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也是优化营商环境最为重要的因素。当前,各地政务诚信建设虽已迈开步伐,但对诚信与信用仍存在法理上的深层次误解,政务诚信建设与依法治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之间的矛盾与纠结关系也日益突出。以政务诚信治理政府失信行为的思路不仅违背了信用的本质,混淆了违法与失信的关系,并且使得政府介入市场信用体系过大,无法反映并实际制约政府信用本身。鉴于此,为更好地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发挥信用治理的功效,建议从主体要素、意思要素、内容要素、结果要素四要素出发,重新界定政府失信行为。  相似文献   

2.
3.
营商环境优化是政府治理的目标,政府治理是营商环境优化的关键,二者统一于高质量发展。优化营商环境已取得阶段性成果,但仍面临部分公职人员思想观念有待转变、治理碎片化倾向未能完全整合、体制机制仍需理顺等现实困境,需要从政府治理理念转变、治理模式变革、治理机制完善、治理工具更新等维度综合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主力军作用。  相似文献   

4.
市场经济有效运行需要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行政执法的法治化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有效途径,完善执法监督机制是促进行政执法法治化的关键所在。完整的执法监督机制应由体制内执法监督机制与体制外执法监督机制共同构成。我国目前的体制内执法监督机制在制度建设方面已比较完善,但因特殊的历史和国情原因,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内部之间较多的利益重合关系还未彻底理顺,各自之间相对的独立性不够,进而影响监督效果。而我国体制外执法监督机制在制度建设和实践运行方面都还存在一些不足。因此,应优先加快和强化我国体制外执法监督机制建设,同时不断优化和完善体制内执法监督机制,以推动我国执法监督体系整体有效运行,让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5.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过程也是我国营商制度环境优化的过程,谈判中面临的外部压力转变为我国优化营商制度环境的内在动力。入世以来我国大幅提升贸易投资环境法治化国际化水平,近年来伴随着制度型开放推进,签署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对优化营商环境具有显著效应,积极对标高标准贸易议题也利于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营商制度环境。未来应关注我国特色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构建,重视营商环境对经济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6.
我国“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构建一流营商环境。近年来,东北地区经济增长乏力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营商环境问题导致的生产要素流出多、流入少、配置低效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近期经过一系列改革优化,东北地区营商环境有所好转,但面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的新要求,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仍需找到新突破口。从城市形象治理的角度看,城市形象和营商环境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城市形象是决定人口和资金流入的“第一道门槛”,也是对现有营商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补充。因此,应把城市形象治理作为当前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突破口,通过重视营商环境的“第一印象”管理,加强对营商环境中重点区位的治理,注重新媒体在塑造良好营商环境中的作用,促进城市形象与营商环境的融合升级,深入挖掘东北地区营商环境的潜力,促进东北地区营商环境优化,助力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  相似文献   

7.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商业发展呈现网格化覆盖的局面。作为商业发展最为集中的地带,市县政府应着力构建良好的互信互通市场,实现可持续发展。但是,当前乐山在市县政府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的过程中,还存在缺乏地方立法权,信息不能共享;社会信用意识薄弱,侵权严重;企业融资难度大,成本较高的问题。为此,要改善政务环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培育、扶持社会组织;进一步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8.
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是分析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本质上反映了政府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匹配关系。基于顾客导向理念,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在于提高政府供给与企业需求的匹配性。针对广东省的调查显示,企业对营商环境的满意度均值为73.9分。其中,企业对政务服务信息化和基础设施环境等营商浅环境最为满意,对行政审批和减税降费的营商深环境次之,而对企业用工、用地与融资、公务员廉洁自律、公平竞争环境等营商微环境的满意度最低。结合供需结构关系,研究发现供不应求、供需失效、供需不匹配等是阻碍企业满意度提升的重要原因。因此,优化营商环境还需立足企业需求,进一步精简政府审批事项与环节、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政务服务的在线化、移动化水平。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中国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所具有的基本制度保障、理论阐释支撑、补齐短板渠道、话语语境规约等独特功能,分析出在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方面存在认知制约、机制制约、平台制约等制约因素,进而提出构建新型政党制度优势促进营商环境优化机制的实践路径,即立足界别特色和优势,构建部门与党派直接联系、全程反馈的“专项协商”机制;构建“动态联动”工作机制,打造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监督优势与营商环境优化“双维优势”联动模式;构建“要素赋能”长效机制,实现新型政党制度要素优势转化为营商环境优化实践提升成效。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经济已经由粗放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地方政府已经认识到,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是比金子还宝贵的软实力。政府部门主动变身为"店小二",把企业、群众办事的痛点、堵点、难点作为自己工作的着力点,积极放下身段、俯下身子,扩大"放管服"改革,优化提升服务水平。就目前徐州市的营商环境而言,政策法规配套不健全、市场机制发挥不充分、"放管服"改革落地不扎实等问题已明显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亟待突破解决。完善和改进营商环境,不仅需要充分认识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重要意义,也要做到"亲"、"清"一个都不能偏废、一个也不能少,需要在建设服务型政府、依法行政和法律制度落实等方面做出更多坚实努力。  相似文献   

