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正国  钟瑾 《中国律师》2004,(10):63-65
一、问题的提出当前,银行参与按揭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呈快速增长趋势。为此,最高人民法院作出了《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该解释实施后,人民法院及仲裁机构对此类案件审理有了依据。然而,对于提供按揭贷款的银行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中应居于何种诉讼地位以及其权益保障问题,仍值得深入探讨。以担保贷款为付款方式的商品房买卖合同,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法律关系:一是出卖人与买受人之间的商品房买卖关系;二是银行与买受人之间的借款关系;三是银行与买受人之间的抵押担保关系;四是银行与出卖人之间的…  相似文献   

2.
保证是社会经济领域广为采用的债之担保形式,在借款尤其是银行贷款担保中占有相当比例。《担保法》的施行,为保证纠纷案件的审理提供了基本法律依据。然而该法施行两年来,在法院的审判实践中就该法的若干条文的理解仍不一致,进而造成了同一类型的案件,不同的法官有不...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扩大,涉外经济纠纷案件不仅数量越来越多,案件类型也越来越多。除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欠款纠纷外,新出现了投资参股、航空运输代理、补偿贸易等方面的纠纷案件。本大仅对涉外经济纠纷的审理浅谈一下作者的看法。一、涉外经济纠纷审理与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由于任何一个涉外民事案件都是由某个具体国家的法院进行审理的,而审判权是国家主权的体现,法院审理涉外民事案件,只能遵循本国的诉讼法,不援用外国的诉讼法,这是世界各国普遍确认的原则。但是审理涉外民事案件,仅有本国诉讼法的一般规定是不够的,由于涉外民…  相似文献   

4.
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鲁法民二字〔2002〕2号《关于担保法适用有关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一、最高人民法院法发〔1994〕8号《关于审理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有关保证的若干问题的规定》,适用于该规定施行后发生的担保纠纷案件和该规定施行前发生的尚未审结的第一审、第二审担保纠纷案件。该规定施行前判决、裁定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担保纠纷案件,进行再审的,不适用该《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生效后发生的担保行为和担保纠纷,适用担保法和担保法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二、担保法生效之前订立的保证合同中对保证责任方式…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德惠县人民法院1992年受理经济纠纷案件318件,其中借款合同纠纷98件,占经济纠纷案件总数的30.8%。今年一至七月份,受理经济纠纷103件,其中借款合同纠纷75件,占案件总数的72%,通过审理借款合同纠纷案件,发现目前担保信贷合同存在六大问题: 一是担保单位不是独  相似文献   

6.
蔡世军 《法人》2020,(3):73-76
近年来,银行起诉的借款纠纷案件大量涌现,借款人不归还借款的原因和情形也有所不同。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要在查明事实的情况下,根据认定的事实适用不同的法律。基本案情2008年3月3日,杨某与江某结婚。2012年4月,杨某打算用其个人名下的一套私房向甲银行抵押贷款。杨某通过乙银行职员龚某等人帮忙伪造了包括离婚证明在内的抵押贷款资料后,办理了抵押贷款他项权证,并于同年6月14日与甲银行签订了借款160万元为期5年的《个人借款/担保合同》。  相似文献   

7.
在涉外经济活动中,债权人为降低风险投资,保障债权实现,往往要求提供担保。涉外担保就是境内机构向涉外经济合同的境外债权人或境内中外合资、外资金融机构提供的一项保证措施。当涉外经济合同的债务人不履行合同时,由担保人负责履行;或者由债权人以抵押物或留置物作价或变卖而优先受偿。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涉外担保的运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践表明,它大量运用于货物买卖、借贷、融资租赁、来料加工、补偿贸易以及工程承包等涉外经济合同中,涉外担保纠纷因此而呈上升趋势,人民法院审理的涉外担保案件也逐年增多,由于这类案件的正确审理依赖于管辖权的正确行使,对管辖权问题加以分析研究,实有必要。  相似文献   

8.
民间借贷涉嫌或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合同一方当事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的,并不当然影响民间借贷合同以及相对应的担保合同的效力。如果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的审理并不必须以刑事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则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无须中止审理。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各级银行狠抓逾期贷款的催款工作,诉讼到人民法院的借款案件猛增,在审理过程中,许多同志感到法律关系最复杂、争议焦点最多的是借款担保合同纠纷。笔者认为,在审理这类纠纷时,应注意以下问题:一、贷款方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时效问题在借款担保法律关系中,贷款方所享有的就是要求保证人偿还所保证的到期贷款的权利。如果在一定期限内贷款方不行使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权利,那么就不能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其权利。根  相似文献   

