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莫耶原名陈淑媛,生于1918年12月25日,福建安溪县人,自幼聪颖好学。1934年秋,16岁的莫耶离家出走,到上海女子月刊社当校对、编辑,后来曾一度任主编。而恰在这一年,20岁的沈醉,化名为陈仓,伪装成湖南湘光通讯社记者在上海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沈醉结识了正值妙龄的莫耶,不禁一见倾心。而在莫耶看来,"记者"陈仓也是文采风流、潇洒俊逸。两人随之热恋起来。但是,这桩婚事却遭到戴笠和沈醉母亲的极力反对。直到不久后的一天,沈醉在一次追捕行动中摔  相似文献   

2.
刘朴  曲谏  杨清良 《党史博采》2008,(11):35-36
<正>作为革命圣地,有关延安的各种艺术作品不在少数。其中最为有名的莫过于那首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延安颂》了,这首歌是如何诞生的?它的背后又有哪些动人的故事呢?本文试就此作一披露,以飨读者。提起《延安颂》,不能不提到大家所熟悉的郑律成这个名字。1918年郑律成出生在朝鲜南部全罗南道一个贫苦的革命家庭,父亲是个爱国者,三个哥哥先后为朝鲜和中国的革命  相似文献   

3.
李准 《共产党人》2004,(2):47-48
四十集电视连续剧《延安颂》是中央电视台、中央文献研究室和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创作领导小组共同推出的一部重中之重的优秀之作。是创作者们向党和人民献上的一份深情厚谊。  相似文献   

4.
这首优美激扬的歌曲,在烽火连天的抗战时期曾响彻延安,传遍各抗日根据地,传到"国统区"和海外,成为一曲激发抗战爱国热情的颂歌.它的词作者,就是从著名茶乡福建安溪走出的女作家莫耶.  相似文献   

5.
綦江少年从小立下大志罗振声,原名罗共荣,字继溥,又名向乾,1900年农历八月二十五日生于綦江县东溪镇一书香门第。其父罗熙农是清朝钦赐光禄寺署正,罗振声为独子。他少时入学东溪,学习十分勤奋。綦江东溪扼渝黔交通咽喉要冲,但由于军阀连年混战、土匪猖獗,以致田园荒芜,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延安颂》唱遍全国各地,成为一曲激发全国人民抗日救国的战歌;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肯定和赞扬.歌词的作者便是著名女作家莫耶.著名作家杜鹏程说过;“莫耶的一生就是一部小说.”莫耶原名陈淑瑗,又名陈爰,曾用白冰、椰子、沙岛等笔名.1918年出生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乡溪榜村.父亲陈铮是一个归侨教师,后为国民党的将军,1940年被省保安团杀害.  相似文献   

7.
读过斯诺《西行漫记》的人,一定会记得那个机灵可爱的小红军“山西娃娃”的照片,还有那段描写——“他是个圆滚滚的胖孩子,长着一张娃娃脸,只有十二岁,但他已经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我向他问为什么当红军,他回答说‘红军为穷人打仗,是抗日的,谁不想当一名红军战士’!”光阴荏苒,“山西娃娃”已成故人,但他走过的峥嵘岁月却令我们铭记。  相似文献   

8.
《国际歌》的词作者是法国人欧仁&#183;鲍狄埃,是爆发于1871年3月的巴黎公社起义的领导成员。5月30日,起义被镇压于血与火之中。第二天,鲍狄埃就在藏身的小阁楼里写成一首共六节的格律诗,题为Internationale。  相似文献   

9.
关于瞿秋白有几个弟弟、妹妹的问题,他自己在文章《饿乡纪程》、《赤都心史》及《多余的话》里曾多处提到,但都语焉不详.其他一些资料都将瞿秋白弟妹的人数、名字及其排行弄得非常混乱。不少书报资料上.还说瞿秋白有6个弟弟妹妹.其实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据比瞿秋白小1岁的妹妹瞿轶群回忆.瞿秋白的父母共生了8个孩子.  相似文献   

10.
刘永久 《世纪桥》2009,(2):58-60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华好儿女,齐心团结紧,抗美援朝.打败美国野心狼!这首曾激励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英勇杀敌,唱响半个多世纪的战歌,在纪念抗美援朝58周年的日子里,又一次拨动人们的心弦……  相似文献   

