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曾强调党员的出身和条件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1926年6月,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指出:“党的主要弱点是无产阶级基础还不宽广,工人党员的成份仅占全党百分之七,重工业工人中党的发展较弱,支部生活多不健全……”针对“几乎完全是农民身份的党”。毛泽东提出要实行“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强调在“红军党内”开展教育。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红军到达陕北后,根据时局的变化.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决议中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她应该大量吸收先进的…  相似文献   

2.
博览之窗     
“两个先锋队”:与时俱进的建党理论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曾强调党员的出身和成份对于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重要性。1926年6月,六届二中全会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指出:“党的主要弱点是无产阶级基础还不宽广,工人党员的成份仅占全党百分之七,重工业工人中党的发展较弱,支部生活多不健全……”针对“几乎完全是农民身份的党”,毛泽东提出要实行“无产阶级思想领导”,强调在“红军党内”开展教育。  相似文献   

3.
一、全总在苏区设立的办事机构及其迁入中央苏区的经过1930年9月召开的中共中央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指出;“党和全总,为着加强苏维埃区域内赤色工会的发展起见,应当派出大批的工会干部,到苏维埃区域去领导工会运动,应当有系统的建立当地统一集中的产业工会和手工工会的联合.中央临时政府的所在地,中华全国总工会要设立苏维埃区域的执行局,派得力的全总执行委员去主持,以统一当地工会运动的指导.” ①10月,全总召开常委(扩大)会,通过了《组织决议案》,指出“苏维埃区域的工会,有他的特殊作用.要使无产阶级能够真正起领导作用,首先是要注意工人的组织,发动工人群众对苏维埃政权的拥护”.并提出:“应当即刻召集全苏维埃区域工人代表大会.讨论提出纲领.成立统一的集中指导机关”.②会议讨论并决定在苏维埃区域中设立全总苏区执行局.  相似文献   

4.
赣东北苏维埃政府自1930年10月16日创立“赣东北特区贫民银行”(闽浙赣苏区银行前身)至1934年9月。先后发行股票、债券近30万元。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正如当时苏维埃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通过的《财政与经济问题的决议案》所指出的:“在发展苏区生产,调节金融,帮助政府解决某时期的财政困难,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明确了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的组织关系中共二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加入第三国际决议案》指出:"中国共产党既然是代表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所以第二次全国大会议决正式加入第三国际,完全承认第三国际所决议的加入条件二十一条,中国共产党为国际共产党之中国支部。"中国共产党加入共产国际,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运动纳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之中,对指导成立不久的中国共产党产生过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决议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来看,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 怎样认识这个伟大的理论创新呢? 第一,从党建思想史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党的先进性的新观念。马克思主义讲党的先进性,根据党的建设的传统理论,一直是从阶级与政党、阶级利益与人民利益的关系这个方面来讲的。我们党从1922年的二大开始讲这个问题。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组织章程决议案》的原始说法是:我们共产党“应当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之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在另一个文件《关于议会行动的决案》中写道:“中国  相似文献   

7.
一九二五年一月,中国共产党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的《组织问题决议案》中决定:“在尚未有我们组织的其他工业区及大都市,如东三省、河南、重庆、九江、芜湖、福州等均应努力开始党的组织。”根据这一决议,福建各地在党中央和广东区委的领导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处理企业党政关系的历史及其经验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中国共产党处理企业党政关系的发展历史1、民主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中国共产党建立了企业 ,形成了厂长负责下的集体领导体制。1934年3月刘少奇发表《论国家工厂的管理》 ,提出成立厂长、党支部书记、工会主任组成“三人团” ,并由厂长负责 ,实行“完全的个人责任制”。同年4月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人民委员会和中共中央组织局分别颁布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 ,确立了“三人团”领导体制。如工厂设有政治委员 ,他必须参加三人团会议 ,并有最后决定权。①抗日战争时期 ,为了克服…  相似文献   

9.
《理论与实践》2001,(11):30-32
《决定》指出:“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也是无产阶级政党根本的组织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标志之一,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先锋队》2000,(11)
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支部建设》复刊了 《支部建设》杂志作为省委创办的刊物,创刊于1961年,于“文化大革命”前停刊,1980年10月复刊。省委宣传部、组织部和省纪检委在《关于(支部建设)复刊的通知》中指出:“《支部建设》是面对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刊物”。“《支部建设》所肩负的使命是光荣的,也是十分艰巨的,要真正把它办好,必须坚持‘全党办报’的方针。”“各级党委宣传部、组织部、纪委要把办好党刊、发行好党刊、用好党刊、为党刊组织通讯员同,列为自己的日常工作之一”。 复刊后的《支部建设》,发…  相似文献   

