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案例 案例1汪某,女,某日上午,被发现死于某租房内。经现场勘察确定为一起凶杀案件。根据现场及尸体情况,怀疑死者生前曾被性侵犯。提取死者的阴道拭子、内裤等送DNA实验室,经检验均未检见精子。后经过对现场的分析判断,嫌疑人可能会有吮吸死者乳头的可能性,遂提取死者的双侧乳头擦拭物,经检验在右侧乳头擦拭物上成功获得一男性DNA成分.后经DNA数据库比对认定张某为犯罪嫌疑人。张某被抓获后交代了强奸后杀人的犯罪事实.  相似文献   

2.
1案例资料 1.1 简要案情 2011年11月23日在某地发现1具无名尸体,经解剖仅具有男性生理特征,现场有1处血迹.提取无名尸血样及现场血迹进行DNA分型检验. 1.2 DNA检验 采用Chelex-100法提取尸体及现场血迹样本DNA.采用ID试剂盒进行PCR复合扩增,扩增产物经3130遗传分析仪进行毛细管电泳,用GenemapperID v3.2软件分析各基因座的基因型.2份检材的分型结果一致,提示为同一人,但牙釉质蛋白基因座(amelogenin gene,Amel)分型显示为女性(图1).  相似文献   

3.
烧骨DNA检验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Ye J  Ji AQ  Zhao XC 《法医学杂志》2004,20(3):155-159
目的解决陈旧性骨骼和烧骨DNA检验难题。方法研究建立了CTAB法裂解提取DNA,再用磁珠纯化得到的DNA提取液进行STR复合扩增检验。结果实验结果及实际检案显示研究所建立的骨DNA提取方法能较好地去除DNA扩增抑制物,得到高质量的DNA模板。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烧骨DNA检验方法其识别率为10×10-12,达到个人同一认定的目的,在解决实际工作中杀人焚尸案、火灾、爆炸等恶性案件和事故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樊磊  彭俊志  丁根元 《刑事技术》2012,(4):48+50-48,50
在实际检案工作中,经常需要对被焚烧过的尸体进行DNA检验。笔者在一起杀人焚尸案中,结合尸体检验,提取到耻骨联合连接处的纤维软骨,采用Chelex-100法并用磁珠法纯化,成功检出焚毁炭化尸体的DNA,提高了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5.
1 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2011年6月19日,某河边垃圾堆旁发现1具被焚烧过的尸骨.经法医现场检验,尸体皮肤、软组织等完全碳化消失,除部分颅骨、骶、髂骨外,其余大部分骨骼碳化、碎裂,残存骨骼碳化不彻底部分,可见明显高温过火痕迹. 1.2 DNA检验 骨骼预处理 选取残留股骨1块,清洗后用刀片刮掉表面皮质,用水冲洗干净,纸巾蘸无水乙醇擦拭并紫外线照射1h,将其敲成0.5cm ×0.5cm左右的小碎片后取2g用冷冻研磨机研碎置10mL离心管中.  相似文献   

6.
利用亲子鉴定进行尸源鉴定,国内外已很常见[1~4],当父母或单亲与子女关系已确定时,鉴定无名尸体或碎尸与其有无亲缘关系,从而达到尸源认定的目的。其中,以父母关系确定,要求鉴定无名尸体或碎尸与父母间的亲缘关系多见[2,3]。但应用该原理对其他亲缘关系(隔代成员、同胞、旁系亲属等)进行尸源鉴定并不多见,本文在实际案件中成功利用同胞血缘关系鉴定尸源2例。现报道如下:1案例资料案例1刘某(男,51岁,无业)2004年5月27日失踪。4d后,于某出租房内提取血迹及人体骨骼数根(已被煮过),案件调查认为,现场血迹及人骨可能是失踪人员刘某。由于刘某无…  相似文献   