11.
以大连市为例,论述了政协民主监督与党内专责监督协同机制构建。指出:优化营商环境民主协商监督与党内专责监督协同工作实践,是国家监督体系中两类监督协同贯通在营商环境领域的应用和尝试,推动了营商环境改革,也为其他监督形式协作积累了经验。为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线索移交案例还不够充分、协同监督工作效果还有待提升、监督火候和责任边界不好把握”等问题,提出“用足用活监督方式、完善协同运行机制、加强调度保障”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执法公信力是政府合法性的关键,是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部分。良好的执法公信力,有助于树立政府形象,维护法律权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目前营商执法公信力建设仍然存在执法腐败、执法规范化不足、执法方式粗暴等现实问题,其背后原因主要是执法理念落后、执法保障制度不完善等。政府应立足于全面依法治国实践背景,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导向,通过树立权利本位的执法理念,坚持依法执法准则,完善执法监督责任制度等方式,探寻提升执法公信力的合理路径,推进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自2018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提出6项让民营企业活力充分迸发的举措后,优化营商环境成为研究热点。考虑到民营经济对营商环境敏感度更强的实际,在调查问卷、实地调研、访谈的基础上,总结出东城区优化民营企业营商环境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政府服务效能、落实简政放权、执法监管、惠企政策效果等方面,提出政务服务品牌化、政策实施公平化、执法维权法治化、营商环境制度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营商环境的优化需要法治的保障,刑事司法应当以适度宽和的运行方式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刑事司法的运行应当秉持以下原则:在宏观层面,保持刑事司法政策的稳定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待民营企业的原罪问题,对于新兴行业保持一定的宽容性;在实体法层面,刑事司法的运行应当以规范保护目的限缩刑法的作用场域,以实质危害性作为行为入罪的标准;在程序法层面,刑事司法程序的启动和适用应当秉持谦抑性原则,切实保障民营企业家人身权和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在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处理的过程中对民营企业家进行平等保护。同时,民营企业家也应当规范自身的经营行为,注重企业刑事合规体系的构建,共同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和营商环境。  相似文献   

15.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政府治道变革,其叠加了服务型政府、数字政府、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等多重治理理念与治理任务,有效推动了政府职能转变和地方经济发展。既有研究对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动因及其激励机制的关注多是单向度和分散的,忽视了地方政府在优化政务、法治、市场营商环境中还存在的诸多不足。以“双向互动调试”为分析框架,发现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过程中政策和举措执行不力的主要原因是政治激励、经济激励和自主权激励等正向激励与考核、问责等负向激励间的结构失衡,以及激励机制设计中反馈机制的缺乏。因而,在正负双向激励机制与反馈机制互动的基础上构建调适性激励机制,能激发地方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积极性,推动我国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当前中小微企业发展所面临的市场环境、政务服务、法律保障、融资以及社会环境几方面所作的调查研究,提出优化中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的营商环境,促进中小微企业健康良性发展,要营造健康的市场环境,鼓励公平竞争;强化政府服务职能,打造更优的政务环境;依法保障中小微企业合法权益;改善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优化社会环境,为各类人才提供沃土,形成亲商重商的良好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7.
国际化是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核心目标,国际化的营商环境需要对标高标准经贸规则,并以法治化为基本路径。国际化营商环境视域下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的构建有三个基本标准,即以对标高水平国际投资规则为基本要求,以法治化为构建路径,以多元结合的服务体系为内容。河南自贸区针对外商投资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地方法规的制定实现了初步的法治化,但仍存在不足。需要通过进一步制定具体化规则和细化立法、并制定地方立法性质的“外商投资条例”,实现对外商投资服务体系的进一步构建。  相似文献   

18.
19.
20.
自我国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全国各地各级人民法院依法履行职责,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黑恶犯罪案件,依法进行了公正审判,有效发挥了审判职能追究其刑事责任,使涉黑涉恶犯罪分子和他们的"保护伞"得到了法律的严惩,为当地社会秩序、营商环境质量的改善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对破坏营商环境的黑恶犯罪的审判过程中,人民法院总结了大量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