奖,并取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941197085)。  相似文献   

10.
<正> 1913年沈家本逝世时,北京法学界、法司机关,他的亲朋好友、门生故旧纷纷致辞祭悼,缅怀一代法学泰斗的功绩,称其“修订法典,镕铸东西”,“任支那法系于一身合周汉唐元明以迄清朝酌古准今……识世界大同之主义参英美法德日而成新律治内安外……”①。沈家本所订新律并未施行,“治内安外”当然无从说起。然就其修贡献和法学研究成就而言,“酌古准今”、“镕铸东西”,确为盖棺之论。  相似文献   

11.
木子 《政府法制》2010,(24):15-15
1944年,罗斯福第4次连任美国总统。 一位记者请他谈连任的感想,罗斯福很客气地请这位记者吃三明治罗斯福先给了他一块三明治,记者感到受宠若惊,认为这是“殊荣”.  相似文献   

12.
严复译《法意》,彰显了其以“治”为中心的政治问题意识。通过对《法意》的政治的翻译,向我们展示了他从治道到治制再到治术的关于“治”的思想脉络;通过把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政治制度及其历史成因与西方社会作为对比,说明中国社会和政治的特点及其根源,进而为中国走上法治的道路指明方向。重读《法意》,将对我们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法制的现代性问题产生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13.
“人治”和“法治”的讨论,对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借鉴历史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着现实的意义。作为学术派别,历史上确有侧重于“人治”或“法治”的两种主张。  相似文献   

14.
大约10来年前,作家高晓声写过一个中篇小说,题目好像叫《美国方式》,说是有个乡镇企业的“老板”,欠了银行一屁股债,却像没事一样,生活阔绰,花天酒地,挥霍无度。原来他有恃无恐,他这是负债经营,正当亏损,不是搞诈骗,所以国家没有一条法律可以治他。而银行为了要收回贷款,还得继续向他输血,借钱给他,否则血本无归。这个“老板”把他这套经营模式称作“美国方式”。在中  相似文献   

15.
李其忠 《检察风云》2011,(15):95-95
“治未病”一词,首见成书于秦汉时期的《黄帝内经》:“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相似文献   

16.
—位早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的天之骄子——搏士发明了专治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特效药——“肝康”和“清肝”系列良药,荣获联合国 FBAB 组织颁发的“世界医学科技创新之星”大奖,成为我国医学界唯一获此殊荣者。他的科研成果在国内外引起关注,他就是曾在日本、美国留学深造回国的著名肝病专家张涛主任。众所周知乙肝、肝硬化、肝腹水的危害性和极高的复发率是世界肝病学难题,是他瓦解了这个难题,发明了既防治良药,而且其治方沙土简便程度更是前所未有的。治疗乙肝大小三阳、肝硬化、肝腹水只需根据患者体质强弱、病情的轻重、划分类型.按时服用相应型号的“肝康”及“清肝”,就可以逐渐从患者体内组织肝细胞质或神经丛中消除出肝炎病毒,分隔  相似文献   

17.
《西门豹治邺》一文,见于《史记·滑稽列传》附录。作者褚少孙,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他是元帝、成帝(前48——前7年)时著名的儒家大师。早年被选为博士弟子后,又以“治春秋,高第为郎”,在宫殿中担任宿卫工作十多年。其后成为博士。他酷爱《史记》,又“好读外家传语(野史、杂记等书)”。此外,他还广泛  相似文献   

18.
一、准确理解十五大“法治”和“严治”精神的涵义和意义 (一)关于十五大的“法治”精神。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他又指出:“依法治  相似文献   

19.
<正> 一、“儒家人治法家法治对立论”的由来在我国,对先秦儒法两家法律观的研究和评价,有一种影响颇大、流传极广的观点,即“儒家人治法家法治对立论”。人治和法治并不是中国法律史上固有的概念,而是随着近代的“西学东渐”之风,由我国资产阶级学者从西方引进的。最先将人治和法治用到先秦儒法两家头上去的,要推梁启超。他在一九二二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一书中,称儒家为“人治主义”、“德治主义”、“礼治主义”,称法家为“物治主义”或“法治主义”,以及“术治主义”和“势治主义”。  相似文献   

20.
唐太宗李世民是封建地主阶级的杰出政治家。他目睹了隋朝统治者的残暴腐败和由此激起来的农民起义,也目睹了乱世经济的凋敝衰败和黎民百姓的苦难,因此当他爬上皇帝的宝座以后,对农民起义的巨大力量还“心有余悸”,不得不“惕焉震惧”,要想尽办法把自己的统治地位保牢,变乱世为治世。在“致治”的诸多办法之中,以法治世可以说是很重要的一条。从贞观元年开始,唐太宗就着力于立法,命令身边的大臣会同“学士法官”们,几经修纂汇编,在《武德律》的基础上制定了《贞观律》。这是封建社会里一部较为完备的法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