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法国宪法的相关规定为基础,法国法院在司法审判中直接适用条约时遭遇了条约与国内法律的冲突、法院自主解释条约以及评估其他缔约国履行条约的情况等三个问题。在处理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条约的优先性得到了保障,法院的自主权力得到了扩展。究其根本,这是为了适应国际条约在现代社会生活中不断上升的地位所致。法国的经验表明,当代不仅应当明确什么条约可在国内司法审判中直接地适用,也应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自主权力,而宪法对此问题作出统率性的安排则是不可或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法国总统权力与共和制度的创立密切相关。从立法权和行政权相互关系的角度来看,可将两百多年来法国政体权力架构的演变进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不过第二共和总统制实践的失败,让总统由普选产生的方式在法国长期背负负面评价,直到1962年第五共和治下这种选举制度才重新被采纳。国家元首经由全民直选产生,赋予了总统职权高度的合法性。直接选举和广泛的总统权力,避免了第五共和重蹈第三和第四共和的覆辙。第五共和历届总统都是由传统的左右翼建制派政治人物出任,保障了自1958年至今法国政坛的稳定。不过2017年的总统选举和立法选举颠覆了法国既有的政治格局。在现今的法国社会情势下,法国选民的利益诉求在不断多元化,以左右划分的传统意识形态之争持续淡化。新兴政治势力崛起,极右和极左政治力量掌握政权的可能性与时俱增,关于法国总统权力的设定是否还能适应法国当代政局的演变无疑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作为法国宪法原则的"世俗性"因为近年涉及穆斯林服饰的判例而受到限制宗教自由的指责。但这些指责背后存在着误解法国"世俗性"斗争面向、把"世俗性"等同于政教分离的问题。法国的"世俗性"原则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斗争性的原则,因此区别于英美及其他欧洲国家的政教关系模式。在"世俗性"形成的第三共和国时期,政府采取各种立法措施以降低天主教会的政治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同时巩固了共和政权、保护了个人相对教会的自由。世俗原则列入宪法后,在法律实践中主要作为限制国家权力的规范,可在特殊场合,如学校,承认教师对学生服饰的管理权。从结果上看,确实是少数宗教的成员成为法律限制的对象。法国社会本身排斥宗教因素之表象、成为新国民认同的"世俗性"以及作为正式组织之教会的缺失才是令问题变得棘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陈莉 《法国研究》2001,(2):157-170
戴高乐之所以受到世人的尊重和怀念 ,不仅由于他在二战中的丰功 ,更由于他东山再起后的政绩 ,他大刀阔斧、坚韧不拔地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致力于从根本上医治第三、第四共和国议会制统治下政局长期动荡不稳的痼疾 ,他所创建的第五共和揭开了法国政治生活的新篇章。“有人称的都已成为过去 ,无人称的却留了下来”1,戴高乐主持下通过的 1 958年宪法如今已深深扎根于法国的政治生活。鉴于戴高乐对制宪施加的决定性影响 ,人们习惯上把这部宪法视为“戴高乐宪法”,将第五共和国半总统半议会的政治制度称为“戴高乐体制”。一戴高乐关于政治体制改…  相似文献   

5.
泰国新宪法于2016年8月7日全民公投通过,并于2017年4月6日正式颁布,成为泰国1932年实行君主立宪制以来颁布的第20部宪法。相较于1997年宪法和2007年宪法,新宪法改变了国会上下两院的选举制度,扩大了上议院、独立机构权力范围,增加了修改宪法的难度。新宪法使得泰国政党地位进一步降低,实现了政党与精英阶层的分权,泰国将进入一个受控制的权威主义民主时期。  相似文献   

6.
去年秋天,一位同志从法国回来,赠送我们一册皮埃尔·米凯尔著的《第三共和国、人物和权力》,巴黎1971年版,博尔达斯袖珍知识小丛书之一。作者为法国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是研究第三共和国史专家中的后起之秀。他二十九岁时,就出版了名著《德雷菲斯事件》(1959年)。后来陆续刊行了《普恩加莱》(1961年)、《现代法国的经济和政治》(1971年)、《现代法国的政治问题和政治力量》(1971年)、《第四共和国、人物和权力》(1972  相似文献   

