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场惊天动地的抗洪保安全大决战刚刚结束,又一场抗灾保发展、救灭保重建的大决战拉开了帷幕。这是省委、省政府部署的第二场大决战。如果说与洪水较量保平安是一场保卫战的话,那么这场与时间赛跑、与困难拼搏的战斗,则是一场攻坚战。在这场新的大决战中,全省人民响应省委、省政府号召,大力弘扬抗洪精神,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在荆楚大地、在各条战线摆开了战场,吹响了号角,誓夺抗灾保发展、救灾保重建的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2.
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创造了人间奇迹,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学习这种精神,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伟大真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什么历史功业都可以创造出来。这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社会发展规律。弘扬抗洪精神,根本的是要认识、尊重、弘扬人民群众的无穷伟力。这对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同洪水的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抗洪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  相似文献   

4.
江泽民同志最近指出,在伟大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我们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拚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 在学习江泽民讲话、总结九八抗洪救灾这一伟大事件时,一位资深宣传工作者这样说:对于抗洪精神这一珍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发扬光大并带入到21世纪以至更远的年代;对于抗洪赈灾中可歌可泣的事迹,要作为我们思想教育的极好教材。 有关抗洪精神的珍贵,已有报章专门论述,此间不再赘言。  相似文献   

5.
根据当前的形势,市委确定今后5个月经济工作的总体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江泽民同志关于加快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等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湖北精神和抗洪精神,坚持发展经济和抗洪救灾“两手抓”,坚持全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项目标不动摇,大力推进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强化各项工作的操作和落实力度,决战5个月,坚定不移地保规划、保目标、保发展,务必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奋力夺取防汛抗洪斗争和工农业生产全面胜利。  相似文献   

6.
无可否认,一九九一年夏季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给我们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这就是为大家所公认的“抗洪精神”。所谓“抗洪精神”,就是根植于社会主义土壤、孕育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  相似文献   

7.
编者按今夏洪灾泛滥,与江西九江市隔江相望的湖北省黄冈市亦损失惨重。其成灾人367万人,成灾农田267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达5923亿元。面对特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特大经济损失,黄冈人在抗洪的同时抓了4件事:1安排受灾群众的越冬问题;2.面向市场纸农作物的秋播;3·抗洪人员“转题不下近”,由防汛就地转为恢复“水毁”;4抓乡镇企业,以实现大灾之年保规划、保增收、保发展的目标。这里,我们发表黄冈市副市长陈定国同志概灾自救,乡镇企业举足轻重》一文,o此为领”生产自救、重建家园’,风骚的黄冈人叫好。今年,我市特别是沿江县市,遭…  相似文献   

8.
1998年以来,襄樊市樊城区委、区政府把抗洪救灾、保发展超规划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动员全区上下以抗洪精神,采取得力措施,抢时间、赶进度,力争“两超一保”,即全年实现农业总产值1.3亿元,增幅再超11个百分点(由  相似文献   

9.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就是江泽民同志高度评价的伟大的抗洪精神。“九八抗洪精神”之所以在中华大地上成为时代的最强音,是因其深刻地蕴含了公而忘私、舍生忘死的共产主义精神的灵魂,是一曲共产党人的正气歌;更因其与中...  相似文献   

10.
《政策》1998,(9)
1998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也是开展真理标准讨论20周年。对于湖北来说,1998年是具有关键意义的一年。这一年,是我们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贯彻落实十五大精神的头一年。这一年,我们要打胜抗洪保平安、发展保规划两大硬仗,以实际行动迎接全省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的召开。这一年,是检验我们是否能够全面完成湖北省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的关键年,也是决定湖北以什么样的面  相似文献   

11.
江总书记将新时期的抗洪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他指出,新时期抗洪精神是无比珍贵的精神财富,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都要大力弘扬这种精神,积极落实党的十五大提出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精辟概括的抗洪精神,生动地诠释了共产党执政就是“尊重和保护人权”。抗洪精神鲜明地体现了我们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抗洪实践中维护人权的光辉历程,再一次向世人昭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和社会主义最讲人权。抗洪精神是人权思想在抗洪实践中的伟大成果  相似文献   

13.
我们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神,战胜了长江八次洪峰的袭击,取得了伟大胜利。在灾后第二次大决战中.要弘扬这种精神,以超常规举措,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一、指导思想及任务我省今冬明春水利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32字”指导原则为指南.以灾后重建为契机,以长江干堤整险加固为重点,坚持社会、经济、生态三个效益的统一;坚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坚持科学规划、标本兼治、综合治理;要增加投人,分级负责,建管并重,强化质量,…  相似文献   

14.
《政策》1998,(11)
为认真落实江总书记在灾区视察抗洪救灾工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动员全省人民发扬抗洪精神,在大灾之年奋力夺取抗洪保平安、抗灾保发展、救灾保重建的全面胜利,省委、省政府最近作出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生产救灾工作的决定》。其主要政策要点是——  相似文献   

15.
凶猛的洪水肆虐了两个多月后终于渐渐地回落了,抗洪斗争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但这两个多月来,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那场惊心动魄。气吞山河的抗洪抢险斗争以及在抗洪抢险斗争中形成的抗洪精神却在中华民族的抗洪史上写下了不朽的一页;广大抗洪军民团结奋斗,决战决胜的英雄气慨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撼天动地的抗洪抢险斗争中,数百万军民紧急动员,批柱中流;几十个日日夜夜连续作战,舍死志生。关键时刻,危急关头,我们的党员干部,始终身先士卒,冲在抗洪抢险的最前面。在大堤,在险库…  相似文献   

16.
宣传部门是党的“喉舌”,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当今国际形势错综复杂,风云变幻,国内建设任务繁重,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特别是今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又遭到了超历史的特大水灾。因此,现在全国人民特别需要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这就为我们宣传部门提出了更高更求,我们必须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要求,广泛宣传,致力于团结、稳定、鼓…  相似文献   

17.
抗洪的伟大力量源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张守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坚持这一宗旨,我们党就有巨大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战斗力,就能够克服一切艰难险阻,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的胜利。今年夏秋,抗洪军民战胜特大洪灾的事实,再次证明了这...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遗产,就是反映中华民族精神的传统道德,以及古代圣贤、英雄豪杰们为国为民为追求理想而表现出的“自强不息“、“舍生而取义“的精神,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中国人民特有的爱国情操,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共产党人实事求是的优良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大寨精神“、“大庆精神“、“铁人精神“、“雷锋精神“、抗洪精神,这就是我们的“老祖宗“。  相似文献   

19.
孙淑义 《春秋》2009,(2):1-1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我们将迎来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将迎来人民政协成立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确立60周年。做好今年省政协的工作,关键是要紧紧抓住“一条主线”,即紧紧围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目标任务履行职能,发挥作用。切实用好“一个机遇”,即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推动政协事业实现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新年寄语     
当1999年到来的钟声响起的那一刻,时间老人为我们掀开了20世纪这部鸿篇巨制的最后篇章,我们的心中都怀着一种从未有过的激动。我们有理由激动,因为我们刚刚走过的是极不平凡的1998年。在这一年里,中国人民成功地抵御了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袭击;勇敢地面对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的考验,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共铸了中华民族的“抗洪精神’;“人大”、“政协”两会隆重召开,制定了跨世纪的治国方略,经济建设、各项改革迎难而上,成就斐然。我们有理由激动,1999年是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50周岁的大庆之年;是澳门回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