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法制博览》2008,(7):24-24
如果想知道,中国古代休妻的七条标准,还得先说说七出和七去,其实七出和七去(也称七弃)是在中国古代的法律、礼制和习俗中,规定夫妻离婚时所要具备的七种条件,当妻子符合其中一种条件时,丈夫及其家族便可以要求休妻(即离婚)。从其内容来看,主要是站在丈夫及其家族的角度并考量其利益,因此可说是对于妻子的一种压迫。  相似文献   

2.
2021年《民法典》的施行,将婚姻家庭法单独成编,修改了离婚时财产、人身权益保障和救济方面所适用的条件与情形,为保障婚姻家庭关系提供了更加科学、系统的法律基础,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适用原《婚姻法》离婚救济制度存在的一些困境,但也遗留了许多难题仍待解决。本文以离婚时无过错方为研究视角,阐释当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缺陷,并结合国外相关立法制度及我国司法现状,提出关于完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建议,最大程度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胡丽丽 《法制博览》2023,(29):76-78
《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充分反映出我国法律制度规范正逐步向更加精准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此项法律的出台,能够为抵制家庭暴力提出明确的法律依据。在法律规范中,需要关注的要点包括对家庭暴力概念的界定,对家庭暴力现象的预防和处置。关注核心要点在于,受害人主体与加害人主体两方面。但从司法实践方面来讲,家庭暴力案件会在一定程度上与诉讼离婚程序推进出现交叉。如何在这类离婚案件诉讼程序推进和案件处理中体现出《反家庭暴力法》的价值,是司法实践中应当思考的关键问题。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讲,家暴受害者的离婚诉讼中,仍然存在执行难的法律困境,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实施依据。  相似文献   

4.
韦晓蕾 《法制博览》2024,(8):157-159
本文以乡村振兴与中小企业法律困境的协同发展为研究主题,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乡村振兴过程中面临的土地使用权、融资难题等法律困境,探讨了这些法律困境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完善土地制度、优化融资环境、实行税收优惠政策等协同发展的路径,旨在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法治支持。  相似文献   

5.
李晓芸 《法制博览》2023,(31):112-114
离婚冷静期是在离婚自由原则下,婚姻双方当事人申请自愿离婚,在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后,有权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终结登记离婚程序的冷静思考期间。离婚冷静期制度以提高离婚的时间成本为方法,在坚守离婚自由法律原则的前提下,引导当事人理性冷静地处理婚姻关系。《民法典》将离婚冷静期制度固化为民事立法的成文化表达,构建了离婚冷静期的制度框架。然而目前,我国离婚冷静期制度在立法上还存在适用范围过窄、适用方式单一、适用排除不明等问题。有必要从加强相关立法、完善配套措施、深化社会保障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6.
杨溢 《法制博览》2013,(10):199-200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婚姻家庭关系中的夫妻债务问题也日益突出。我国夫妻共同债务的司法界定原则上应限于夫妻共同生活的目的和用途,其他负债尤其是以一方名义对外的负债,应综合家庭情况、第三人善意与否以及开支是否明显过分等因素区别对待。从审判实践中看,离婚纠纷中的共同债务的认定及处理愈发困难。因此,在审判实践中应怎样认定和处理好离婚纠纷中夫妻共同债务的具体情况,很值得探讨。本文对离婚案件中夫妻共同债务的概念加以界定,分析其在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第三者"侵害夫妻忠实关系,其行为本质上侵害合法配偶权,应承担离婚损害赔偿责任。"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以婚姻合法性为前提,在保护无过错方配偶权的同时,最大限度尊重当事人隐私权。应填补第三者离婚损害赔偿法律空缺,不断建立和完善"第三者"给付离婚损害赔偿的救济制度。  相似文献   