7.
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理解《欧洲联盟宪法》?问题的关键是,对《欧洲联盟宪法》的理解不仅要考虑到社会精英的想法,更要顾及老百姓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关心法律赖以形成和实践的社会、政治和经济背景。本文在此基础之上,建构了一个欧洲联盟宪法模式。本文认为,《欧洲联盟宪法》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方面指有关权力组成和分配的法律原则。第二方面包括授予欧盟法律体系一个宪法地位的社会因素。第三方面指宪法法律文化。但是,第二和第三方面的发展是不完整的。比如说,欧盟仍然在创建新的法律机制,并且还没有最后确立自己的边界。另外,除社会精英外,大多数人主观上并没有将欧盟宪法视为他们的宪法。所以,创建一部真正的欧盟宪法的过程还没有结束。  相似文献   

8.
郝龙 《俄罗斯学刊》2022,12(1):51-70
叶利钦执政早期,国务委员会充分发挥了协调整合行政权力的功能,使俄国家权力结构避免了宪制改革后的严重混乱失衡.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颁布后,俄罗斯的国家权力结构趋于多元化,国务委员会既无法解决中央层面的总统与立法机关的结构矛盾,又无法解决源自地方分裂主义的"央地"权力结构松散,因而归于沉寂.2000年普京开始执政后重设国务委员会.尤其在2004年"别斯兰事件"发生后,俄罗斯的国家权力结构再度集中,系统性压力激增,国务委员会的作用不断被强化,国务委员会的事务性工作人员得到扩充,工作机制和议事规则得到进一步规范.2008—2012年,国务委员会成为紧密联系"央地"的关键纽带,在一定程度上,维系了国家政治局势的稳定发展.2012年,在普京第三任期,其成功地协调了因"统一俄罗斯"党崛起而引起的联邦中央权力结构张力,缓解了央地行政层面的权力结构矛盾.2020年修宪后,国务委员会的作用向协助总统整合"全联邦"国家权力的方向转变.同时,"国务委员会"获得宪法地位,成为宪法性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9.
于2005年5月29日,法国作为第一个欧盟成员国,以公投方式近55%的投票率反对主要由前任法国总统拟定的欧盟宪法;后三天,于6月1日荷兰也跟进,以公投方式用将近62%的投票率反对欧盟宪法。这结果震撼了欧盟其它国家。到底法国人的反对是反对欧盟宪法还是反对其无法反映法国人身为欧洲人的忧虑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法国《东西方比较研究杂志》1882年第2期)作者是贝尔格菜德大学法律系教授,他在本文中主要根据宪法分析区(公社)在南斯拉夫宪法制度中的地位。区是基层的自治和社会政治共同体,是南斯拉夫自治制度的基础结构。作者回顾了南斯拉夫地方共同  相似文献   

11.
白兰 《法国研究》2005,(2):76-88
于2005年5月29日,法国作为第一个欧盟成员国,以公投方式近55%的投票率反对主要由前任法国总统拟定的欧盟宪法;后三天,于6月1日荷兰也跟进,以公投方式用将近62%的投票率反对欧盟宪法.这结果震撼了欧盟其它国家.到底法国人的反对是反对欧盟宪法还是反对其无法反映法国人身为欧洲人的忧虑与价值观?  相似文献   

12.
<正>1954年9月20日,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五四宪法"。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胜利召开和"五四宪法"精神的确立,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了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权力机关为轴心,按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运行机制运行的新纪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从确立到实行,已经走过了六十  相似文献   

13.
普京对1993年《俄罗斯联邦宪法》进行修改,俄罗斯将从叶利钦宪法过渡到普京宪法。1993年宪法是一部以超级总统制为特征的基本法,它保证了俄罗斯主权国家的建立和社会政治的稳定。但是这部宪法赋予总统的权力异常大,限制了其他权力机构和地方对决策的影响。修宪的目的是使权力机构更加平衡,运行更加有效。普京认为,修宪过程中必须遵守几个基本原则:俄罗斯只能是总统制共和国,不能搞议会制;俄罗斯不能出现双重权力,不能出现寡头政治;俄罗斯宪法高于国际法律和条约;重视劳动者、母婴、养老金领取者的社会保障。修宪能否实现俄罗斯政治进程从以保证社会政治稳定为主过渡到以发展为中心,是2024年以后俄国家领导人面临的主要任务。普京表示,如果人民有希望,宪法法院有裁决,不排除2024年继续竞选总统。  相似文献   

