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7 毫秒
1.
司法责任制是新一轮司法改革重点强调的关键机制,而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是落实"由裁判者负责"的重要制度,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方面。在司法责任制改革背景下探讨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需要明确法官司法责任的界限,合理划定追责范围;明晰权责主体,将主审法官与合议庭成员作为主要追责对象;结合法官惩戒委员会的改革设计设置追责主体以及严格法官惩戒的追责程序,强化法官职业保障。法官司法责任追究制度的重构应当以确保法官独立行使职权为核心前提,进而实现严肃惩戒法官违法违纪行为,监督司法活动,保证司法公正的制度功能。  相似文献   

2.
主审法官负责制,是法官独立审判的雏形,其基本含义是谁办案谁负责,主审法官对其承办的案件在其职权范围内享有独立的相对完整的裁断权。实行主审法官负责制,是人民法院对其现行的审判工作管理制度进行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其目的是逐步实现人民法院独立审判与法官独立审判的有机统一,以建立一种责权利效相结合的高效率、高质量的办案机制。为进一步推动这项改革事业,以全新的面貌重塑法官形象,本文拟就其涉及的理论与实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在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完善主审法官、合议庭、主任检察官、主办侦查员办案责任制,落实谁办案谁负责"。主办侦查员制度第一次在中共中央全会的决定中提出来,并与主审法官、主任检察官并列作为刑事执法流程中的责任主体,这对侦查工作的法治化和侦查制度的建构具有重大的指导意  相似文献   

4.
尽管我国主审法官制度已经进入协调发展阶段,但其权力责任的正面清单和负面清单尚不明确,难以通过限制和调整功能实现权责利的统一.以司法体制改革的总目标观之,主审法官不仅应是个别正义的具体提供者,而且在合议庭架构中是集体行使审判权的组织者,在团队化运作模式中更是居于核心地位的管理者,是具有绝大部分审理裁判权能、对团队成员享有审判管理权限,并对承办案件终身负责的员额内法官.鉴于权力责任具有社会关系属性,清单设置必然依附相对主体的特征,只有在正确厘定主审法官与相关主体的功能定位和逻辑关系基础上,从微观的个案裁判、中观的审判组合管理、后续的责任承担和利益保障等角度逐项框定主审法官的权力责任清单,才是真正落实审判权独立公正高效运行的必然要求和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5.
主审法官制所体现出的法官独立原则,既符合世界诉讼发展史的一般规律,也顺应了世界范围内司法活动的发展潮流。这种制度的推行有利于法官独立办案;有利于提高司法效率;有利于培养法官的办案质量意识和负责精神。  相似文献   

6.
法官责任制是司法责任制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人民法院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着力点和关键环节。建立和完善法官责任制,是防范冤假错案、实现司法公正的重要举措。实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应赋予主审法官独立的裁判案件的权力,由其对所审理的案件负责,改变"审者不判、判者不审"的审判分离现象,能够有效去除审判权运行机制的行政化,提高法院的审判质量。同时,加大对法官职业的保障力度,增强法官的主体地位,提高法官自身的职业荣誉感,真正使法官热爱司法事业,增强法官的自律意识。法官在行使审判权时要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监督,通过加大司法公开力度,主动接受监督,以公开促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相似文献   

7.
专业法官会议作为司法改革的一项重要辅助制度,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在审判权运行机制改革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该制度已经在司法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是从实证调研来看,运行现状不容乐观。人员构成、职能定位、议案范围、运行机制、考核激励、制度落实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尽管最高法院出台了健全完善主审法官会议机制的指导意见等司改文件,但是对专业法官会议的运行模式仍应当加强研究和规范。专业法官会议应当界定为为合议庭提供审判业务咨询意见的"民间组织",不应对其赋予太多不切实际的职能,应当理顺其与合议庭、审委会之间的关系,尽量去行政化。在遵循审判业务咨询机构性质的前提下,既要强化制度完善,又要简便运行流程,降低运行成本,切不可使其成为看上去很美的负担,变成审判权运行的新的枷锁和瓶颈。  相似文献   

8.
主办侦查员制度是当前我国司法制度改革的一部分。主办侦查员是一种职业资格,只有具备相应条件的侦查员才有资格成为主办侦查员。主办侦查员制度对于当前侦查工作中存在的侦查员的消极性和错案责任追究的困难性等问题作出了回应,有效地推动了侦查工作的发展。主办侦查员制度对于严格落实办案责任制,与当前法院实行的主审法官制度和检察院实行的主任检察官制度的衔接,对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实现法官制度的现代化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目前我国的法官制度改革尚存在一定不足 ,如渐进式的改革思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法官等级化思维模式及外延性改革思路不利于建设高素质的法官队伍等。今后法官制度变革应该走出传统的思维模式 ,实现法官体制的创新  相似文献   