11.
李皓 《党史纵览》2002,(2):27-28
“八月桂花遍地开,鲜红的旗帜竖呀竖起来。张灯又结彩呀,张灯又结彩呀,光华灿烂现出新世界。亲爱的工友们呀,亲爱的农友们呀,唱一曲《国际歌》庆祝苏维埃……” 这一支脍炙人口的革命历史民歌在20世纪50—60年代曾因多种媒体的宣传,唱彻大江南北,唱响全中国。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歌词作者却一直未被披露,代之以“江西革命历史歌曲”。直至“文  相似文献   

12.
《党的建设》2011,(5):48-48
《西狭颂》摩崖石刻位于我省成县城西13公里处天井山下的鱼窍峡(今名丰泉峡)中,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阳阿阳李翕西狭颂”,因摩崖文中有“郡西狭中道”一语,而称为“西狭”。《西狭颂》之名由此而得。碑下,有一清潭,相传古代有黄龙自潭中飞出,故俗谓潭水为“黄龙潭”,《西狭颂》为“黄龙碑”,  相似文献   

13.
李伶 《湘潮》2005,(7):20-24
我军首批授衔的老将军中,独腿、独臂的将军共有13位。其中的12位已离开了我们,唯有独臂将军陈波健在。他今年97岁,看书读报,接待来客,照旧谈笑风生。他一生坎坷,九死一生,充满传奇。  相似文献   

14.
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李继耐上将撰写代序,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钱学森故事》一书,日前由总政宣传部和总装政治部在京联合举行了首发式。  相似文献   

15.
艾思奇,一个奇怪的名字,不少人还以为是个外国人,原来他就是个地地道道的中国人。他写过一本书,名叫《大众哲学》,于1936年1月出版。这本“把哲学还给民众”的通俗化哲学著作.不到5个月就连续出了4版.十多年一直成为该出版社的畅销书,创下了连出32版的奇迹。蒋介石骂他的《大众哲学》害死人,还操着浙江奉化口音说:“一本《大众哲学》,冲垮了三民主义的思想防线。”  相似文献   

16.
正吴天纵上一次公开露面,是在《重庆日报》2011年9月30日为庆祝建党90周年、建国62周年推出的对开双通版《铭记这些面孔我们的老红军》上。重庆市当时还健在的31位老红军的近照和简历排在一起,"重新展现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2013年9月1日,生于1918年的原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重庆卫生局离休老干部吴天纵在病床上迎来了95岁生日。此前1个月,也就是建军节当天,我们在吴老之子吴昊先生的帮助下,走近已难于言语的吴老爷子,分享这位1936年入党的老革命的传奇人生。  相似文献   

17.
邓沛 《党史文汇》2006,(5):24-28
1946年5月30日,滇系国民党军第六十军第一八四师官兵在师长潘朔端将军率领下于辽宁海城起义,走向光明.这次起义开了东北战场国民党起义之先声,对国民党军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力,打乱了蒋介石妄图"先南满,后北满"先关外,后关内","三个月内消灭东北共军"的图谋.正如延安《解放日报》1946年6月6日社论《不可抗拒的力量--论海城光荣起义》中说:"这一起义不仅代表了国民党军队中广大士兵群众与有正义感的军官的反内战的情绪,而且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和平民主要求."海城的光荣起义,再一次证明了这一洪流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社论最后写道:"海城起义潘朔端将军及全体官兵万岁!"  相似文献   

18.
老红军张其生同志家住海拔2560米的八大山脚下的盘县淤泥乡沙河中心村罗泥寨村民组。这里山峦叠嶂,群山起伏,良田宽阔。淤泥河像一条彩色的玉带,把这里沙河溶洞群风景区连缀在一起,犹如一条美丽的文化长廊,几十户人家的罗泥寨被群山树林环抱其中。  相似文献   

19.
张薇 《廉政瞭望》2014,(15):68-69
“想想吧,我正在参加联邦调查局特工会议,他们在讨论如何捉拿间谍,如何辨别谁是外国特工,而我就是他们要找的人,而且就坐在他们中间。这是多么有精神上的优越感啊。”——罗伯特·汉森  相似文献   

20.
<正>在网络中搜索刘汉兴或陈龙,一行行醒目的标题就会出现在你的眼前,"毛泽东与传奇特工"、"毛泽东身边的武林高手"、"红色警卫"、"护驾的赵子龙"、"新中国情报侦察奠基人"、"中国隐蔽战线的卓越指挥员"、"红色福尔摩斯"、"红色谍战王"、"东北抗联杰出指挥员"等等。凭这些题目,你立刻就会猜想到这绝非是一般人物。我也是在这些题目的吸引下,认真拜读了修来荣先生撰写的长篇传记作品《陈龙传》后,才写下此文的。这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