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2012年3月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将侦查机关的控制下交付措施纳入法律体系中,为此措施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社会的发展,毒品犯罪也日渐扩大化,其特殊性使得控制下交付措施的实施不可替代。立法对于此项措施的确立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仍然需要进一步对于控制下交付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打击毒品犯罪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毒品犯罪侦查机构设置的问题,毒品鉴定方面的问题,此外,我国对特殊毒品、特殊人群、特殊区域犯罪存在打击的盲区,因此,应当完善毒品犯罪侦查机构设置,完善毒品鉴定制度,完善对特殊人群、特殊区域毒品犯罪的控制,提高我国禁毒部门的缉毒装备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国际性犯罪问题日益突出,毒品犯罪成为了世界各国关注的全球性的难题。伴随着跨国性毒品犯罪日益猖獗的态势,中国的毒品犯罪也呈泛滥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毒品犯罪亦成为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研究,对女性涉毒犯罪的现状、形成原因、规律、特点进行分析,不仅促使相关部门将女性涉毒犯罪纳入工作的视角,加强对女性涉毒犯罪的控制,  相似文献   

4.
郭永 《法制博览》2024,(10):127-129
互联网在为人们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催生出新型的犯罪形态——互联网毒品犯罪。互联网毒品犯罪的治理面临着种种困境和挑战,本文旨在讨论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法律机制研究。文章分五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探讨本主题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二部分是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考察,阐述了互联网毒品交易平台、网络毒品信息传播、网络毒品犯罪隐蔽支付手段、网络毒品犯罪国际流通性强、互联网毒品犯罪涉及罪名多样几点;第三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的类型,包括网络贩卖毒品、网络推广毒品、网络走私毒品、网络募集毒品使用者和贩卖者、网络洗钱几点;第四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困境,从犯罪技术、跨国犯罪、法律规范问题、公众防范意识几点进行论述;第五部分论述互联网环境下毒品犯罪行为治理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毒品的吸食及贩卖,已经成为全球日益严峻的重大社会问题。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在世界毒品泛滥潮流的冲击下,在过境贩毒的直接诱发下,种毒、吸毒、贩毒现象悄然渗进祖国和神州大地,并且愈演愈烈。为了彻底铲除毒品犯罪滋生、蔓延的土壤,本文试对毒品犯罪的原因及其社会控制等问题,作一些初探。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数据比较、案例分析、实证调查等方法,发现中美两国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具有以下时空分布规律:美国此类犯罪高发于节假日期间,多出现在学校及其他青少年常聚集的地点。我国此类犯罪高发时间也集中在寒暑假,尤以春节为主,高发地点为酒吧、迪厅等娱乐场所以及宾馆、日租房等住宿场所。美国学者针对城市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防范研究成果丰硕,政府各部门制定有详细的防范对策,实务部门防控措施实施成效明显,特别是在家庭预防、学校预防和社会机构预防等领域均有其鲜明特色和成功经验。美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预防对策对我国的借鉴包括严格控制毒品来源、定时定点缉毒巡逻、三方联合时空预防共同推进;美国青少年毒品犯罪的矫治措施对我国的借鉴包括戒毒所和社区进行有效戒毒、从严打击、慎用死刑等。  相似文献   

7.
司法实践对贩卖毒品案中控制下交付行为的认定较为混乱,究其原因在于对从严打击涉毒犯罪刑事政策的不当解读,人为割裂刑事实体法与刑事程序法的内在联系以及控制下交付实体法概念的缺失。要全面厘清控制下交付行为对贩卖毒品罪犯罪停止形态的影响,应在遵循刑法基本原则的前提下,运用刑法教义学方法并结合贩卖毒品罪侵犯的法益,对控制下交付行为的实体法概念及贩卖毒品罪的既遂标准进行明确,以实现量刑个别化及个案正义。  相似文献   

8.
随着毒品犯罪情势不断变化,毒品案件审理中所遇到的法律适用问题也日益复杂。对于以吸食为目的互易毒品的行为、毒品代购者“蹭吸”的行为应当认定为贩卖毒品罪;对于同城运输毒品行为,要结合运输毒品的数量、频次、目的以及获取报酬的情况,认定是否构成运输毒品罪;对于吸毒者的运输毒品行为,需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构成运输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或是无罪;对于盗窃、抢夺、抢劫毒品的行为的量刑标准的认定,要坚持“现实危害+可能性危害”相结合的认定标准。在毒品犯罪案件涉案财物处理上,要明确违法所得及收益的外延,建议在特定情形下实行有限的举证责任倒置,由被告人证明相关财产不是毒品犯罪收益,同时完善案外人的救济制度。由于贩卖毒品属于抽象的危险犯,其既遂可以“以交易为目的的控制”为参照。  相似文献   

9.
李磊 《法制博览》2015,(4):281-283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边境地区与越南、老挝、缅甸三国接壤,与世界毒源地"金三角"毗邻。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地形使云南成为了境内外毒品犯罪的前沿阵地,违法犯罪分子通过该地区从事各种毒品犯罪活动,大量境外毒品渗透加剧,国内毒品来源不断增多,毒情形势十分严峻。公安边防禁毒部门应及时研究该地区毒品犯罪现状,找出毒品犯罪特点和规律,深入开展缉毒专项行动,加大打击毒品犯罪力度,为创建平安云南,构建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毒品犯罪是我国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1998年以来,国家禁毒委员会每年向社会发布中国禁毒报告。根据报告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20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整体上呈现增长趋势,但近年增长速度放缓。在毒品犯罪种类方面,传统毒品犯罪稳中有降,新类型毒品犯罪增长趋势明显。另外,近年我国制造毒品犯罪明显增多,易制毒化学品违法犯罪问题突出,我国由传统“毒品受害国”变为“毒品受害国”兼“毒品输出国”。毒品犯罪的趋势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反毒品犯罪策略提供了实证根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