10.
为正确审理存单纠纷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有关规定和在总结审判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规定。 第一条 存单纠纷案件的范围 (一)存单持有人以存单为重要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纠纷案件;  相似文献   

11.
所谓涉外民事案件(包括涉外经济纠纷案件,下同)的司法管辖,通常是指国际司法管辖,即对于某个或某类涉外民事案件哪个国家的法院有管辖权的问题。这个问题在涉外民事诉讼中具有头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是行使国家主权的具体体现,是法院进行涉外民事诉讼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而且同案件的审理结果有直接的关系。当今世界上围绕司法管辖权问题进行的斗争十分激烈。我们要善于进行这种斗争,依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和审判实践经验,正确地行使我国对涉外  相似文献   

12.
[公布日期]2005.11.14[施行日期]2006.1.1[文(令)号]法释[2005]13号[类别]民商法·担保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等法律,参照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等相关国际惯例,结合审判实践,就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的有关问题,制定本规定。第一条本规定所指的信用证纠纷案件,是指在信用证开立、通知、修改、撤销、保兑、议付、偿付等环节产生的纠纷。第二条人民法院审理信用证纠纷案件时,当事人约定适用相关国际惯例或者其他规定的,从其约定;当事人没…  相似文献   

13.
为了正确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以下简称担保法),结合审判实践经验,对人民法院审理担保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作出如下解释。 一、关于总则部分的解释 第一条 当事人对由民事关系产生的债权,在不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以担保法规定的方式设定担保的,可以认定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大连市做为东北地区对外开放的窗口,对外贸易业务越来越活跃,对外贸易纠纷案件也在逐年增加。为了审理好涉外经济纠纷案件,我们本着积极、慎重的原则,具体办案过程中,注意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抓住涉外经济纠纷案件的难点问题,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积累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送达问题涉外案件中的送达,一般情况来说主要是向被告送达原告的起诉状、法院的应诉通知书、传票以及其它法律文书。涉外案件的被告方是外国企业或个人的,有的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有办事机构或代理人,有的却没有办事机…  相似文献   

15.
司法信箱     
这两起借款合同纠纷案件是否应当合并审理?编辑同志:  我院受理了甲银行诉乙绸厂、丙纺织厂两件借款合同纠纷案。经审查,乙绸厂分别两次向甲银行借款,借款金额、还款期限均不相同,但该两份借款合同均由丙纺织厂出具的一份最高额保证合同作担保。因乙绸厂和丙纺织厂到期未履行义务,甲银行分别向法院起诉。在对两份合同是分别受理还是合并受理的问题上,产生了意见分歧。一种意见认为,两份借款合同虽然是各自独立的,但担保法律关系同一,是同一担保合同项下的分别借款,应并案受理;另一种意见认为,虽担保法律关系同一,但根据从…  相似文献   

16.
黄颖 《江西律师》2000,(5):31-32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是我国民商法律体系中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律,与民商法体系中的其他法律相比,更注重行为方式,更注重要式、程序和条件。本文结合法院对银行纠纷案件的审理,谈一谈信贷担保与银行信贷经营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信贷风险防范工作亟待加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对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物业服务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审理担保纠纷案件如何适用法律的调查报告卞昌久《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已于1995年10月1日起施行。它与1995年10月1日以前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担保法律关系的有关司法解释,在内容上存在着一些不一致甚至相矛盾的地方,而目前涉及担保法律关系的民事或...  相似文献   

19.
自1995年10月1日《担保法》实施以来,抵押保证贷款再度升温,紧缩的金融市场又活跃起来,许多难以得到贷款的企业,因为有了《担保法》而顺利实现贷款。但一段时间的担保热过后,有人这样质疑,担保就能保证银行资金安全吗?从近年来人民法院审理的企业与银行各种纠纷案件分析,担保中存在的问题亟需规范。  相似文献   

20.
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以下简称合营企业),是指外国的企业、公司或者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中国政府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同中国的公司、企业或者其他经济组织共同投资、共同经营管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股权式企业。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合营企业属于中国法人,但资本构成和主要管理人员的国籍已具备一定的涉外因素。为避免合营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在适用法律上的不平等,在实践中涉及合营企业的案件也由专门审理涉外商事纠纷案件的审判庭参照涉外商事诉讼的有关规定进行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