8.
徐倩 《法制博览》2022,(9):127-129
我国《民法典》规定了离婚损害赔偿制度,其立法目的是惩罚过错方和保护无过错方.但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诸多问题: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适用范围有限、赔偿数额标准难以确定、事实认定举证困难等.本文通过分析离婚赔偿制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相应的完善措施,从而更好地保护无过错方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9.
简讯     
离婚损害赔偿是一种权利救济制度,它通过救济夫妻中无过错一方被侵害的婚姻权利,来给予受害人必要的保护和补偿。本文通过分析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理论,试图建立更加完善的离婚损害赔偿制度,为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更好地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王夏昕 《法制博览》2015,(6):232+231
离婚后的扶养制度在世界各国的法律中都有所规定,在我国婚姻法中对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弱者的保护已有较为完善的规定,但是对于离婚后如何对弱势方进行保护的研究少之又少。我国现行《婚姻法》确立了离婚适当帮助制度,但是其定性不明确,规定了苛刻的适用条件,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本文对不足之处提出一些相关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孟翔 《法制博览》2023,(16):136-138
APP软件迅速发展,但相关法律规定和监管治理滞后,导致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混乱。APP软件对个人信息的使用需要建立合理性边界。当下,APP对个人信息使用上存在法律困境、司法困境和监管困境。对此要在法律上补强完善“知情—同意”规则和必要性规则,在司法上加强APP方举证责任的承担,形成持续、稳定、效果确定的行政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12.
那时结婚证拿了,婚礼举行了,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本以为从此郎情妻意全是阳光灿烂,不曾想却为一点鸡毛蒜皮的事整天吵吵闹闹,怎么也找不到相濡以沫的感觉.只要有一点儿事不合心意,不是吵架就是立刻掉头就走.吵架越来越多的结果是做丈夫的大叫要离婚,我也不甘示弱,说离婚就离婚,谁还怕谁不成?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我国的离婚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在离婚纠纷审判实践中,法官首先考虑的是夫妻双方离婚的权利和财产分配问题,未成年子女的保护往往被置于次要地位。同时,由于目前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适用的法律规范尚未明确规定“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致使某种程度上,未成年人在监护、抚养费、探视等方面的权益受到漠视和侵犯。因此在相关立法与司法中把儿童的利益宣布为权利,并且从人权的角度加以保护,已成为燃眉之急,同时这也是现代国际国内法律发展的一个大的趋势。 文章首先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分析了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对未成年人权益的漠视和侵犯,同时对国际公约和相关国家立法确立的旨在增进儿童保护的两项重要原则——“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和“儿童优先保护原则”进行比较,指出我国离婚纠纷审判中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不应仅停留在“儿童优先保护”的层面上,确认和贯彻“儿童最大利益原则”对我国离婚纠纷审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最后,文章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借鉴其他国家保护未成年人权益的特殊制度——监护监督人制度和诉讼代表人制度的基础上,对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的监护、抚养、探视等制度提出了具体的修改、补充建议,以期对我国离婚纠纷审判的改革和完善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刘金国 《工会博览》2011,(2):127-128
本文以完善我国法律继承制度为主题,综合运用了历史分析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继承制度的缺陷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中国继承法律制度具体的立法构想.  相似文献   

15.
管峰 《法制博览》2024,(7):130-132
经济补偿制度是离婚救济制度的重要内容,该法律制度的确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离婚程序中夫妻弱势一方寻求经济救济的有效渠道之一,是社会价值观在法律中的体现,经济补偿制度的设立使家庭劳动价值在婚姻法律制度中得到认可。离婚经济补偿的情形、适用条件及补偿标准有其特定要求,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王婷婷 《法制博览》2023,(25):121-123
近年来,我国《民法典》明确了离婚冷静期的具体实施办法,而制定离婚冷静期这一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防止冲动离婚、稳定家庭关系、降低离婚率。但因该制度不够完善,仍有一些缺陷,导致在实操中无法发挥最大功效。本文通过对婚姻制度的剖析,立足婚姻本质探究离婚成因,讲述离婚冷静期制度的适用范围与程序,针对该制度存在的实操问题提出搭建相关配套举措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杨雪 《法制博览》2024,(11):105-108
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是审理离婚案件中的疑难问题,登记在夫妻一人名下的有限责任公司的股权是否可以作为夫妻共有财产进行分割,关系到公司未来的发展。夫妻共有股权如何分割的问题,目前是《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与《公司法》交叉领域的重点疑难问题之一。我国关于夫妻共有股权分割的法律在实践适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应完善《民法典》与《公司法》的立法空白或衔接、在确立夫妻共有股权的分割原则的基础上合理裁量,以确保离婚诉讼中股权分割问题得到实际解决。  相似文献   

18.
霍娜 《法制博览》2023,(11):36-38
环境公益诉讼面临的困境不仅有主体数量匮乏,也包括不同类型诉讼实践失衡,以及规则细化程度不足等。造成这些困境问题的原因中,相对薄弱的基础和陈旧落后的观念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在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施行后,环境公益诉讼突破困境首先需要持续完善法律体系建构,提高精细化、精准化程度,同时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探索创新试点机制与模式,以及加强宣传教育,夯实群众基础,提高全民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9.
陈玉云 《法制博览》2013,(3):215-216
婚姻关系使得男女两性结合成一种特殊的关系,但这种关系并不改变男女双方独立的法律地位。我国婚姻法律制度对离婚侵权赔偿作出了规定,但婚内侵权赔偿却一直得不到明确规定,是婚内侵权赔偿真的没必要确立还是我国立法中的缺陷?该如何完善才能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未成年人民事司法领域,离婚父母因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问题引发的纠纷占到一半以上。此类纠纷因特殊身份关系而引发,与普通经济生活中的财产类民事纠纷相比,有着伦理性鲜明、权利主体特殊、涉及利益复杂等特性,致使司法实践面临法律空白多、矛盾易激化、取证难度大等困境。故以更好地适用法律、预防纠纷为出发点。通过对苏州法院近三年的抚养类纠纷进行专项调研,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努力寻求一些更为妥善处理此类纠纷的方法和对策,希望对此类纠纷的预防、对规范今后离婚父母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