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7 毫秒
1.
孙国林 《湘潮》2012,(10):15-19
延安时期(1935年10月~1947年3月),毛泽东在领导政治、军事、经济工作的同时,对于报刊出版工作也很关心,应邀为许多报刊题写名称,写发刊词,或作出指示,支持它们出版,指导它们成长。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毛泽东对党的新闻工作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人发刊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历程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在这个文献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即第一次总结提出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以及党的建设是共产党人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并且科学分析了这"三大法宝"之间的历史逻辑;也是第一次提出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2019年是《共产党人发刊词》发表80周年。重新研读《共产党人发刊词》,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前线》2017,(1)
<正>59年前,《前线》杂志创刊,时任中共北京市委书记、北京市市长彭真亲自撰写发刊词,标题是"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站在革命和建设的最前线",短短11个字,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是一份使命、一份责任,也是一种标准、一种精神。59年来,《前线》秉承"理论源于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的理念,注重"从现实生活中提  相似文献   

4.
王连花 《党史纵横》2014,(12):28-30
正《红色中华》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根据地所创办的第1份中央机关报,也是中央苏区发行量最大、传播最广、影响力最强的一份报刊。毛泽东对这份报刊的创办、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主要表现在:创刊阶段,他亲自为《红色中华》挑选了首批编辑,引导报刊确定正确的宗旨、任务,并为其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报社的成长阶段,他又密切关怀和经常指导报社的各项工作;更为重要的是,毛泽东亲自为《红色中华》撰写了大量稿件,阐述其革命思想,  相似文献   

5.
报刊市场早已存在,且日见繁荣。然而,党史报刊却没有市场,或者说没有走进市场。全国党史报刊有40余家,据悉,订阅数达万份以上的不到10家。突破10万份的仅有一家—《湖南党史月刊》。大多数的党史期刊订数只有三、五千份,甚至有几百份的。真可谓“市场冷落,读者寥寥”!党史报刊果真没有市场吗?非也!  相似文献   

6.
王静 《学习导报》2010,(20):24-24
在日内瓦旅游时,发现每隔一公交站就设有小铁箱。 在Appiar公交站,我见走在前面的一位女士停下脚步,顺手从小铁箱拿出一份报纸来,哇,小铁箱原来是报刊箱,这多像我们城市的报刊栏呢!  相似文献   

7.
桑田 《湘潮》2023,(3):20-21
<正>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加强党的建设,对党的建设这一问题的认识也随着历史进程逐步深化。毛泽东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科学总结中国革命的历史经验,紧密结合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深入思考和总结党的建设这一问题。1939年10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共产党人》刊发毛泽东撰写的发刊词。《〈共产党人〉发刊词》(以下简称《发刊词》)深刻揭示了中国革命的基本特点,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8年的历史经验,提出了中国革命三大法宝。  相似文献   

8.
2005年年底,农五师八十八团工会召开了报刊发行会议,来自全团各基层单位的工会主席、职工代表30多人欢聚一堂,就如何抓好工运报刊的发行进行了讨论。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兵团工运》能及时反映职工群众的心声,敢说真话,是一份真正体现“三贴近”的报刊。《兵团工运》是一份由兵团工会主办的大型综合性月刊,它对工会工作和职工维权方面有很好的指导性,它及时反映职工的问题与心声,吸引了很多职工。会上,各单位负责人纷纷表示,要加大对《兵团工运》等工会报刊的宣传力度,要制定出相应的措施,努力使《兵团工运》等工运报刊的订数在去年的基础上稳中有升。与此同时,为抓好订阅工作,团工会下发文件全面动员和部署收订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层层分解订阅任务,并组织人员下基层,狠抓任务的落实。据悉,该团工会还将专门拨出经费,为荣获师以上的劳动模范及工会积极分子每人奖订一份《兵团工运》。  相似文献   

9.
杨必军 《湘潮》2011,(11):36-39
抗日战争时期,怀化境内曾创办过诸如《抗战日报》、《中苏》(半月刊)、《时事动态》等宣传抗日为主题的报刊。在诸多的抗战宣传报刊中,还有一份鲜为人知的报纸《洪江晚报》。  相似文献   

10.
正毛泽东在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领导中国进行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进程中,非常关心和重视报刊工作。在大革命时期和建国后,毛泽东分别与广州的四份报刊结下了不解之缘。大革命时期,青年革命家毛泽东曾三下羊城进行革命活动。期间,他出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分别主编和创办《政治周报》和《农民问题丛刊》两份报刊,在宣传革命思想和广东革命政府的成就、揭露国民党右派勾  相似文献   