10.
司法公正是依法治国的最后一道屏障。根据我国目前的现状,对人民法院的机构设置和体制进行必要的改革,建立审判区划与行政区划分离的垂直领导体制、主审法官体制、法官保障、监控机制,以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裁决不公正。依法治国,光有健全的法律还不行,还必须有道德高尚的执法机构人员。如果没有道德保  相似文献   

11.
The “trial-centered” litigation system reform, as a major task of China’s judicial reform, has drawn much attention due to its protection of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citizens as well as the maintenance of judicial fairness and authority. In the new-era background, the reform of the “trial-centered” litigation system will inevitably set new requirements on the litigation function, litigation structure and the judicial system as well. The perfection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criminal defense system, as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reform, is doomed to be an essential requirement concerning the realization of “trial-centered”. In a word, to perfect the criminal defense system is to reconstruct the lawyer defense system on the basis of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as “trial-centered”. To be specific, it refers to the following four aspects in the new judicial field as the full coverage of judicial field, the integration of configuration mode, the protection of subjective rights as well as the substantiation of functional effectiveness.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要“推进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司法监督,促进司法公正,维护司法权威。”司法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制度创新,人民监督员制度是检察机关对自身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自我创新,是检察机关为实现对自侦案件的外部监控所设置的监督机制,完全符合党的十六大关于司法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是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又一具体措施,彰显了检察机关追求公平正义的决心和信心。  相似文献   

13.
"案-件比"案件质量评价指标是我国检察机关应对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是评价检察工作效率和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案-件比"指标的构建受到司法理念、案件的实然状态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制约。未来,检察机关应当以提升能力建设为抓手,优化管理方式,控制办案时限,提升办案质效,全面推进司法公信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审委会改革是司法改革的重要环节。由于制度设计和运作程序上存在诸多问题,审委会制度“瑕疵”日益凸显,因此必须顺应司法改革的时势,遵循司法审判的规律,对现存审委会制度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刑事强制措施这一程序性诉讼手段 ,因其对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积极的价值功效而为各国法律所确认 ,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 ,“以权代法”、“滥用”或“不用”强制措施等现象的存在 ,容易使人们对这一诉讼手段固有的经济合理性产生怀疑乃至错误认识 ,因此 ,在司法制度改革的过程中 ,将刑事强制措施的适用仍作为理论与实践问题加以探讨 ,对诉讼法律制度以及诉讼民主化建设都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提高司法能力是我国司法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是否有助于提高军事司法能力为我国军事司法体制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从提高军事司法能力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军事司法体制改革需要:调整军事司法资源配置,使军事司法资源配置最优化;提高军事司法人员的素质,建立稳定的、高度职业化的军事司法队伍;增强军事司法机构的独立性,减少军事行政机关对军事司法机关办理具体案件的干预。  相似文献   

17.
刑事和解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司法改革措施,它的设立在于维护被害人权益,结合我国司法现状,从法律依据及可行性上论证其特征、适用范围和程序,并从创建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出发,积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18.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检察委员会制度是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之一。它在发挥集体智慧、保证重大业务决策的质量、规范检察工作、促进检察事业不断进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工作机制在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矛盾和缺陷,特别是在基层检委会的工作中更为明显。因此,尽快采取措施,完善相关机制,改革基层检委会的现状,已成为目前司法体制改革中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9.
2012年10月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表了《中国的司法改革》白皮书,表明中国的司法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作为国家司法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军事司法制度从创建到发展,历经三轮大规模的改革,建立了完善的军事司法体制,形成了完备的军事司法制度,出现了一批司法改革的亮点,更为当前军事司法发展带来了有益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20.
沙万忠  王刚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2,(6):106-108,封三
司法鉴定是服务于审判活动的科学实证活动 ,司法鉴定进入诉讼领域 ,实际上就是科学进入司法工作。我国现行的司法鉴定体制已经暴露出诸多弊端 ,这种现状与当前提出的以司法公正为核心 ,以司法公开为重点的司法改革目标直接相违背。公正与效率是 2 1世纪司法改革的主旋律 ,司法部决定创建新的司法鉴定制度 ,并对原有鉴定体制进行整合 ,其中心工作就是强化面向社会服务的司法鉴定 ,使其成为创建有中国特色司法鉴定制度的突破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