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后,1949年3月23日上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中国革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西柏坡,向北平进发。临行前,毛泽东对周恩来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说,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在赶考精神的激励下,我党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矗立起一座座历史的丰碑。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军  相似文献   

2.
"进京赶考"这一理念,起源于延安时期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目的是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在即将取得全国性胜利的前夕,毛泽东提出了"进京赶考"的警示,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提出了"两个务必"重要思想并通过了六条规定,系统进行了包括城市的有关知识、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京守则等内容的入城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价值取向,居安思危、思则有备的忧患意识,廉政勤政、永不懈怠的进取精神。这些正是赶考精神的思想本质和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铁人”王进喜,很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的名字。“铁人”精神就是“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搏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奋斗精神;“干工作要经得起子孙万代检查”“为革命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私奉献精神。今天,当我们重新缅怀“铁人”业绩时,依然能够强烈感受到“铁人”精神所展现出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4.
《实践》2021,(5)
正100年前的夏天,随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红船精神应运而生。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就是从红船开始扬帆启航,从中逐步发展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革命精神,激励着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民族复兴伟业前赴后继、接续奋斗。  相似文献   

5.
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比较系统地学习了党的有关理论。回想自己从事组织工作的多年经历,认真对照党章的要求,我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定要做学习党章、遵守党章、贯彻党章、维护党章的典范,这样才能保持公道正派,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公道正派是组工干部的立身之本、  相似文献   

6.
“赶考”精神源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建国前的一段对话。它是以李自成进北京城后所作所为为鉴,提出的自我警醒课题,是“两个务必”精神的缩影和延伸。其内涵主要包括:清醒的头脑,清廉的作风,清晰的思路。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此为基,建立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道路。今天,我们依然要坚持“赶考”精神,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7.
正"红船"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母亲船"。"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作为有着近百年历史的政党,不断调整的中国共产党不容易",这是英国剑桥大学一位教授在研究中国共产党自我净化的历程后得出的结论。而这位教授所说的"不断调整",我们党常以"赶考"来表达。"赶考"是中国共产党人沿着"红船"航向开创未来的意志和行动。新中国成立以来,  相似文献   

8.
"赶考"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折射出高远的战略思维,是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全局出发,立足于国内、国际大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长远的战略眼光。"赶考"精神蕴含着深刻的历史思维,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赶考"中交出优异答卷需要历史思维。"赶考"精神充满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完成"赶考"任务要坚持全面系统观点、一分为二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赶考"精神展现出清醒的理性思维,是基于国情的理性思考,新时代走好长征"赶考"路要求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民心是最大的政治,人民是最大的底气。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在烽火连天的革命岁月,我们党为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始终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站住了脚,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初心如磐勇毅向前,使命在肩永远年轻,这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力量源泉,也是一个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秘诀所在。  相似文献   

10.
正"紧紧盯住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目标,紧紧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紧紧遵循产城一体发展新路径。"六枝特区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要做到"三个紧紧",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决心和功成不必在我、功夫必须有我的劲头,集中力量做好各项工作,用"赶考"精神向第一个百年目标冲刺,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赶考"是一种将责任扛在肩上的体现。2016年,六枝特区地区生产总值是2011年的2.45倍;500万元以上固定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我们取得了巨大进步,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富起来了,但我们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依然严峻复杂,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作为纪检监察干部,是党的忠诚"卫士"、人民群众的"贴心人",践行和弘扬"赶考"精神是使命所需、担当所在。但是在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环境下,一些纪检监察干部放松警惕、随波逐流,抵制不了形形色色的诱惑,铤而走险执纪违纪  相似文献   

12.
林伟 《求贤》2008,(1):10-10
曾记得,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同志率领走过炮火硝烟的共产党人,从西柏坡意气风发地进京“赶考”,从而开启了我党波澜壮阔的执政生涯。临行前,他语重心长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希望考个好成绩。”  相似文献   

13.
正中共中央在西柏坡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历史转折时期,也是我党民主革命过程中最成功、最辉煌的时期,在党的思想发展史上占居独特而崇高的地位。今年是党中央进京赶考71周年,也是我国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我们要深刻领会赶考精神所蕴含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切实把赶考精神研究好、继承好、弘扬好,努力走好新时代赶考路,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更加优异的答卷。科学确立赶考精神的历史定位,让赶考精神为进行伟大斗争提供强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14.
《奋斗》2021,(8)
正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恢宏画卷,不懈奋斗、理论创新、党的建设贯穿其中。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毛泽东就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中国革命三大法宝,革命胜利之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开启了进京赶考之路的探索。历史发展到今天,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强调:我们党在这场历史性考试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同时,这场考试还没有结束,还在继续。今天,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所做的一切工作,就是这场考试的继续。如果用一个字对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行概括,可以浓缩为一个考试的考字,  相似文献   

15.
九十一年前在南湖红船上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孕育中国现代史上这一开天辟地大事变的精神被誉为"红船精神"。2005年6月21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发表《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列》的重要文章,对红船精神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了精辟阐述,深刻指出,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党的96岁生日刚过,山东省委政研室机关党委组织党员干部来到西柏坡,寻访革命圣地;来到正定,寻访习近平总书记战斗过的足迹。在这里,我们又进一步认识了"进京赶考"的人们,一次次被他们的事迹感染着、感动着,受到了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意识的生动教育,得到了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进京赶考去"7月9日,我们一行来到了位  相似文献   

17.
1949年3月,在中国革命胜利前夕,毛泽东同志和他的战友们反思历史、考察现实、展望未来,提出"不当李自成"的"赶考"命题,开始了中国走向富强的赶考进程。四十多年后的1991年9月,江泽民同志在西柏坡挥笔写下了"牢记两个务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8个大字,并强调:"毛主席曾在这里发出号召,进城后要继续不骄不躁、谦虚谨慎,继续艰苦奋斗,不要被糖衣炮弹所打中……我看只要照着毛主席当年说的去做,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关键在自己!"  相似文献   

18.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时期,不仅创造了辉煌业绩,而且铸就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西柏坡精神的内涵与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内容相一致。特别是“赶考进取”精神,使西柏坡精神内涵更具特色。因此,认真研读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形势下关于“进京赶考”的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弘扬西柏坡精神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魏四海  曹海霞 《党建》2021,(5):42-44
西柏坡,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一个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留下壮丽篇章的圣地.作为“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这片土地上引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书写出了民主革命时期最成功、最辉煌的时代华章,并孕育形成了宝贵的西柏坡精神.  相似文献   

20.
正发端于1400多年前的"赶考",造就过韩愈、苏轼、欧阳修、文天祥等历代风流人物。67年前,有着诗人浪漫情怀的毛泽东同志,借用"进京赶考"表达他和他的战友们,对即将进京领导新中国的清醒认识,提醒全党必须做到"两个务必",破解"执政周期律"的魔咒,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2013年7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西柏坡考察时说:"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自古"赶考"本意,代表着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