11.
在全总领导岗位上1 92 8年 1 1月上旬 ,项英参加完党的第六届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届代表大会之后 ,从莫斯科回到白色恐怖下的上海。在党的“六大”上 ,项英由一名领导基层工作的普通中央委员 ,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 ,成为党中央的核心领导成员之一 ,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在政治局常委的分工上 ,项英主要分管职工运动。在从莫斯科回国的途中 ,项英考虑最多的是如何在职工运动中贯彻“六大”通过的《职工运动决议案》。他认为 ,决议案中强调的“工会应当在领导工人进行日常经济斗争中去团结群众 ,再转变为政治斗争 ;要有正确…  相似文献   

12.
民主集中制的制度化和“非制度化”问题张锋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决定》指出:“进一步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特别要注重制度建设。”在这个问题上,历史经验和现实生活都表明,民主集中制建...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声震中外的南昌起义揭开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序幕,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八七”会议上,党中央纠正了过去领导工人运动的错误策略,指出共产党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组织工人群众,领导他们斗争, “共产党应当发展、扩大并激励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应当领导工人每次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会上通过了《最近职工运动决议案》,为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这就是反对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新军阀的统治,求得中国民族及被压迫阶级的彻底解放。中共江苏省委刚刚恢复工作,就抓紧进行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斗争,同时也加强了对工人运  相似文献   

14.
《江西党史研究》1988年第4期发表林志明文章《“苏区”与“根据地”在使用上的区别》,指出:“苏区”一词产生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它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名词,意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革命根据地,因根据地普遍建立了革命政权组织,而政权组织采取的是苏维埃形式,故称为“苏维埃红色区域”,简称“苏区。”“根据地”则是在游击战争中赖以执行自己的战略任务,保存和发展自己,消灭和驱逐敌人的战略基地,特指我国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相似文献   

15.
周铁钧 《红岩春秋》2022,(11):36-41
<正>1931年11月7日,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一苏大),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一苏大通过的《党的建设问题决议案》提出:“依据中央革命根据地还没有一份党的机关报的情况,目前党的重要任务之一是要建立健全党报。”  相似文献   

16.
“革命委员会”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中我国省及其以下各级政权和各基层单位领导机构的基本组织形式,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当做新生事物大加赞颂,在中国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深入研究“革命委员会”这一组织形式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从中总结出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在“革命委员会”出现之前,1966年8月8日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即十六条)指出:文化革命委员会是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自己教育自己的最好的新组织形式,它是无产阶级文化革命的权力机构。文化革命委员会不应当是临时性的组织,而应当是长期的  相似文献   

17.
列宁的《四月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党内外引起了分歧与争论,争论的实质是对俄国革命形势持不同立场.《提纲》指出,俄国革命正处在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推翻资产阶级政府,由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掌握政权,建立巴黎公社式的政府,由工人代表苏维埃对社会的产品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加米涅夫和普列汉诺夫等人认为,《提纲》是一个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落后的俄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错误的“总公式”.列宁指出,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尚未完成的旧公式不能解决俄国的现实问题;不实行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夺取政权就是向小资产阶级投降;《提纲》中的措施不是超越阶段地实行社会主义革命,而是为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作最初准备.  相似文献   

18.
“人民民主专政”这一思想,毛泽东同志早在《新民主主义论》和《论联合政府》中已形成。到一九四九年三月,毛泽东同志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主张。后来在同年六月,他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又指出:“总结我们的经验,集  相似文献   

19.
《湘潮》1984,(8)
中共湖南区委关于农民运动决议案(一九二五年十月)①一、关于农民问题之重要,第四次全国大会曾有下列的指示:“农民问题,在无产阶级领导的世界革命,尤其是在东方的民族革命运动中,占一个重要的地位。列宁主义的最大功绩之一便是在农人中找到一个无产阶级的同盟,这便是列宁主义与一切投机主义、孟塞维克主义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20.
<正>最近,笔者在万载县档案馆发现了一份非常珍贵的历史档案,那就是92年前万载县工农兵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卫生问题决议案》。它引起了省内外党史学者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吸引了研究卫生健康历史的专家学者到万载县档案馆一睹真容。这份《卫生问题决议案》是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颁布、时间最早、组织最健全、内容最丰富、涵盖面最广的由军民共同参与形成的县级苏维埃卫生决议案。其经验和做法不仅在当时具有超前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而且对于今天建设健康中国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