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你会发现你越来越离不开关系了。你的孩子想进一个好一点的学校,你得去找关系;或者是你的家人生了病要得到良好的治疗,你发现不找关系不行;你符合条件的孩子要去当兵,可当你发现周围的人都在找关系的时候,你又不得不去找关系;你的单位要提拔一个科长,你有希望被选上,为了不让这点希望化为泡影,你只好去找关系;你想出一本书,那得到出版社去找关系;你的合法权益受到了侵害,为了打赢这场该赢的官司,你得去找过硬的关系;甚至你想举报你单位腐败的领导,你也必须去寻找可靠的关系……有了关系,办起事来就顺水…  相似文献   

2.
肖遥 《廉政瞭望》2014,(1):79-79
正我工作后第一次送礼,说出来好丢人,因为学历被人事部门弄错了,我去找人事科科长,他推三推四的,我表姐给我点拨:"你去他家里找找他吧,记得带些东西。"老军工厂技术员出身的爸爸就把他画了几个月的一幅山水画拿出来,那是他认为最贵重的心意。听说科长还有收集酒瓶的嗜好,我又把我爸舍不得喝的西凤酒倒出来,把酒瓶揣上,忐忑不安地来到科长家。还好,科长那天不在,我红着脸把礼物丢给他老婆,好像做了见不得人的事一样仓皇逃离,后来见到他我紧张得要死,怕礼物送得不合人家心意,怕人家拒腐蚀永不沾给我难堪。科长果然欲言又止了好几次,终于有一次忍不住了,沉着脸对我说:"我收藏的是瓷瓶,把你送的玻璃瓶拿回去。"  相似文献   

3.
张碧岩 《奋斗》2007,(6):59-59
朋友大学毕业多年,一直当科员。前两天,领导找他谈话,拟提他当科长,他一口拒绝,而领导却初衷不改。为了适应新岗位,他只得加强学习。  相似文献   

4.
正"上面一句话,下面一溜烟。"有媒体近日发现,不少基层干部群众常将这句话挂在嘴边。原本应该正常办理的工作,在某些环节一拖再拖、一推再推,直到一把手过问,才能有效解决。北方某企业负责人说,去年,他跑一个和秸秆燃烧有关的清洁供暖项目,遭遇县区部门工作人员各种推脱":政策规定不能烧煤,但规定上也没写可以烧秸秆。"无奈之下,他去找县区一把手,打过招呼后,事情办得非常顺利。  相似文献   

5.
地图是一种严肃的政治作品和专业性极强的产品,国家有关部门对地图的编制单位、编制程序都有严格规定——天安门画错,海南地图无海南一位朋友到北京旅游,照着地图去找要去的地方怎么也找不到,经人指点才恍然大悟,原来他手中的伪劣地图连天安门都画错了。更可笑的事情发生在海南  相似文献   

6.
<正>在巡察工作中发现这样两种干部:某单位有一位从中层退下来的老科长,虽然年近六十,即将退休,但每天依然勤恳工作,人们丝毫看不出他快要离任的样子。另一单位却有这样一位局长,由于年龄原因岗位进行了调整,不再担任具体的领导职务,几乎就不上班了。巡察组找其谈话时,该干部感慨:船到码头车到站,放下行囊歇歇脚,"二线"干部该清闲了。笔者认为,只要没退休,就要适应新角色,站好最后一班岗。  相似文献   

7.
讽刺幽默     
《廉政瞭望》2007,(12):53-53
电梯里的对话某科长一贯爱恭维领导。一日,科长与局长乘电梯,科长见局长要到底楼,便陪着笑脸说:"局长,您要下呀?"局长一言未发,只是狠狠瞪了他一眼。科长不知道自己哪儿说错了。又一日,科长见  相似文献   

8.
赶饭局     
吕清明 《党课》2013,(10):128-128
我的朋友老孙是某单位主任,找他办事的人很多,加之老孙交际广,朋友多,饭局接二连三,有时候一天得赶好几个“场子”。有饭局就要喝酒,老孙酒量再大,几个饭局下来,也喝得醉醺醺的。  相似文献   

9.
正逢年过节,某单位的领导照常要捎上油、米等生活物资和慰问金,到困难职工家里看望慰问。这本是传递温暖关爱的好事,却在选定困难职工的问题上,令不少人犯了难。"要找一户符合‘要求’的困难职工,太难了。"这个单位工作人员无奈地说。他告诉记者,这里的"要求",其实是为了方便领导而设置的。比如,"职工家里最好有小孩。"慰问过程中少不了拍照宣传,小孩天性活泼好动,领导不缺  相似文献   

10.
竞聘的故事     
肖遥 《廉政瞭望》2014,(5):73-73
最近有个朋友找我吐槽单位竟聘的鸡零狗碎,我就想起了几年前还在机关的时候,有一次搞处级领导岗位竞聘的趣事。  相似文献   