14.
巴基斯坦前驻南斯拉夫大使科里希在南《国际事务评论》杂志上撰文认为,把苏联和南斯拉夫解体归因于没有解决好多民族社会问题过于简单化,而且将两国拿来比较也不恰当。南斯拉夫是一个比苏联开放得多的社会,而且早在戈尔巴乔夫登上政治舞台之前就在经济上走上分权之路。什么原因使南斯拉夫解体呢?主要是南斯拉夫最后一部宪法撒下了解体的种子。在铁托领导下,南斯拉夫有三部宪法:第一部宪法于1946年产生,它创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它以苏联中央集权制为模式。第二部宪法于1953年制定。它受到斯洛文尼亚和克罗地亚压力的影响,他们要求有一部联邦的宪法,国家名称改为“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由共产党集中控制的权力转移到联邦各成员手中。但是,在这一制度中,联邦仍旧没有被剥夺主要权力。第三部宪法于1974年产生。这部宪法是为铁托所制定的,因  相似文献   

15.
一八一四年宪章法国政府在一八一四年组成。路易十八在宪章中陈述了这个政府的原则。宪章一词(la charte)尽管出自旧制度,实际上却是一部限制国王及其大臣权力的现代宪法。宪章保存了大革命和帝国的大部分成果:如信仰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论什么出身的法国人均有担任各种职务与取得各种军阶的权利。宪章保障国有财产的产权,甚至给予  相似文献   

16.
随着风险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议题,发端于环境法的风险预防原则开始上升为宪法讨论的主题。法国2004年《环境宪章》在世界上率先将风险预防宪法化,使其完成了由环境单行法原则、环境法典总则原则到宪法原则的发展历程。虽然宪法化昭示着国家须肩负起风险预防义务的进步理念,但风险预防原则入宪自始至终都存在高度分歧,在过去15年的司法适用中亦未发挥理想效果。为解决其宪法实施问题特别是消除对创新的阻碍作用,法国正在着手相关修宪活动以消除其弊端。基于法国教训,风险预防原则是一把双刃剑,其相关讨论应当务实,寻求以精确的措辞审慎建构国家的风险预防义务。  相似文献   

17.
高海龙 《美国研究》2020,34(1):99-121,M0005
"单一行政官"理论是在对美国宪法有关总统权力条款的解读过程中产生的理论,其核心含义是,任何对总统掌控行政部门进行限制的企图都被视为违宪。"单一行政官"的概念形成于200多年前的制宪会议。后来,"单一行政官"理论不断地发展演变,为美国总统不断扩展其行政权力提供了理论依据。"单一行政官"理论通过证明总统扩张权力的正当性,对美国三权分立的权力制衡机制构成了威胁。要厘清总统权力的边界,必须参照宪法的文本和结构,同时也要考虑到现代社会对行政部门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2005 年 5 月 29 日,法国为第一个欧盟成员国以公投的方式反对欧盟宪法;三天后,6 月 1 日荷兰也以公投方式反对了欧盟宪法。这结果震撼了欧盟其他国家,但并非是不可预料的。本文简介欧盟现有的法制之后,会将焦点放在分析宪法主要的改变,说明宪法被反对之原因与宪法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申皓  闵杰 《法国研究》2004,10(1):161-171
长期以来,在法国的政治理念中始终渗透着一种“共和”的传统。从宪法所体现出的立国思想和原则,到内政外交方面具体政策的制订与执行,法国一直都十分强调国家的主权利益至上,并且神圣不能分割。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尤其是随着第五共和国的诞生,法国在国民经济领域更多的是偏向于政府干预,而并非听任完全的自由市场竞争,因而具有浓厚的国家主义色彩以及典  相似文献   

20.
白兰 《法国研究》2006,(2):6-17
2005年5月29日,法国为第一个欧盟成员国以公投的方式反对欧盟宪法;三天后,6月1日荷兰也以公投方式反对了欧盟宪法.这结果震撼了欧盟其他国家,但并非是不可预料的.本文简介欧盟现有的法制之后,会将焦点放在分析宪法主要的改变,说明宪法被反对之原因与宪法本身是没有太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