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农民工是城市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受制度歧视,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出现农民工犯罪问题。本文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思考,通过对农民工犯罪心理的分析,剖析引发农民工犯罪的主要原因,借用文化冲突理论,从社会、政府等角度来思考预防农民工犯罪的对策,以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2.
农民工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我国城市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由于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他们成为当前城市社会各种犯罪活动的重要一族。本文试图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域下,从犯罪社会学的角度,对农民工犯罪的特点、成因进行粗浅的宏观分析。  相似文献   

3.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催化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角度、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角度、教育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由于经济、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原因,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的子女不能随父母进入城市生活,而被留在农村,与祖辈一起生活或寄养在叔辈朋友家或自我照顾,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接近2000万,这个数字仍在逐年增加,已经形成一个需要予以高度重视的群体。由于家庭教育缺位或失当、学校德育工作滞后或缺失、社会不良环境的催化致使他们成为犯罪的高危人群,这一问题近年来已呈严重化发展趋势,而社会未对此给予足够的关注。为此,本文针对近几年来“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从经济角度、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角度、教育角度和社会环境角度对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的生活状态、社会对他们的态度等等都是农民工犯罪的诱因。农民工的身上揉和了农民和工人的双重特点,他们拥有强健的体魄,旺盛的精力,期待被关注的脆弱心灵和沉重的生活压力。少一些淡泊和不屑,农民工犯罪问题需要全社会予以关注。本文结合作者的检察工作实践,从法律角度认真地思考农民工犯罪问题,对农民工犯罪问题的特点、原因和对策进行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
目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减少青少年犯罪,不少同志从社会学、心理学角度探讨了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不少的防范意见和措施。我觉得还应该进一步探索一下犯罪分子的世界观,了解他们之所以犯罪的思想根源,对于实现全面综合治理,也是很必要的。  相似文献   

7.
薛婷洁 《法制与社会》2010,(26):199-199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大多数农民涌入城市,可是他们的子女却被留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由于疏于管教,以及农村经济的落后,留守儿童的犯罪率不断上升。本文着眼于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现状及特点,从经济、政治、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浅析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8.
马成东 《河北法学》2006,24(9):91-93
犯罪统计是研究犯罪手段、特征和原因,预测未来犯罪,制定刑事政策的重要方法和依据.受到各种因素影响,犯罪统计不实是长期存在的问题.由于犯罪统计数据和资料的不实影响了犯罪统计的功能.通过利用数理统计学原理对犯罪统计不实进行分析和矫正,从统计分析方法角度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9.
青少年犯罪是从犯罪主体方面对这一特殊群体的犯罪所做的一种类型化的区分。我国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承认青少年由于年龄、智力、可塑性等方面的原因,对其犯罪行为做特殊处理,使之尽快复归社会的合理性。本文从青少年犯罪非监禁化的角度来阐述如何架设一条使其复归社会的桥梁。  相似文献   

10.
郜志新 《法人》2013,(3):86-87
对于企业家犯罪现象的研究,传统的犯罪学理论已经不够用了,我们必须从新的理念、新的视角、新的方法上去创新本人当过十几年的老师,也干过很多年的律师,在企业集团内也干过十年以上,老板接触过无数。从企业和企业家的角度,这些财富英雄们愿意犯罪吗?难道他们不知道后果吗?犯罪的原因到底  相似文献   

11.
一、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 恐怖主义犯罪的概念,至今仍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义。原因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恐怖主义犯罪是一个政治性很强的概念,也就是说,恐怖主义犯罪跟意识形态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一点是恐怖主义犯罪区别于普通刑事犯罪的重要特征。所谓“恐怖主义犯罪”,对于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认为这是名副其实的“恐怖主义犯罪”;而对于另一些定义者来讲,他们要么不被认为是犯罪,要么认为这只是一些非恐怖主义犯罪的犯罪。  相似文献   

12.
将人格纳入刑事政策的犯罪学理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翟中东 《河北法学》2004,22(4):59-63
如何促进刑事政策合理化?合理的刑事政策必然奠定在对犯罪原因正确认识的基础上。认为,从人格角度解释犯罪原因,能全面、客观地揭示犯罪原因,因而,刑事政策不能不充分考虑犯罪人的人格。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伴随我国城镇化的进程以及农村劳动力向城市大规模的转移而出现的特殊群体。由于经济条件的局限以及入学条件的限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大部分的务工者将子女留在农村,这类儿童群体统称为留守儿童。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和障碍。以至于近年来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犯罪现象,因此如何预防留守儿童犯罪已经成为非常急迫的研究课题。笔者深入农村了解留守儿童犯罪现状,通过访谈以及问卷调查的方式进一步分析留守儿童犯罪的原因,进而在此基础之上研究如何预防留守儿童犯罪。  相似文献   

