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建设法治国家是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保障,要想提高我国法治建设的水平,最重要的就是使法治理念和规则意识深入人心,从而形成人人懂法、人人守法的良好局面。大学生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后备力量,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养成教育事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实施相应的法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法的认识,更好地遵守社会规则,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青年大学生是未来全面建设法治社会的中坚力量,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对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据此,本文根据依法治国视野下的青年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现状展开探讨,并就其中潜在问题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与成功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成效密切相关。就如何提升大学生法治观念,国内学者主要着眼于现状与路径,国外学者则更加重视体验与实践。通过调研与访谈,我们对获取的文本信息进行了开放式编码,确认并命名了四种大学生法治观念缺乏的行为现象,即行为习惯类、违纪处分类、法律知识类及违法犯罪类。类型化分析可以初步看出大学生法治观念养成难的症结所在,并生成针对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郝婉琳 《法制博览》2021,(14):20-21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大学生法治教育也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和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建设,是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新时代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将有助于全面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全体国民的素质.  相似文献   

5.
李晓明 《法制博览》2023,(16):145-147
自党的十五大以来,国家法治建设进入迅猛发展时期,至党的十九大明确“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高等教育中的法治教育也随之高速发展。高职学生作为掌握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技术人才,是承载着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要使命的重要力量。近年来,高职院校在学生法治教育上作出了大量努力,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教育体系下,大学教育对于夯实学生法律认知基础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法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学生理性思维和法治思维具有重要意义,一直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大学生由于没有构建起自己的法律学习体系,对于法律的认知能力不足,普遍对法律知识缺乏足够的兴趣,学习起来难度也比较大,如何解决大学法律教学中存在问题,是每一个大学教师都应当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静 《法制博览》2024,(7):13-15
俄罗斯传统法律文化是一种具有欧亚双重特性的法律文化,在其发展进程中始终面临本土与外来、东方与西方多种异质法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俄罗斯民族对真理和自由、个人和集体、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有着独特的理解,这些传统法律观念已成为俄罗斯当代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心理基点。  相似文献   

8.
以两所大学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了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高校教师要通过讲解我国的法律体系构成以及普及法律知识,提升高校大学生的法律责任意识;开设带有环保法律知识的环保课程;开设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促使大学生将法律责任落实到位;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和主题班会要增强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希望通过这些建议和对策来解决当前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促使高校大学生德、智、体、美、劳五位并举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9.
法理天下唯公信,海纳百川正乾坤。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增强全民的法治观念。依法治国的主体基础是具有法治品质的公民。教育则是提高公民法治品质的重中之重,因而,法治教育是我们不可忽视的一个关键方面。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肩负建设祖国的重任。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是高校思想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将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此问题的创新方法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0.
随着法制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具有越来越高的法律意识,提高了社会整体的法律认知,然而现阶段,大学生自身具备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很高,依然存在法律观念淡薄的现象。为此本文将对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和法律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关工作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习近平法治教育思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载体,做好法治教育思想的落实与贯彻,有助于我国更加健全发展,提升法律的地位和作用,确保我国各项秩序的稳定。本文就习近平法治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与探究,总结其意义,并提出一系列有效的实践对策。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精神为突破口,探讨《民法典》精神的内涵,《民法典》精神的核心在"民",《民法典》精神的本质在"法".《民法典》精神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做到"五个讲清".《民法典》与专业课程结合路径.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法治教育研究经历了兴起、整合、深化三个发展阶段,其研究趋势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历程相一致,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性,并具有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同时,相关研究存在学科支撑不足,研究表面化、主观化、同质化,研究不够规范、缺乏历史研究等问题,需要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14.
赵静  冯振国 《法制博览》2022,(29):160-162
青少年法律素养是精神素养的重要部分,培养青少年法律素养的目标分为基础目标与长远目标,即让青少年知法、懂法、用法、守法与信法、护法,虽经努力青少年法律素养有所提升,但目前仍存在不少问题。本文针对突出问题提出强化学校的主阵地作用、加强普法培育联动、净化网络环境、创新丰富普法形式解决措施,以系统全面地提升青少年法律素养。  相似文献   

15.
当代大学生是伴随网络发展而成长的一代。当前,大学生网民占全体网民的比例庞大,并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大学生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涉及法律相关的问题格外需要引起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大学生网络法治意识的欠缺与高校网络安全法治教育的缺位。基于此,高校需要多措并举教育引导学生提升网络法治素养。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群体是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主体,而高校通过做好法治教育工作实现大学生法治素养与法治精神的强化,对于推动法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目标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从法治教育内容的重构与法治教育方式方法的优化两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机制完善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7.
多元视野下的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途径、策略及启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在美国公民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教育特点在于建立以学生为本的法治教育模式,注重行动与实践参与,注重法治教育内容的层次性、完整性、连续性、科学性,提高学生参与社会的能力。开展多种形式的法治教育,突出情景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整合教育、家庭与社会资源,构筑三位一体的法治教育模式,充分发挥网络资源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其教育特点启示我们,法治教育不是单一的课堂灌输,而是多元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惠林军 《法制博览》2023,(18):142-144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从学生向社会过渡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尤为重要。培养知法、懂法、守法的大学生是法治化国家的基本教育要求。学校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主要渠道和平台,需要加强对教育环境的优化和教育途径的拓展。特别在新媒体时代发展背景下,为法治教育提供了更便利的条件,需要结合新媒体技术拓展教育途径和内容,保证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文主要对新媒体时代下大学生法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必要性,新媒体对法治教育的影响以及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探究新媒体下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创新发展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全面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大学生是法治中国建设的中坚力量。当前理工类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依托思政基础课,行业法治教育和基本部门法的法治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使得高校的法治教育被实质弱化。大学阶段是法治教育的黄金时期,应加强理工类高校的法治教育,在高校中落实全面依法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20.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党的十八以来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这一新常态也给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高期待,然而,反观当今大学生的法治知识、意识、情感和能力,存在着淡漠和欠缺的问题,以致引发违法犯罪的严重行为,影射出法治教育的诸多不足,因此,深入剖析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于我国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更好发展和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