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广东民政》2011,(3):20-20
近几年,惠东县不断改善农村五保对象的生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奴隶提高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五保供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惠东县五保供养人数为2859人,五保供养金每人每月362元,达到了省政府《五保供养条例》要求的五保供养标准。领导高度重视,把五保供养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
张霞 《中国民政》2009,(12):57-57
江西省兴国县民政局认真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条例》.提高五保对象生活标准。一是提高五保对象的供养标准。从2009年起全县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860元,分散供养提高到每人每年1260元,  相似文献   

3.
江西省民政厅认真学习国务院新颁布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并与原条例进行比较,深刻领会新条例的精神实质。并就如何贯彻落实新条例提出了五条贯彻措施:一是代省政府起草《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切实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的通知》。同时,省厅也将向各地民政部门下发通知,对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二是要求并督促各地在6月底前,按照新条例要求重新核准五保供养对象及人数,重新申报,建立五保供养对象基本情况数据库,做好审核发证工作。并确定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标准和分散供养标准;三是抓紧组织调研。  相似文献   

4.
茂名市地处粤西,现辖茂南区、茂港区和电白县,并代管高州市、化州市、信宜市,总人口720万。其中,农村人口500万,在册农村五保对象38774人(其中集中供养2731人,分散供养36043人),集中供养率7%。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在农村社会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5.
《广东民政》2011,(3):6-7
上下联动,凝聚力量 加快农村五保供养事业发展 一是列入民生工程高位推进。省政府颁布实施《江西省实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办法》,各市、县出台实施细则,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法规体系,做到有法可依。省政府连续四年把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列入“民生工程”重要考核内容,  相似文献   

6.
《中国民政》2006,(4):14-15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将五保对象由原来的乡镇审批改为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审批, 并明确五保供养资金由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预算中安排。为此,本人认为应实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垂直负责制,以全面加强和提高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水平。其理由:  相似文献   

8.
枣庄市目前共有乡镇敬老院56处,农村五保供养对象18555人,其中集中供养13129人,分散供养5426人,集中供养率为71%.  相似文献   

9.
植忠鹏 《广东民政》2009,(11):12-13
从上世纪50年代起,肇庆市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将部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然而,时至今日,肇庆市一些农村敬老院的管理工作仍然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如何促进农村敬老院的健康发展,已成为当前肇庆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漯河市民政局积极开展以乡镇敬老院、中心温暖小区集中供养五保对象为主体,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家园建设活动。近几年,全市投资3407万元,改、扩、新建农村敬老院和温暖小区房屋8367间,新建和改建了128个中心温暖小区和453个村级温暖小区,覆盖了全市1000多个村庄,基本实现了将自愿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全部纳入集中供养,分散供养五保对象得到妥善照顾的工作目标,全市五保供养工作的管理服务水平上了一个新层次。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时事资料手册》2010,(5):117-117,119,121,123
达554万人 新华社7月21日报道,截至2010年5月,全国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总人数达554万人,共有敬老院等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3.1万所,为172.6万名五保对象提供集中供养服务。  相似文献   

12.
五保集中供养是农村社会养老救助的重要内容,受到官学一致关注。但是,由于五保集中供养的财力资源供给、政策落实与监管等因素,导致不同区域五保集中供养人数和比例,五保集中供养床位和实际入住率存在很大差距。只有发挥政府与社会合力,通过提高五保对象的社会认知度、提升五保资金的统筹级别、扩大社会救助供给主体、因地制宜、将五保供养与农村养老事业有机融入新农村建设、复兴中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等手段,逐步实现五保集中供养均等化,提升五保集中供养水平,促进农村养老工作,化解农村养老困境。  相似文献   

13.
今年是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建立50周年,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3月1 日正式施行。新《条例》重点修改了有关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的规定,明确今后五保供养资金在地方政府预算中安排,中央财政对财政困难地区的农村五保供养给予补助。这一规定将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公共财政的保障范围,实现了五保供养从农民集体内部的互助共济体制,向国家财政供养为主的现代社会保障体制的历史性转变。为切实做好新《条例》的贯彻执行工作,民政部召开了视频会议。会上,李学举部长回顾了农村五保供养制度自初步建立以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在实践中改革,在改革中发展,取得的显著成绩,强调要充分认识《条例》修订施行的重大意义, 并就如何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新《条例》作出了部署,对推进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相似文献   

14.
《广东民政》2010,(3):47-50
第一条 为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的基本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根据国务院《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5.
《江西政报》2006,(9):10-12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做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保障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韵正常生活,促进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农村五保供养,是指依照本条例规定,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村民的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第三条国务院民政部门主管全国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内蒙古赤峰市在五保户供养工作中.采取“分散供养提高标准.集中供养整合资源”的办法,不断加大城乡五保供养工作力度.既满足了部分五保对象不愿离开故土的愿望.又实现了让一些五保对象到敬老院集中供养的目标,使全市18620名城乡五保户生活无忧。  相似文献   

17.
<正>农村五保对象是农村留守人员中最弱势的群体,其实际生活水平低于低保对象,是农村中的最底层人群。为从供养源头上改善这一部分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现结合阳曲县五保供养现状,就完善农村五保供养作一探讨。一、当前阳曲县农村五保对象的供养现状阳曲县共有五保对象1269人,其中分散供养142人,2013年供养标准为3115元/人;集中供养1127人,供养标准为6000元/人,集中供养率为88%。全县共新建、扩建、维修10所敬老院,敬老院总占地面积64.81亩,总建筑面积15603.99平方米。近年来,在敬老院建设管理中呈现六个亮点:一是抓队伍建设。四所大敬老院公开选拔退休同志担任院长,六所中小敬老院由民政助理员兼任院长,并聘用副院长。组织学习《五保供养办  相似文献   

18.
安振魁 《中国民政》2011,(10):59-59
辽宁市北镇市“四个到位”确保五保供养工作平稳运行。一是政策落实到位。依据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完善五保对象审批规程,规范审批程序。对五保供养对象的申请审批政策、过程、结果和供养标准、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全方位公开。五保供养对象在按时发放供养金的同时,纳入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个人负担的统筹金由市民政局负担,并实行大病医疗救助,较好的解决他们治病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时事资料手册》2006,(2):116-116
新修订的《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从3月1日起施行。新条例把农村最困难的群众纳入了政府财政供养.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农民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宣汉县把五保供养工作纳入全县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的重要内容,五保供养工作出现了可喜变化。一是按照国务院《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认真核定五保对象,基本上实现了“应保尽保”;二是提高了五保供养标准,分散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干56元.集中供养的五保对象每人每月不低于120元:三是五保供养金由县财政转移支付,同时建立健全账务,实行专账、专户管理,有条件的地方五保供养金由银行直接发到五保对象手中,杜绝了克扣,挪用五保供养金的现象;四是建立定期检查和情况通报制度.督促五保供养政策的全面落实,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在做好五保分散供养工作的同时.县民政局提出用3—5年的时问,将全县52所旧型敬老院进行改造、扩建或新建14所“设施一流、管理一流,服务一流、业绩一流”的新型敬老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