14.
<正> 军事机构作为一种职业系统,与其它职业和工作一样,存在某些与其职业相关的犯罪类型.军人犯罪——涉及到从违抗命令到兵变,从掠夺敌方平民财物到临阵脱逃等广泛内容.由于对军人犯罪的惩罚方法和内容与普通犯罪有诸多不同之处,所以,军人犯罪是整个社会犯罪形式中的特殊类型.因而,它又被称为"黄领犯罪". 一、美国军事犯罪的特点和原因  相似文献   

15.
历代统治阶级对犯罪问题都非常重视。为了维护统治秩序,他们经常探索犯罪产生的原因,分析犯罪的表现形式,寻求防范犯罪的措施。儒、法学派的思想理论(包括他们的犯罪学说)最能体现封建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且不说儒家思想两千多年以来,一直指导着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就是法家学派的学说,也同样是统治阶级的重要思想武器。所以研究儒法两家的犯罪学说,实际上就是研究二千多年来封建阶级维护社会秩序的实践、理论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正传统的犯罪预防理论主要致力于消除犯罪人因素,但世界范围内高涨的犯罪率证明这条道路艰难而且成效甚微。随着近年来出现的"重新发现被害人"的潮流,在刑事法领域考量被害人因素的动向日趋明显,从犯罪被害人的角度预防被害以控制犯罪,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从被害人的角度预防被害,就是在研究被害的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的以被害人为核心的防范犯罪被害的各种措施。实践中的很多案件中,被害人虽然未被视为犯罪产生的原因,但被害人方面的  相似文献   

17.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弱势群体已经越来越被关注,由于其在政治、就业机会、生活保障等方面的弱势地位而引发的犯罪案件数量也日益增加,本文从分析弱势群体犯罪的特点和主要原因入手,提出预防和减少弱势群体犯罪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相对丧失论——中国流动人口犯罪的一种可能解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于目前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现状及特征,已有相当的研究。尽管还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流动人口犯罪的调查资料,但从全国各地的一些调查统计,便可窥探到全国流动人口犯罪的概貌。流动人口犯罪总的特征是财产性犯罪突出,流动人口犯罪多以获得金钱和财物为目的。虽然,财产性犯罪突出是各类犯罪人员的共同特点,但流动人口犯罪在这一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本文试从这个总特征出发,从宏观的角度解读我国流动人口犯罪的原因。一、相对剥夺与相对剥夺论在对相对丧失论进行阐述时,首先要对相对丧失感,即相对被剥夺感进行说明,而这又得从相对剥夺开始。需要…  相似文献   

19.
王充 《中国法学》2006,2(6):56-65
在中日刑法学中,行为论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从行为论与犯罪论的关系角度分析,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是作为行为论的犯罪论,由于行为论被包括在犯罪构成理论中,因而不具有独立的体系性地位,从而导致我国的犯罪构成理论难以充分实现罪刑法定原则所要求的人权保障机能;而日本的犯罪论则是作为行为属性论的犯罪论,虽然犯罪论与行为论相互分离,但是,由于现存的行为论难以实现它本应具有的理论和实践的机能,从而导致行为论的体系性地位低下。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中日两国刑法理论具有相通性,本文从中日犯罪论体系互补的立场出发,尝试对两国的行为论以及犯罪论体系进行重构。  相似文献   

20.
<正>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数字,全国检察机关2019年和2020年分别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3.9万人和5万人。2021年共起诉电信网络诈骗犯罪4万人,起诉人数虽有所回落,但是总体仍在高位运行。诈骗者怎样得手在诈骗案屡屡告破和反诈宣传如火如荼的情况下,诈骗者为何还能大行其道?首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冒充公检法诈骗的套路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应用了一个很重要的心理学控制术——自证控制。它其实并不复杂:骗子开门见山,说自己是警察,或者税务、检察院、法院的工作人员,自然就站在了审判者的角度,因为只有他们才有权力调查犯罪。骗子介绍完身份后,必定会说你涉嫌某个犯罪,强行贴上一个普通人不能接受的标签。他们对你的反驳视而不见或者继续找茬,当你不承认犯罪时,会暗示你是否因为丢过身份证导致身份被冒用,给你发来通缉令,引诱你自证清白,转钱到安全账户或下载木马软件等,对你实现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