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香主 《法制博览》2015,(6):258+257
精神损害是指民事主体心理上的障碍及痛苦,精神损害赔偿是针对精神损害进行救济和保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目前,我国法律列举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并从责任形态的角度出发判断有无精神损害赔偿。本文考究国外对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的界定,瑞士"一般规定加具体列举"的折中模式值得我国借鉴。本文贯穿"精神损害决定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将精神损害作为精神损害赔偿的本质源泉。  相似文献   

2.
高利明 《法制博览》2023,(13):127-129
我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七条对民众的关切予以规定,“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对于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目前存在以下三个问题:虚拟财产精神损害救济不能的尴尬境地、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障碍、虚拟财产精神损害赔偿标准及其数额缺失。印证虚拟财产属于人格物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不二法门,应从人格物的构成要件上展开研究。在印证完成的基础上确立虚拟财产的精神损害赔偿认定。  相似文献   

3.
目前,刑事案件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况越来越多,法院在审理中对是否给予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仍存在争议。本文结合我国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刑事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的困境与出路进行了尝试性探讨。  相似文献   

4.
刘洋 《工会博览》2010,(5):236-236
精神损害赔偿已成为现代社会对公民人身权受到损害的一项重要救济方法,它对保护公民的人格利益,提高我国人权的保护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精神损害赔偿的含义,构成要件、赔偿范围及界限做出分析探讨,以期对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做出指导作用,从而更好的保护精神损害人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国内外的比较研究,主流的学者反对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由逐渐站不住脚。综合比较国内外的立法和实务,违约损害赔偿获得了更多的支持。实践表明,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在当今的市场经济社会中,并不会抑制交易,相反可以促进合同的完成。如今,在旅游,医疗,美容,婚庆典礼,运输等服务性合同中可以见到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例证。笔者对现有的支持违约精神损害的立法和案例进行简单的归类。  相似文献   

6.
恭苑 《法制博览》2013,(11):296
对国家精神损害赔偿的量化研究不仅是国家立法科学性的必然要求,还是当前我国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趋势。我国法律的制定重视法学概念与价值观念,而对法律的量化长期处于被忽视的地位,不利于实现我国立法和司法的科学性。尤其是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缺失,极易造成司法的随意性。本文拟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必要性和原则出发,探讨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标准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升修复生态环境损害的效率和成果,我国于2015年出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在该方案中,将磋商增设为生态损害赔偿诉讼的前置程序。本文在归纳、分析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中磋商程序的基础上,找出运行该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希望对制度的有效运行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张薇 《法制博览》2014,(1):240+239
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缺位导致了国家赔偿制度的不完善,公民人格尊严不能得到有效的保护,新的《国家赔偿法》首次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的范围,是对人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的全面保护,然而本文就国家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的概念、赔偿的必要性,赔偿金的扩大适用,以及赔偿标准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2010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修正案》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并于2010年12月1日正式实施。较之1995年的《国家赔偿法》,新法有了较大的改动,其中,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之中可谓是一大点亮所在,标志着我国国家赔偿法的日臻完善,也是我国法制建设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作为一项新兴内容,有关精神损害赔偿的规定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亟待改进。本文立足于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性,对国家赔偿制度的现状进行分析,剖析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就如何完善国家赔偿中有关精神赔偿的规定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曹金凤 《法制博览》2013,(9):208-209
离婚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婚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修订《婚姻法》的一个重要发展,这是实行婚姻自由以及依法保护婚姻当事人合法权益的需要。通过对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的特征、构成要件以及未来建议就行了分析,它所表达的人道主义精神,以及对婚姻中无辜受害的弱者所给予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无不折射出法律和道德的深度追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