11.
“箴言”     
正张局长是新调来的,新官上任三把火,加之春节将至,张局长发话:"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检讨书!希望全局上下都能过一个廉洁健康年,谁给我送礼,甭怪我不客气。礼我不收,但检讨书我是要收的!"送还是不送,全局上下,人人都在心里打起了小算盘。辗转反侧,彻夜未眠,"原地踏步"多年的王科长准备"赌"一把——送!张局长收下了,但收的时候面无表情,或者说收得很严肃。春节过后,春暖花开,王科长种下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发"芽"了——张局长找王科长谈话,说了很多。有一段话,王科长记得特别深  相似文献   

12.
援助热线     
我朋友的行为属于自首吗我有一个朋友从事财会工作贪污公款3000多元,单位领导听到反映后找他谈话,他如实交代了自己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朋友正在打一场官司,因为许多年前借出去的十万元钱至今不能收回.他是看在朋友面上借出去的,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担保人.十万元钱几乎就是他一辈子的心血.最后一次催款连借款人都找不到了,他只好把担保人告上了法庭.没想到他的那位朋友做了手脚,借条上"担保人"的"保"字龙飞凤舞,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字.就因为一字不清,一个本来一清二楚的官司便搁浅了.  相似文献   

14.
<正>张科长做梦也没想到,昨天开会才领的一份密级文件会不见了。翻遍公文包、资料袋,搜遍衣服口袋,那份文件一点踪影也没有。"小马,你赶紧到车里看看有没有文件资料。"张科长放下电话颓然坐到沙发上。接下来是等待,几分钟时间却如同几个世纪。"张科长,我仔细找了,没有见到什么资料。"司机小马在电话里说。"你再好好找一遍,主要看看后排坐垫下面。"一贯喜欢坐在副  相似文献   

15.
1994年4月25日《中国物资报》上,有一篇文章,作者孟晓,说他的一位朋友在某合资公司任销售科长,公司已与一商场签订了一批款色新颖的服装供货合同,后来这位销售科长却将这批货供给了前来高价提货的另一家商场。仅此一项,他为公司赚了10万元。然而却因此被公司“炒”了“鱿鱼”。总经理对他说;“你虽然为公司赚了钱,却损害了我的信誉,给我造成的损失非10万元能补回的。”  相似文献   

16.
我的价值观     
我现在已过而立之年。二十几岁时,我曾在六盘水市当过企业的科长、行政单位的办公室主任、共青团团委书记、大酒店的经理,还担任过市青年联合会、公共关系协会常务理事等职务,被授予市级“三八”红旗手、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青年工作者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光荣称号。应该说,同龄人该得到的,我都得到了,甚至于有些同龄人没有得到的,我也得到了。找为此而自豪、而陶醉。可是,当自我陶醉的余波渐渐逝去的时候,我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价值观。爱因斯坦说得好:“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当看他取得什么”。1995年,我义无反…  相似文献   

17.
有朋友从美国回来,于是找饭店为他接风,到了结账的时候,他非要AA制,让我有些不愉快。回宾馆的路上,他说,我讲个故事给你听。在威斯康星一所中学里。有两个孩子出去爬山,一个中国孩子,一  相似文献   

18.
生命的价值     
去年教师节,一位朋友深情地回忆起他的小学老师对他的教育如何照亮了他的生命之旅。今年教师节,又遇到这位朋友,听他讲述了一段新的故事: 去年教师节后,他激动地想当面对老师说一声:“谢谢您,老师!”于是,他回到故乡去找他的老师。可是,  相似文献   

19.
三期士官孙凡玉平常遇事爱琢磨、点子多,这在济南军区某军械器材仓库所属分库的官兵里是出了名的。这不,兵们送给他一个雅号"金点子"。自从他当选为勤务队士官支委后,他爱琢磨的范围也从自己的那"一亩三分地"扩大到了整个连队。干了多年的连队锅炉工,就被他琢磨的"下了岗"。以前,这个分库也跟很多单位一样,每到冬天都要烧锅炉供暖气,以保证官兵的冬季取暖,这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可经孙凡玉一琢磨,问题出来了。2006年,支委会在研究什么时候开始烧锅炉的时候,孙凡玉却出入意料地"参"了一本:"我建议,分库应该停止冬季烧锅炉,取暖改用给战士宿舍装空调。"看到他们诧异的目光,孙凡玉接着给其他支委摆出了几条理由。  相似文献   

20.
很多时候,员工愿意跟随自己的上级,不是因为上级的权力有多大,而是因为他能够在员工需要的时候为员工撑腰,具备勇于为员工承担责任的气概。某科长在办公室里并不受员工的拥护,原因只有一个——他总是动不动就训斥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