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俄与朝鲜半岛两国都有良好的外交关系,在解决朝鲜核问题进程中,从道义和外交原则出发,两国必然尽可能地考虑朝、韩两国的立场,维护和扩大自己的外交信誉;中俄在朝鲜半岛两国都有重要的经济利益、安全利益,都希望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一个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希望发展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两国必然积极参与和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反对谴责、制裁朝鲜和对其动武;美国图谋通过解决朝鲜核问题,在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搞霸权主义,中俄在反对美国霸权主义中将加强合作。所有这些相同利益和立场,将促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俄友好合作关系不仅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而且在今天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两国在经贸合作、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等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中俄协作伙伴关系本身就是对地区稳定和世界和平的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中俄油气合作现状、前景和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俄油气合作已经起步。合作规模巨大:覆盖从西西伯利亚、东西伯利亚、远东到萨哈林岛海域广阔的地域,包括从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到管道的修建乃至油气的储存和利用。中俄油气合作虽是双边的,但却是开放性的。这一世纪性大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利于中俄两国,而且也惠及所有输入油气的国家和参与合作的外国公司。不仅会促进东北亚地区的繁荣,而且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07年初朝美两国代表在柏林和纽约举行会晤以来,朝鲜和美国的关系正逐渐由对抗转向接近,它们之间积蓄多年的“坚冰”正开始缓慢解冻。朝美两国的接近对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残留的冷战对抗结构形成冲击,将会促进朝核问题的解决,推进东北亚区域的经济合作,并对东北亚各国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朴槿惠总统就任韩国第十八届总统后,在21世纪最艰难的外部环境下,确定了构筑朝鲜半岛和平与统一的基础、建立东北亚地区的和平合作体系、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外交目标。尽管朴槿惠执政以来的外交成绩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但依然面临着诸多新课题:在朝核问题尚未解决的背景下,如何改善朝韩关系,开启朝鲜半岛信任进程;如何在缺少战略互信的中美之间保持均衡,建立中美韩三边合作机制;如何令日本对历史认识问题"拿出负责任、有诚意的措施",增加中韩对日本的"信任",实现中日韩大和解;如何在安全困境没有缓解的情况下促进东北亚多边合作,实现东北亚和平构想。这些课题如何解决将是对朴槿惠政府的严峻考验。  相似文献   

6.
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无核化的问题上,存在着基本的共同立场,都反对朝鲜半岛南北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发展核武器,都主张通过六方会谈、以和平的方式解决朝鲜核问题。但在如何以和平方式解决朝核问题的措施与路径上,中美存在着诸多分歧。这给双方在朝核问题上合作带来极为复杂的影响。在朝核问题深陷僵局的形势下,如何按照六方会谈"9·19共同声明"规定的"承诺对承诺,行动对行动"原则,通过一揽子方案,在推进落实无核化相关措施的同时,采取措施逐步终结朝鲜半岛的战争状态和冷战状态,是中美两国在朝核问题上进行有效合作的切入点,也是双方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发挥各自积极作用的共同基础。  相似文献   

7.
1998年金大中政府执政后,在总结历届政府处理和解决对朝政策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朝鲜半岛形势和国际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旨在维护和促进朝鲜半岛和平稳定的对朝"和解、合作"政策.在朝韩共同努力下第一次实现了两国首脑会晤,签署了<南北共同宣言>,使南北交流与合作得到一定程度的进展,并稳定了朝鲜半岛和东北亚地区的局势.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朝鲜半岛的地缘安全战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朝鲜半岛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是我国重要的战略侧翼。作为与中国山水相连、唇齿相依的邻邦,朝鲜半岛在中国的地缘安全战略中一直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冷战结束以来,朝鲜半岛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由美苏主导的两极格局趋向多极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大国相互竞争的局面,处于较弱地位的朝韩两国也不由自主地被纳入了周边大国的战略轨道,半岛形势空前复杂化。而两次朝核危机的爆发更使朝鲜半岛局势的发展跌宕起伏,波折不断。面对错综复杂的半岛形势,中国从"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这一战略目标出发,确立了以"对话和合作"为基本特征的安全战略,并积极推动朝核问题的和平解决,为缓和半岛紧张局势,维护东北亚地区和平与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朝鲜不顾国际社会反对,于2009年5月25日进行第二次核试验,主因是第六轮六方会谈之后,朝外部安全环境变化及内部需要使其不安全感上升.这表明,迄今围绕朝核问题的外交努力药方不完全对症.要彻底解决朝核问题,中国外交似宜更加务实理性,在坚持和平协商大原则的前提下,适度调整政策,只有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推动朝鲜半岛无核化进程,促进半岛乃至东北亚地区持久和平、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俄在东北亚地区战略协作方向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均重视东北亚国家外交,今后两国将在四个方向上加强战略协作.它们是:我国东北振兴与俄远东开发的互动;东北亚地区能源及环保合作;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东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1.
中俄能源合作历经多年的摇摆与磨合,终于有了实质性进展.中俄能源合作前景看好,这对于促进两国经济、政治关系的全面发展,对于推动上合组织内的能源合作和东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机制的建立,以及对于维护世界能源安全,都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中俄日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俄罗斯、日本是东北亚地区最重要的三个国家,彼此的关系是该地区最重要的国家间关系.研究三国间的相互影响对于国际政治而言,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无法回避地区政治及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一边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平稳务实发展的中俄关系,一边是因参拜靖国神社等历史问题而长期陷入低谷的中日关系,一边是受领土问题钳制冷漠无为的俄日关系.中俄日三大国的关系在东北亚地区形成极大的反差.此外,中俄日关系还与美国在东亚的安全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将研究中国的和平发展进程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着重从中国和平发展的角度看中俄日三国关系中社会与政治因素的变化,并探讨美国对中俄日三国关系的影响,同时提出对推动三国关系发展的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朝鲜半岛是关系俄罗斯安全利益的重要地区,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直接关系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安全。俄罗斯希望通过加强与朝鲜半岛上两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促进远东地区经济发展和融入东北亚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普京执政后,俄罗斯对朝鲜半岛的政策有了新的转变,它注意平衡发展与朝鲜和韩国的关系,积极参与朝鲜半岛事务调节,增强自己在东北亚地区的影响力。对于朝鲜核危机,俄罗斯的立场是支持朝鲜半岛无核化和核武器不扩散制度,坚持通过政治外交手段解决问题,以期实现地区的持久和平与稳定。  相似文献   