7.
陈旧骨骼DNA提取方法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在法医实践中,DNA检验已成为个体识别鉴定的常规技术。现场提取的检材中,骨组织具有耐腐败特性,当其他检材完全腐败后,骨组织仍能够作为DNA检验的重要材料。但陈旧尸骨骨组织中DNA含量少且高度降解,给提取DNA带来一定难度。本文采用较高温度脱钙,在磷酸盐缓冲液条件下经SDS-PK、GuSCN消化裂解骨细胞,含DNA的裂解产物经硅珠纯化,从1~16年的陈旧骨骼中提取到高质量DNA模板用于STR分型,成功率为95.5%。现将方法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材料骨骼样本89根,来源于送检案件。其中完整长骨78根,断骨和骨片11根。现场条件有泥土掩埋、水…  相似文献   

8.
李烨 《刑事技术》2010,(2):72-72
1案例案例12006年8月11日8时,在某山头发现一具男性尸体。经查死者为出租车司机李某,死者上身着灰色衬衫,下身穿黑色长西裤,胸部被锐器刺伤致心脏破裂失血过多休克死亡。技术员在现场附近地面提取到染满血迹的衬衣、牛仔裤、蓝色三角内裤各一条,将该衣服进行检验。DNA检验结果:衣裤及蓝色内裤上血迹经检验均为死者李某的基因分型,两件外衣的衣领及袖口等部位斑迹均未得到基因分型结果。在血染的内裤上发现可疑精斑一处,  相似文献   

9.
联合运用CTAB与磁珠提取陈旧骨骼DNA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正> 用Chelex-100法或酚-氯仿法提取骨骼DNA,一般采用PK消化。该法虽对比较新鲜且有软骨组织存在的骨骼DNA提取效果较好,但对陈旧性骨骼DNA提取,难以达到理想效果。有人将CTAB(cety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胺)用于陈旧性骨骼DNA提取,并采用纯化柱对DNA提取液进行浓缩纯化。由于其检验步骤相对烦琐,产物回收率受到限制。本文作者用CTAB裂解  相似文献   

10.
李伟 《刑事技术》1998,(4):43-43
1 案例 某日夜,某次货物列车在运行中起火,现场勘查时发现一具尸体,尸体呈俯卧位,全身大部分皮肤呈烧焦炭化状态,右臂屈曲放于腹部,右手呈握拳状,指端尚有部分皮肤残存,可见模糊纹线,为查明其身份,我们在提取其部分牙齿、骨骼进行检验的同时,又对其右手五指进行了指纹捺印,具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1案例检验1.1简要案情郑某,男,2013年11月被发现死于家中床上。经现场勘查及法医检验,郑某系被人用砖块打击头面部致颅脑损伤死亡。提取现场两块沾有血迹的砖块要求进行DNA检验,以提供犯罪嫌疑人分型信息。1.2 DNA检验DNA提取根据嫌疑人可能的持砖方式,用棉签擦拭砖块1、砖块2后剪取棉纤维,加入裂解液500μL,56℃1h,95℃30min;采用硅珠法提取DNA,提  相似文献   

