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独联体国家关系中,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关系最为复杂.两国独立以来,由于反恐、驻军、历史和民族问题等诸多因素,彼此间始终龃龉不断.叶利钦执政时期,因格鲁吉亚国内形势及俄格两国外交战略的变化,俄格关系起伏较大.普京执政初期,力图扭转与格关系,但由于同格矛盾较深,俄格关系始终没有得到真正好转.格鲁吉亚发生"颜色革命"后,俄格关系更是急转直下,双方剑拔弩张,几乎濒临战争边缘.梅德维杰夫执政后,双方虽均有缓和彼此关系的愿望,但基于两国关系的脆弱性,俄格关系进一步恶化,最终双方发生武装冲突,两国关系降至独立以来的历史最低点.今后,两国关系在一定时期内难有好转.  相似文献   

2.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和格鲁吉亚两国由于历史、民族、驻军等原因,彼此之间矛盾不断。2008年俄格冲突爆发,格鲁吉亚与俄罗斯断交,随后退出独联体,俄格关系进入了冰冻期。近一年来,由于格鲁吉亚政局及外交政策发生了变化,俄格关系出现了改善趋向。  相似文献   

3.
俄格冲突的深层原因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9月底,俄罗斯与格鲁吉亚之间的“间谍风波”引发两国关系出现了自苏联解体后的最严重危机。俄格矛盾与冲突的背后是两国在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问题上的利益冲突,以及俄罗斯与西方对格鲁吉亚的地缘政治争夺。俄格关系恶化将对格国内和外高地区局势、独联体未来以及俄与西方关系产生一系列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冷战结束以来,格鲁吉亚与俄、美保持着紧密而复杂的政治经济关系,俄美也都表现出对格的争夺之意。尤其是"9.11"事件后,美以反恐为名进军中亚,俄罗斯不能置地缘战略安全利益于不顾,奋力与美角逐格鲁吉亚,维护俄南部局势的稳定和传统的势力范围,而美亦不会停止反恐的脚步,与俄争夺格鲁吉亚和中亚国家的控制权。因此,传统的格俄关系发展方向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除去两国自身因素,美国是对二者关系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9月2日 格鲁吉亚宣布同俄罗斯断绝外交关系。 9月3日 俄驻格大使馆正式关闭,俄格两国建立了16年的外交关系就此画上了句号;美国著名时尚杂志《名利场》评出了2008年100位世界最有影响力人物榜,俄总理普京首次登上榜首。  相似文献   

6.
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格鲁吉亚和俄罗斯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格把对俄关系放在外交政策的第一位,同时积极与西方国家建立友好的伙伴关系。美国从格独立后便开始进入外高加索地区,直到2001年“9·11”事件发生之后,美国军事力量进入格鲁吉亚,为格培训军事人员,并开始介入阿布哈兹事务,在格俄关系中的美国因素越来越明显,而俄美在格的争夺也愈演愈烈。本文阐述苏联解体后格鲁吉亚与俄罗斯关系的变化,以及格俄关系起落中的美国因素。  相似文献   

7.
一、俄格外交危机背后的矛盾与冲突格鲁吉亚原是苏联的一个加盟共和国。自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这两个新诞生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和对峙几乎没有停止过,而且关系日趋紧张。2004年初,萨卡什维利通过“玫瑰革命”,当上格鲁吉亚总统。此后,  相似文献   

8.
乌克兰危机以来,由于美国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和政治军事遏制,俄美关系陷入长期对抗。俄美对抗的根源在于美国不断削弱俄罗斯对其周边地区的影响力和企图改造俄罗斯政治制度。同时,基于军事安全互动的俄美关系基本结构也使两国难以摆脱安全困境。拜登执政后,美国对俄推行"强力遏制+有限合作"政策,普京政府可能以反制与合作两手策略应对,既避免与美国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卑躬屈膝地与之和解。未来一段时期内,俄美关系仍将延续对抗状态,难以实现正常化。  相似文献   

9.
试析普京对金融工业寡头的规范与整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普京执政以后就开始了对俄金融工业寡头的规范与整顿,双方矛盾主要集中在寡头参政这一问题上.一年多以来,通过种种强有力的措施,普京已基本控制矛盾局势,结束了金融工业寡头左右俄政局的时代.但是,矛盾的彻底解决还有待时日,而且,普京对寡头的处理,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也不会穷追到底.  相似文献   

10.
美俄关系“重启”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巴马出任美国总统后,开始“重启”美俄关系。美俄两国签署了新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武器条约》、在阿富汗反恐及伊朗核问题上加强合作、恢复和深化双边军事合作,还建立了两国总统委员会,将双边合作向经济、人文等领域扩展。然而,美俄关系目前的改善难以突破两国结构性矛盾,美国执意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坚持北约东扩,两国在格鲁吉亚问题上针锋相对、在中亚地区战略竞争依旧。由于美俄目标难以调和,两国关系要取得实质性突破较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