14.
2019年,朝鲜半岛处于美朝无核化博弈和东北亚地区大国战略博弈之中。美国主动出击,在朝鲜半岛地区推行其"印太战略",中国和俄罗斯正面迎击,韩国谋求与美国"印太战略"对接,朝鲜半岛的战略博弈呈现新态势,缓和下的博弈成为一种新常态。朝鲜半岛紧张局势缓解,军事对抗强度降低,安全形势无巨变亦无升温。美国的对朝制裁施压、对韩约束限制政策为韩朝关系投下了阴影。韩朝关系有缓和,但也有波折:军事和解取得进展,但军事合作协议尚未完全履行;保持了对话合作的渠道,但合作交流止步不前。有关国家为促进朝鲜半岛无核化和建立朝鲜半岛永久和平机制付出了努力,无核化进程仍然处于"双暂停"阶段。半岛问题出现钝化迹象。  相似文献   

15.
中俄边境铁路在中俄两国的经济贸易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中俄两国在边境铁路建设方面成绩显著,双方铁路运输领域的合作也为两国经济贸易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铁路口岸运量持续大幅度增长,在促进中国东北及俄罗斯远东地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东北亚区域一体化进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东北亚地区整体经济的发展。建立以中俄边境铁路为中心的东北亚铁路交通合作体制,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这必将有助于打破区域交通运输体系中存在的“瓶颈”,从而推动东北亚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16.
本文考察了中俄两国在大客机联合研制方面的进展情况,并深入剖析了两国合作面临的一系列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促进因素有:中俄两国互为近邻,两国特殊的关系推动了航空领域的合作,在航空领域积累了大量的合作经验;双方在技术、资金和市场方面各自具有一定的优势;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和经济形势,面对欧、美航空工业强国的技术封锁,中俄两国要探讨更为有效的互利共赢合作方式。限制因素有:双方航空产业结构过于相似,技术互补性差;两国对西方技术都存在某种程度的依赖;欧、美航空产业对中俄采取防范和竞争的姿态等。中俄客机产业合作的前景较为乐观,双方可以采取先项目合作,然后建立统一集团公司的两步走联盟战略。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工业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动力的能源项目,业已提到中俄两国经贸合作的日程上来,它将从根本上展示东北亚区域生产力要素的优势互补特征。因此,中国在东北亚地区不应把目光只盯在“中日韩三国经济合作体”上,还要通过共同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的能源项目来提升双边经贸合作水平和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合作。中俄合作开发西伯利亚与远东地区能源项目具有充分的合理性和现实的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论中俄关系发展进程中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是中国实现和平发展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俄罗斯国力振兴、重新崛起的重要阶段。两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都在国内,巩固睦邻友好、推进战略协作是两国维护各自国家安全、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的共同需求。而中俄两国只有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互补性,制订共同战略、争取共同发展,才能实现各自的崛起与振兴。中俄两国领导人不止一次强调,中国和俄罗斯需要加强在政治、经济、安全等领域的合作,更要在人文领域开展对话。人文交流与合作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巩固两国关系的社会基础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俄“国家年” 合作新起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俄举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元首做出的政治决定。这是今明两年中俄关系的主线,也是两国对外关系中的大事。“国家年”活动旨在进一步加强双方政治互信,推动政治、经济、科技、军事、人文等各领域合作,宣传《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立的“世代友好、永不为敌”的和平思想,巩固中俄友好的社会基础,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迈向更高水平。  相似文献   

20.
同江中俄界河铁路桥开工在即,这是中俄合作的突破性进展.同江大桥建成后,不仅能缓解中俄之间过境运输的压力,使两国交通联系更为紧密,而且将改善东北亚地区的运输格局,更为提升大桥毗邻地区的经济潜力、促生新的经济增长点提供有利条件,必将促进中俄区域合作升级.同江大桥方案能在激烈竞争中胜出.反映了中俄合作中的科学理念,为两国继续在界河上建设桥梁提供了实际经验,对进一步加强中俄区域合作做出方向性指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