12.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案例1:某市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件,现场勘验确定为1人作案,案犯攀爬跳窗进入室内,其跳落的地面存在明显脚印,脚印附近散落了少量白色粉尘状颗粒,提取该检材进行DNA检验。案例2:某机关办公室发生一起保险箱被撬案件,结合视频确定为1人作案。提取保险箱所在地附近的粉尘状检材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3.
炭化尸体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年来杀人焚尸案有所增加,多数案件中被焚烧的尸体毁损严重.对严重炭化尸体的检验,常常会遇到温度对尸骸的影响,毁损尸骸的生前死后伤的确定方法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可以对案件的解决提供重要线索.现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08年9月8日,某公司尾矿库发生特大溃坝事故,造成277人遇难。时值夏末秋初,尸体在被掩埋数天至两个多月被挖出,呈高度腐败,有的仅为尸体块,事故处理需要对尸体及尸块进行身源识别。1.2检材提取对较新鲜的尸体提取心脏血液、血痕;腐败尸体或尸块提取深层肌肉组织;腐败严重者则提取骨骼(肋软骨、耳骨、鼻骨等方便、易保存的骨骼)。检材提取时注意采用各项措施避免交叉污染[1],检材分装并按规范保存。1.3 DNA检验方案重特大事故中,死亡人数较多,人员情况比较复杂,进行身源鉴定应针对不同特定情况采用不同方案,本案例主要采用的检验方法为:Identi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通过对尸体和亲属15个常染色体基因座和AMEL基因座的检验,大多数尸体身源得到确认,或对尸块进行识别鉴定。Yfiler复合扩增试剂盒部分检材可根据需要,在常染色体基因座鉴定的基础上,利用Y染色体基因座具有的优势,通过对兄弟、爷孙、叔侄等父系遗传关系的认定确定身源。线粒体DNA(m tDNA)测序m tDNA呈母系遗传,部分检材可进行m tDNA测序检验,通过姐妹、兄妹等母系亲缘关系确认,并结合其他遗传标记的检测进行尸体身源确认...  相似文献   

15.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1996年9月3日,长沙某高校教务处处长及女儿在家中被杀,犯罪嫌疑人申某外逃,直至2009年2月被抓获。2010年4月因案件审理需要,要求对14年前在现场提取的1双男士丝质袜上的可疑血迹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6.
笔者参与一起嫌疑人杀人后精心伪造自杀现场、并用死者手机向其家属发送轻生短信误导侦查案例的现场工作,经过现场勘查、尸体和相关物证检验,细拨谜雾,辨别伪装,还原真相,确定了案件性质,划定了侦查范围,快速侦破了案件。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郭怀松  刘欣 《法医学杂志》2011,27(4):320-320
1案例 在一起性侵犯案件中.公安机关勘验现场后提取到受害人当时所穿军绿色短裤一条.后因证据不足释放嫌疑人。19年后,本实验室重新受理了此案件,对案发当时提取的短裤进行DNA检验。  相似文献   

18.
1案例某日,在某地一大桥洞中发现一具无名男尸,经法医检验,确定为他杀,死因是棍棒致颅脑损伤死亡。现场勘验提取到的主要法医物证为2根带血迹的木棒、5处血迹、4堆瓜子壳、8枚烟蒂。  相似文献   

19.
对尸体的毁损通常见于杀人案件,其中尤以碎尸案件中多见。还有部分见于侮辱尸体案件中,而对墓中尸体进行毁坏、抛弃则极为少见且易误判为杀人碎尸,笔者在实际办案中曾遇1例,报道如下。1案例简介2004年6月23日,我市某乡村一农户柑桔园篱笆内发现一编织袋,袋内装有一人类头颅,拟为一起杀人碎尸案件。经检验,头颅呈干尸外貌,头皮散布白色霉斑,部分颅骨外露,综合现场勘验、尸块特征等分析,似有墓地棺材内尸体特征。沿此线索结合尸块识别信息展开侦查,两天后找到头颅来源,随即疑犯落网。后查明:死者与嫌疑人张某系同组村民,3年前因故发生纠纷,张…  相似文献   

20.
浅谈交通事故案件中的法医学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交通事故的人体损伤是由于交通运输工具在行驶中,直接或间接地与人体发生作用,造成的人身伤亡。较明显的交通肇事易确定,但对那些肇事后逃逸案件的尸体,见证人说不清肇事车辆的种类特征及牌照号,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和尸体作细致勘查、检验、分析和判断。一方面要确定该尸体损伤是否是车辆造成,是自杀还是他杀所形成,需要鉴别与分析。另一方面,当确定为交通肇事案件后,还要为寻找肇事车辆提供可靠线索和依据。例如肇事车辆的种类、颜色、车型及可能遗留的痕迹,是否附有血迹、毛发及车辆逃逸的方向等,如何掌握交通事故现场勘验,物证提取及尸体损伤的特点和规律,简要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