11.
写在500期     
经历了半年的努力,全国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工作终于尘埃落定。最近,经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批准,中共辽宁省委已将本刊继续确定为省委主办的党刊,即辽宁省的“一份党刊”。中央报刊治理协调领导小组的批复文件传达之际,适  相似文献   

12.
让报刊成为颁奖台上的首推奖品林福臣《内蒙古日报》1996年5月2日头版刊登题为《陶利苏木给先进者奖励报刊》的短新闻。说的是乌审旗陶利苏木给优秀党员订一份《鄂尔多斯日报》,给全苏木35户科技示范户每家订一份《科技信息报》的事。读罢此文,颇受启发。在市场...  相似文献   

13.
松桃苗族自治县为把党报党刊发行落到实处,县委、县政府采取三条措施:一是任务落实。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把贵州《党的生活》265份及其他党报党刊的具体订数落实到全县各乡镇和县直各基层单位中去。要求凡有独立办公场所的单位都要订阅党报党刊,并为每个离退休干部订1份以上党报党刊。二是经费落实。在经费困难的情况下,采取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党报党刊订阅经费。要求凡用公款订阅报刊的必须优先保证党报党刊,享受书报费的每人拿出三个月书报费订阅报刊,有固定收入的职工、个体户、街道居民每人拿出20元以上订阅报刊。三是责任…  相似文献   

14.
《工农报》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期中共福州中心市委的机关报,1932年3月29日创刊,1933年11月24日停刊。在我省以至全国白区党的报刊当中,是为数不多,内容丰富的报刊之一。被称为“党的喉舌”、“革命战士的响导”、“工人的武器”、“工农的枪刀”(参见《工农报》第20期。下引该报只注明期数)。报纸是采取油印的方式,每期发行“四百份到五百份”,“都能发到群众中去,影响甚大,群众很高兴看”(《福建历史文件汇集1933—1934》——《陶铸关于福州的工作报告》)。现存33期,特刊、号外8期,是一份  相似文献   

15.
在师市"读书月"活动中,农一师南口农场工会举行了以"真心关爱、真情关怀,真诚帮助"为主题的工会报刊文化活动年,共为基层十五个连队订阅2007年全年《工人日报》10份,《工人时报》15份,  相似文献   

16.
<正>1941年5月,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进入到最困难的阶段。为适应复杂多变的斗争形势,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将延安的《新中华报》与《今日新闻》合并,改名为《解放日报》。毛泽东为《解放日报》题写了报头并撰写了发刊词。发刊词开宗明义地指出:"本报之使命如何?团结全国人民战胜日本帝国主义一语足以尽之。"这也是《解放日报》在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办报的宗旨。1942年初,在延安整风运动中,  相似文献   

17.
刘行芳 《世纪桥》2007,(3):91-93,95
周恩来同志以人为本的报刊思想是其民主执政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周恩来同志以人为本的报刊思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新闻事业应该掌握在党的手里,使它真正为人民服务;要及时把事实真相告诉人民,使报纸成为“兼听则明”的手段;要运用报刊机智灵活地开展斗争,使报纸成为揭露敌人的武器;要利用报纸联系广泛的特点,让报纸在统一战线工作和实现广泛的人权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伦敦失窃记     
郭莹 《党员文摘》2006,(10):18-18
伦敦市图书馆有几份中文报刊。每星期我总要去浏览几次。  相似文献   

19.
垦文 《支部生活》2006,(5):22-22
杨开显是凤庆县大寺邮电所的乡邮员,他在山区乡邮投递岗位足足干了26个春秋。他常年累月地穿行于蜿蜒崎岖、云雾缭绕的山路上,累计行程50多万公里,他投递报刊530多万份、邮件22万多件,义务代收、代取邮件10.5万多件,从没有丢失、损毁过一份邮件、出过一次差错,赢得了山区人民的爱戴和赞誉,被誉为“铁脚杆、铁肩膀”、“活邮局”。  相似文献   

20.
黎辛 《党史文苑》2012,(19):40-44
1941年《解放日报》创刊的时候,我在清凉山做过5年多《解放日报》副刊的编辑。在那里我经受了整风思想革命与审查干部的组织考验,学习到了党报工作的知识,受到过奖励与表扬,这是我大半生最难忘的日子,至今仍记忆犹新。《解放日报》的创办毛泽东与党中央历来重视报刊工作。1939年6月,毛泽东与党中央将陕甘宁边区政府机关报《新中华报》改为党中央机关报。毛泽东为《新中华报》题词:"把新中华报改造成抗战的一支生力军。"10月,毛泽东为《共产党人》杂志撰写的《发刊词》提出:"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党,必须有专门的党报。"可是,《新中华报》毕竟是一个四开四版的三日刊的小报,党中央的《解放》周刊每期也只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